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2020-12-17 央視新聞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旅遊三大傳統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將呈現一些新動向。

從住宿業來看,連鎖化、品牌化、多元化將是住宿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疫情加速了住宿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同時也促使了住宿業的安全和應急管理體系升級發展。從旅行社業來看,疫情加速了私家團、半自助、定製遊等「新跟團」旅遊產品在旅遊市場中的流行進程,促進了傳統旅行社的轉型。從旅遊景區來看,疫情催生了旅遊景區智慧化加速發展,疫後旅遊景區或將加速「去門票化」。同時,疫情中催生的「雲遊」模式將持續走紅,成為景區營銷的重要方式和博物館旅遊的重要補充。(總臺央視記者 佘利霞)

(編輯 周學磊)

相關焦點

  • 中國旅遊協會婦女旅遊委員會年會暨中國旅遊業女性發展論壇召開
    唐兵代會長主持會議並對委員會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對2021年的工作計劃(討論稿)進行了介紹。徐虹副會長代表委員會發布了與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合作研究的《2020脫貧攻堅中鄉村旅遊女性的貢獻及女性旅遊調研報告》。全國婦聯聯絡部一級巡視員趙紅菊致辭趙紅菊在致辭中表示,旅遊業是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及發展建議
    2020年的新冠疫情限制了很多人出行的腳步,對蓬勃發展的旅遊業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本文作者從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現有旅遊企業應對舉措的借鑑反思、現有政策支持措施、進一步發展建議等方面入手,表達了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及若干發展建議。
  • 《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在京發布——擁抱大眾旅遊的新時代...
    12月13日,正在北京舉行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主題,總結了2020年我國旅遊業特別是旅遊集團的發展情況,分析了當前發展形勢,就2021年和中長期發展提出了建議。
  • 疫情之下,全球旅遊業如何挺過「寒冬」?
    限制入境、航線停飛、遊客驟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來勢洶洶給全球各國人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由於疫情首先在國內爆發,爆發時適逢春節旅遊旺季,國內旅遊業成為第一個遭受重創的行業,與之相關的餐飲、住宿、交通、文娛等多個行業也陷入困境。但隨著疫情在國內的好轉,國內旅遊業也逐漸恢復過來,相比依舊嚴峻的全球疫情局勢,許多遊客仍傾向國內旅遊。
  • 中國國旅首現單季虧損 旅遊業受疫情衝擊明顯
    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 (記者 胡朝輝 裡豫)4月22日晚,中國國旅(601888.SH)發布了2019年年報以及2020年一季報。  其中,2019年年報顯示,中國國旅營業收入479.66億元,同比增長2.04%,歸屬淨利潤為46.29億元,同比增長49.58%,扣非淨利潤為38.29億元,同比增長21.79%。
  • 2020年中國旅遊業最發達城市排行榜:北京、重慶、上海連續四年領銜...
    這是界面新聞連續第四年發布中國大陸旅遊業最發達城市榜,以下簡稱「中國旅遊城市榜」。界面新聞根據中國大陸地級以上城市的旅遊人數、旅遊收入、旅遊業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遊基礎設施等五個維度來綜合衡量各城市旅遊業的發達程度,進而編制2020中國旅遊城市榜。
  • 中國旅行團取消!夏威夷旅遊業遭受衝擊!
    NEW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看不到盡頭,各國政府紛紛發布旅遊警告,許多航空公司也取消航班,夏威夷旅遊業者已受到衝擊,出現損失。
  • 馬蜂窩旅遊:大數據、雲旅遊,這些關鍵詞是旅遊業的博「疫」關鍵
    至3月5日,中國累計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病例已超過5萬人次。在中國疫情趨於穩定的時候,義大利、韓國、日本、伊朗等境外目的地疫情不斷擴散,全球旅遊業2020年的開年成績單都因疫情影響而備受影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旅遊客源國,對疫情陰影中境外目的地的研究與預判,是中國旅遊全產業鏈的必修功課。
  • 泰旅局助力中泰旅遊業者 適應疫後"新常態"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解,國內旅遊行業的整體復甦態勢喜人,這也讓一些疫情相對平穩的國家開始為疫情後重新接待中國遊客做準備。泰國國家旅遊局(以下簡稱"泰旅局")為保證疫情後遊客的安全與健康,幫助泰國旅遊業者適應疫後"新常態",做出一系列努力來推動泰國旅遊業復甦。
  • 國慶節過出「年味兒」 中國旅遊業復甦超預期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假期前七天接待國內遊客6.18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43.3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在線旅遊平臺攜程8日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假期國內大交通、酒店、景區增長全破100%,旅遊業恢復超八成。
  • 越南峴港市力爭恢復旅遊業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對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2020年,峴港市旅遊業損失5.6萬億越盾。截至2020年5月,旅遊業失業和暫時休假人員為3.58萬人,佔旅遊業勞動人員總數的92.4%。
  • 疫情後旅遊業逐漸復甦 多地推出文化旅遊節
    原標題:疫情後旅遊業逐漸復甦,多地推出文化旅遊節 摘要 【疫情後旅遊業逐漸復甦 多地推出文化旅遊節】《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6月份以來,各地文化旅遊節項目頻繁上線
  • 建業集團榮登「2020中國旅遊集團20強」進入國家旅遊業第一方陣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12月13日,記者從在北京舉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了解到,建業集團榮登「2020中國旅遊集團20強」,進入國家旅遊業第一方陣。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10000美元,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後,精神、文化需求進入快速增長期,生產資料、資金、人才等要素就會向著這個新的產業加速聚集和流動。二是情懷使然。相比快周轉的房地產行業,文旅行業周期長、收益低、風險高、投資大,相信堅持長期價值主義的、有情懷的企業,才會投身文旅行業。三是戰略使然。
  • 時隔6年,武漢重回副省級城市旅遊綜合競爭力第一梯隊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黨波濤 龔箭)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研究團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了一年一度的《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研究成果。報告顯示,全球旅遊市場持續低迷,中國旅遊業快速恢復,一枝獨秀,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4,時隔6年重回第一梯隊。《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據介紹,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定期編制、出版年度研究報告。
  • 香港旅遊業"冰封" 業界思索疫情退卻如何突圍
    世界旅遊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連續多波的新冠肺炎來襲,香港旅客今年來大幅減少,就連最近聖誕節張燈結彩的環境,也映襯出冷清之態。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從業人員數以十萬,業界認為,儘管香港解脫疫情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但各界應藉此時機,思索旅遊業如何提升,才能在疫後迅速突圍。 這次新冠肺炎對香港旅遊業的衝擊,是前所罕見的。
  • 綜述:泰國推動國內遊緩解疫情對旅遊業衝擊
    新華社曼谷8月20日電綜述:泰國推動國內遊緩解疫情對旅遊業衝擊新華社記者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遊客數量銳減,泰國支柱產業旅遊業損失慘重,導致泰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萎縮12.2%,而全年預計經濟萎縮程度很可能超過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時期
  • 新疆旅遊業發展蒸蒸日上
    由於深居內陸,曾經新疆對於國內外的遊客來說都是距離較遠的旅遊目的地,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新疆成為連接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重要樞紐,旅遊業也藉此機會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自2015年新疆旅遊正式進入千億元產業行列以來,2016年,新疆旅遊業步入高速增長的新階段,同比增長20%以上。
  •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及各省市旅遊行業扶持政策匯總分析 行業復甦...
    而隨著3月初,境外疫情爆發,紛紛停航、「封國」, 國內疫情防控重點從「內部控制」向「外部預防」轉移,再次延長了旅遊業的復甦步伐。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促進旅遊業發展,保國內經濟發展成為重要手段。為此,從國家到地方均紛紛加快了重振旅遊業發展的扶持扶持政策,涉及金融、土地、稅收、財政補助等各個方面。
  • 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第4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旅遊市場持續低迷,但中國旅遊業快速恢復,一枝獨秀。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4,躍入第一梯隊。疫後我國旅遊文創產業發展將呈現四個特點:文創產品銷售與「遊」深度結合;文創產品與旅遊目的地建設同步發展;旅遊購物店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文創企業和旅遊景區的跨行業合作不斷壯大。《報告》預測:2021年我國公民出境旅遊市場將持續低迷,國內中高端旅遊市場將恢復發展。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印發 河南11地參建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印發 河南11地參建 2020-10-27 08: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