千奇百怪的成語:「博士買驢」是出自隋代的成語?還有更奇葩的!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自然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而成語也是其中的一種,它言語簡練,但是背後卻蘊藏著一個非常深刻的故事或者典故,這種具有濃厚歷史內涵的詞語,值得我們驕傲。
成語有很多,也有一些比較奇葩的成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些成語,一個比一個奇葩,看完讓人感慨,成語真是千奇百怪啊。
博士買驢
這個成語乍一看是現代的成語,但它實際上是隋代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典故,博士買驢出自《顏氏家訓·勉學》,其實「博士」這個詞由來已久,但是意思差不多,都是指有大學問的人,這個成語的典故也很有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位有著大學問的博士想去買驢,那個時候買賣大宗物品都需要契約,以免事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賣驢的商戶沒文化,一看他這麼博學,就讓他代替自己寫契約,這位博士自然欣然同意,結果寫了好幾張紙,卻沒有一句提到驢的,這個成語的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指那些寫文章不懂重點的人,喜歡囉嗦,明明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事,他非要洋洋灑灑寫好多。
冬日可愛
其實不單單有著一個成語,我國成語眾多,奇葩的自然也不少,比如接下來要講的這個成語「冬日可愛」,其實也是一個成語,它出自《春秋》,可是正兒八經的戰國時期的成語,不過它的含義可並非字面上的意思,它指的是一個人態度溫和,猶如冬天的太陽一般,讓人願意親近。
小小不言
這個成語也非常奇葩,讓人看上去摸不著頭腦,其實這是一個出自清朝的成語,意思很簡單,指的就是不計較一件小事,一些小而細微的事,就不值得一提了。
一龍一豬
其實這也是一個成語,說的是韓愈的兒子,韓愈是當時的大文學家,有著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韓愈的兒子就不一樣了,他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學習,韓愈對此沒有辦法,只能放其自由,後來人們就說韓愈是龍,兒子卻成了豬,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還不如後浪,意思指的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看了這麼多奇葩的成語,大家還知道哪些奇葩成語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