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帶著老婆上綜藝了,郭德綱常年的打趣對象——謙嫂終於出現了。別說,于謙還有霸道總裁的範,求婚時,謙嫂說,我什麼都不會呀。于謙說:「你不會我會呀。」結婚20年,謙嫂就沒有下過廚房。謙嫂喜歡吃杏,于謙直接種了片杏樹,讓網友直呼「太浪漫啦」!
不過,20年的婚姻相處中,眾人都看出了中年夫妻的味道。有人說,中年夫妻的模式就是細水長流靜默無聲勝有聲,也有人說,在謙嫂身上看到了中國傳統女人的無奈與悲哀。雖說,愛情的模樣有千百種,幸福的婚姻也各有各的幸福。但是,在于謙和白慧明的相處中,分明能感覺到于謙的大男子主義與白慧明小委屈、小隱忍的碰撞。
多溝通比隱忍更讓人快樂
節目一開始,于謙和白慧明拎著一堆行李來到新家,于謙一屁股坐下來開始換鞋泡茶。在他眼裡,那一堆行李,就像長了腿的物體,會自己跑到衣櫃、廚房。白慧明看了他一眼,暗示道:「任務還挺重的。」看他沒有反應,白慧明就自顧自地拎著行李,開始樓上樓下地張羅收拾。忙裡偷閒,白慧明和于謙聊上幾句,于謙的回答簡潔得令人生氣,除了「嗯、對、嘿」再沒有其他反應。
如果白慧明能說一句,「老公幫我搬一下箱子」,或者「老公我們一起收拾吧」。于謙也不會置之不理的,只是白慧明將一切都藏在心裡,等著愛人去懂、去支持自己。可是,愛情真正的模樣,是你說出自己的需求,對方去滿足。如果你一味地隱忍,只期待著對方去發現你的所作所為,大概率是會讓你失望的。
在和謝楠、奚夢瑤聊天的時候,白慧明說,從2006年開始,于謙說走就走,無論是為了工作,還是呼朋喚友地去玩,在于謙眼裡都是正事。隨著家業越來越大,白慧明就需要犧牲自己,去管家管孩子。白慧明自然而然地說,都是我慣的。
于謙喜歡釣魚,逛街的時候挑了半天的釣具,白慧明就坐在那裡看他和老闆討論釣具,哪怕她有點不耐煩,卻依舊坐在那裡等。等到于謙要叫朋友去釣魚時,白慧明嘟囔了一句,「這不是二人生活,我們的生活裡老有別人。」于謙反應過來了,「要不我們兩個去釣一次?」
在很多細節裡,白慧明都表現出了自己的不滿,只是她的不滿欠點火候,每次都是點到為止,等著愛人去發現。她從來不正面地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哪怕撒個嬌說:「我不想去釣魚,就想讓你在家陪我一天。」如此的話,于謙也會考慮她的需求。
只是白慧明一直處於被動,她將中國傳統女性的隱忍當成美德,將自己的需求永遠放在最後。她不提要求,不拒絕,而是將妥協和讓步當成自己的主旋律,被動地被別人帶領。在婚姻裡,真正的主旋律,應該是需求與滿足。白慧明的生活有點緊繃,可以適當地放下隱忍,多說說心中的感受,將自己慢慢舒展開,這樣更能獲得快樂。
小矛盾也要學會及時處理
孟鶴堂和孫越來拜訪,愛熱鬧的于謙叫來了吳京和謝楠,大家一起商量著上山去砍竹子。看得出來,白慧明也想去,可她的性格比較被動,等著于謙叫一聲就愉快地出發。誰知,于謙直接忽略掉,還吩咐她在家為晚飯做準備工作。
獨自在家的白慧明異常無聊,花擺來擺去,又拿出書看了一會兒,不停地向窗外望去,孤寂全部寫在了臉上。吃晚飯時,氣壓有點低。于謙再次提到「砍竹子真好玩」時,白慧明嘟囔了一聲「沒有我」,表情非常委屈。于謙迅速找了個理由,「你以為要坐車吧?」白慧明委屈到了極點,卻一直沒有發洩。這時候,于謙終於看出不對,碰了下白慧明的胳膊,露出一個被廣大網友誇上天的無辜表情。白慧明整個下午的失落與委屈,就這樣被「化解於無形」。
整個矛盾沒有解決,只是被白慧明硬壓了下來。在于謙那裡,壓根不知道下次應該怎麼做,所以結婚這麼多年來,于謙不是忙工作,全國各地地跑,就是呼朋喚友地與朋友一起玩,單單落下了白慧明。白慧明喜歡吃杏,于謙就種了一片杏樹。求婚時,白慧明說自己不會做飯,于謙一做就是20年。在于謙眼裡,這就是愛的表現。可是,白慧明要的不單單是這些,她需要的是陪伴。
心理學上有一個蔡格尼克效應,人們對於未完成事項的記憶力要比對那些已完成的事件強約兩倍。在情感裡,如果爭吵或者拌嘴後,能夠以雙方承認錯誤,改正錯誤,說出彼此需求和互相理解為終結,那麼這段爭吵很快就會被忘掉。而那些被忽視或者模稜兩可的處理,甚至是冷處理,這些創傷性記憶不單單會沉入潛意識,而是會一遍遍地活躍在記憶中,讓這一橋段一次次上演。
這也是婚姻裡,為什麼有人總是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原因就是這個矛盾根本沒有被解決,而是像鞋子裡的沙子一樣,一會兒跑到邊緣上似乎感覺不到了,一會又兒跑到腳底,覺得硌得難受,一會兒又跑到腳趾間,有點不舒服卻也不礙事。
婚姻是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磕碰。只是在遇到磕碰時,要及時去上藥、解決,而不是等到成為膿瘡才想著要解決,到那時候有可能付出的會是嚴重的代價。
不做被動等待的公主
表面看于謙和白慧明是老夫老妻的相處模式,你的一舉一動,我都默然心中。實際上,白慧明是有怨言的,只是她沒有說給于謙聽,而是說給了別人。白慧明總是記得剛結婚時,兩個人相守相伴,沒有別人,吃完了飯,于謙還會盯著她說再吃一碗。
很明顯,這麼多年過去,白慧明一直在圍著于謙轉,于謙招呼朋友,她忙裡忙外。于謙五湖四海地忙工作,她又照顧家和孩子。時間全部做了奉獻,沒有留給自己。她把自己的快樂全部寄托在了于謙的身上,可是于謙不是忙工作,就是與朋友聚會,和她待在一起又是一言不發,覺得兩個人待在一起沒意思。白慧明才和謝楠、奚夢瑤說:「是我慣的。」這一句既無奈,又心酸。
參加綜藝節目的初衷,就是想過過二人世界,彌補一下這麼多年的遺憾。從第一期開始,家裡就沒斷了客人,白慧明的願望再一次落空。
宋丹丹曾說:「任何人只要離開我,你都可以離開我,只要你不想跟我在一起,只要你覺得我給你帶不來幸福了,你跟我在一起不快樂,你趕快去尋找你的快樂,我都堅信我還可以找到一個讓我覺得和我在一起,他也快樂,我也快樂的人。無論他是誰,只要你不想跟我在一起,再見,不遠送。」
這番話值得每一個在婚姻裡的女性深思,親密關係不是單純的依附關係,更不是被動等待。女人的幸福快樂,不能全部等著男人去滿足。女人要學會去尋找自己的快樂,哪怕是一個愛好,一份事業,或者三五好友。這些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快樂源泉,而這些快樂無需等待。
女人要學會愛自己,不做被動等待的公主,一個人依舊可以獨自盛開。
如果你也是一位被動等待的人,那請記住婚姻真正的模樣是,不在一起時,彼此獨立,在一起時,可以放肆大笑,也可以痛哭流涕,沒有束縛,沒有拘謹,盡情而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