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賣鴿子蛋純收入就達20萬元,他養鴿的訣竅是什麼?

2020-12-18 百家號

四川樂山犍為縣南陽鄉雙龍村的羅光池是位名副其實的「養鴿大王」,他的鴿子和鴿蛋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在他的帶動下,村裡的養鴿戶與日俱增,養鴿子為村民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實惠。

羅光池說:「我最開始是養殖烏骨雞,後來才改養鴿子。」他以前養殖烏骨雞未見到效益,而他的父親小規模養殖了幾十對鴿子,當時每枚鴿子蛋能賣到0.7元,算一算,養鴿子比養殖烏骨雞還賺錢,於是萌生了養殖鴿子的想法。

2000年,他開始小規模試養鴿子。起初,羅光池買回100對鴿子,精心餵養,小心翼翼地呵護。同時,為了掌握更多的養鴿技術,他還是買來書籍認真學習,並虛心向同行、專家請教。經過不懈努力,羅光池熟練地掌握了食料搭配、餵養管理、疾病防治、育肥等一整套養鴿技術。

經過一年的餵養,羅光池發現養殖鴿子效益的確可觀,於是漸漸地擴大養殖規模。鴿子所在的籠舍被分為好幾層,每層分成若干個小籠子,每個籠子裡基本上都是兩隻鴿子住在一起,籠子裡有一個小窩,有的窩內是鴿蛋,有的窩內則是剛孵化出來的小鴿子。

羅光池說他餵養的一對種鴿一個月能產下5至6枚鴿蛋,比其他養鴿戶養殖的鴿子要多產2枚左右,而且個頭兒更大。

羅光池說按比例用雜糧餵養出的鴿子更生態,產下的鴿子蛋個頭兒更大,鴿子肉質也更細嫩,口感更鮮美。正因為如此,羅光池家的鴿蛋常常供不應求,成都、內江、自貢、宜賓等地客商紛紛上門訂購,使他成為南陽鄉名副其實的「養鴿大王」。

如今,羅光池一共餵養了3000對種鴿,每對種鴿在產蛋周期內能產5至6枚鴿子蛋,每枚鴿蛋的批發價在4至4.3元之間。羅光池僅賣鴿子蛋純收入就達20萬元左右。2011年,羅光池成立了犍為縣古鎮鴿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傳授給鄉親們。

他不僅給鄉親們提供種鴿和技術,而且還幫忙銷售,帶動筠山村、紅蓉村20多戶村民養鴿增收。目前,合作社共養殖鴿子5萬對左右,年產蛋250萬枚,純利潤300萬元以上,帶動鴿子養殖戶戶均收入15萬元左右。

條條大路通羅馬,養鴿也是一條好的致富之路。只要用心就會有成果,相信付出一定會有收穫。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海南夫妻共同創業,養殖鴿子,僅一年就賺40萬元
    大學畢業後他在一家農業公司做財務工作,並被派遣到保亭參加養殖乳鴿項目建設。一年後,公司養殖項目不了了之,而劉禮保和保亭姑娘胡珍珠的感情卻有了結果。「我經常和妻子說,鴿子既是我們的『金元寶』,也是我們的定情物。」劉禮保說。公司倒閉了,他們該以什麼生存呢?思前想後,小夫妻最後決定,還是要繼續養鴿子。
  • 鳳岡:夫妻養鴿致富忙
    「咕咕咕、咕咕咕……」初冬時節,記者剛踏進鳳岡縣永安鎮崇新村磚房組周國俊的肉鴿養殖場,就見鴿棚裡的鴿子有的撲騰翅膀,有的忙於進食,有的正在抱蛋或照顧幼鴿,畫畫有些熱鬧。周國俊告訴記者,今年銷售肉鴿2萬多隻,毛收入44萬多元,純收入有20多萬元。
  • 男子養殖鴿子有技巧,中藥養出的鴿子體質強壯,一隻蛋就賣5元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鴿子,鴿子的營養價值極高,既是名貴的美味佳餚,又是高級滋補佳品。鴿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鴿肉消化率也高,而脂肪含量較低,在獸禽動物肉食中最宜人類食用。而且鴿子蛋的營養價值也很豐富,含有優質蛋白質和少量脂肪、並含少量的糖分,磷脂、鐵、鈣、維生素A、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易於消化吸收。正是因為鴿子的營養價值高,它的經濟價值也是很高的,彭先生就是靠養殖鴿子發家致富的,原本他是開裝修公司的,後來回鄉養殖鴿子創業。彭先生說幹就幹,前往廣州學習養鴿子技術,學成後立即回鄉,建設了自己的鴿子養殖基地。
  • 大學生回鄉養鴿創業致富
    高國安走進新疆兵團第二師31團一連劉偉的養鴿場,一排排整齊的鴿籠映入眼帘,白色、灰色、棕色的鴿子爭先恐後地啄著食槽裡的鴿糧,上萬隻鴿子「咕咕」地叫著,全家老少齊上陣給鴿子餵食、打掃鴿籠、給乳鴿注射疫苗。
  • 農村裡的"鴿子王" 賣鴿子蛋年均純收入超10萬(圖)
    青島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於泓 通訊員 任緒傑 馬曉萌)一排排鴿籠整齊排列,供水機、配料機有序運轉,4000餘只體型肥碩的鴿子「咕咕咕」歡叫著啄食食槽裡的糧食……在新河鎮前爐村鴿子養殖棚裡,養殖戶肖玲玲一邊從籠中將鴿蛋撿出放進框內
  • 曹縣出了個「鴿子王」 養鴿年收入超10萬
    家境貧寒外出打工找出路1976年生人的張孟建是仵樓鎮北宋村人,與妻子養有一子,家裡還有體弱多病的父母,屬於村裡的建檔卡貧困戶,張孟建一家人僅靠幾分薄地為生,不僅收入低,負擔還重。偶然機會開啟養鴿生涯一天中午,張孟建下班後去餐廳吃飯,在電視裡看到一個人養鴿子發家致富的節目,這讓張孟建忽然心生波瀾,想起來小時候自己就養過鴿子,那時候家裡還有還幾個鴿子窩,而且現在家裡也養著兩隻,思考再三,張孟建決定不再打零工,回到家裡專心養鴿子。
  • 小時候的養鴿經歷
    那時候爹媽不讓養,只好作罷。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大約是80年代左右。在哈爾濱的老道外,也就是青年宮再往前走一段路,靠江邊有個水泡子,那地方平常就有賣鳥,賣花賣鴿子的。可能是哈爾濱最早自然形成的花鳥魚市場吧!後來那個水泡子被填埋,在上面蓋了座兒童樂園。後來這個花鳥魚市場就挪到現在的道外三道街。
  • 河北農村一名「80後」痴迷養鴿子,今年僅獎金就獲得30多萬元
    馬京波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西莊村人,1980年出生的他今年正好40歲。他在村裡養了600餘只鴿子,是出了名的「養鴿大戶」。不過,和傳統的養鴿人不同,馬京波養的鴿子是用來參加賽鴿比賽的。職業賽鴿14年的時間裡,他前前後後獲獎60餘項。
  • 平陽「小鴿子」做出大產業
    1986年,年僅22歲的鐘聲亮出於愛好,買進了20對鴿子,在平陽縣梅溪開始了養鴿生涯。隨著規模的擴大,鐘聲亮的鴿子越養越多,於是他將鴿子送往溫州市場。「那時候交通還不發達,我只能用客車把鴿子帶到溫州,經常弄得灰頭土臉,一身鴿毛。」鐘聲亮告訴記者,他發現溫州市場有鴿蛋在賣。經過一番了解,得知大家很喜歡吃鴿蛋,婦女一懷孕就開始吃鴿蛋,小孩更是離不開。
  • 男子放棄裝修公司回家養鴿 一個蛋賣到5塊錢 靠這個賺了大錢
    在小飛的鴿子養殖基地,他正在餵食,檢查鴿子的身材狀態。肉鴿,市場供不應求,一個鴿子蛋都要賣到五元,一個偶然的機會,小飛從朋友那裡了解到養鴿子利潤高,他覺得這是一個掙錢的好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小飛最終決定放棄在縣城開裝修公司,準備回鄉創業。
  • 當鴿子蛋買回來的這個蛋,到底是個什麼蛋?
    買回來之後,我又有點懷疑這個蛋的真假,就去農貿市場賣蛋的攤位問,賣了幾十年鴿子蛋的老闆說,我這個蛋不是鴿子蛋,是什麼蛋他也說不清楚。我已經把蛋拿過來了……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動物科技系副教授陳永明說,鴿蛋的特點還是蠻多的,消費者購買時加以注意,可以避免上當:  1.外觀。鴿蛋蛋殼呈粉白色,形狀是橢圓形,兩頭較尖,蛋殼表面潔白光滑,沒有紋路。
  • 情系鄉村振興 上海鴿王的養鴿「經」
    他從國際大都市來到蘇北農村,上海市肉鴿協會副會長唐則裔憑藉養鴿項目不僅闖出了一片天地,還積極助力本地村民脫貧增收
  • 耄耋老者的養鴿心經
    耄耋老者的養鴿心經筆者受雲南昆明著名養鴿家李春龍長輩委託,由他本人在電腦視頻上口述,及刻錄的光碟,他從5歲起養鴿至今78年,除服兵役間斷三年外,連續養賽鴿78年。通過他78年如一日的摸爬滾打。他早期所引進、培養的竹爾根和京都灰種鴿,支援全國鴿友都飛出了驚人的成績,全國鴿友送來的感謝信和錦旗,平放在地上就達一米多高,共123面。用鴿友的話說:「雙手沾滿鴿糞難洗掉」,78年的糞鏟,一鏟子一鏟子剷出來的養鴿感悟,78年來積累了畢生的養鴿好辦法和好經驗,經過老先生口述,通過筆者拙筆記錄下來,向鴿友介紹介紹,交流交流。
  • 徐善金:碩士「鴿司令」,科技「領頭雁」
    說起自己的創業歷程,徐善金感慨頗多,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因缺少資金,家人強烈反對,他說服了父母和妻子,又找到一位合伙人,利用東拼西湊借來的70萬元,創立東晨鴿業。在經營到8個月的時候,鴿子遭遇重大疾病,虧損達40多萬元。 虧損嚴重,合伙人決定退出,但徐善金卻沒有放棄。「既然已經選擇了開始,我就必須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 「養鴿大王」楚維向的銷售「秘訣」
    而寧陵縣「養鴿大王」楚維向從來不發愁銷售問題,他有獨特的銷售「秘訣」。   2010年,返鄉創業的楚維向養了5000多對種鴿,年產乳鴿8萬隻。為了尋找銷路,他跑遍了省內外的家禽市場,最終在上海、南京找到了穩定的客商。如今,天明鴿業合作社存欄3萬對種鴿,年繁育乳鴿45萬隻。銷售數額也年年攀升,今年銷售乳鴿20萬隻,銷售額300多萬元。   天有不測風雲。
  • 仁壽寶飛鎮:黃建琴回鄉養鴿的創業路
    四川在線眉山訊(特約記者 郭成鈞)「我養鴿子哈其實也沒有啥子秘密可言,主要是要有市場經頭腦,算好經濟帳,經得起市場風險,選擇好品種,加強科技飼養……」7月18日,在仁壽縣寶飛鎮永固村黃建琴的養鴿場的養鴿場,業主黃建琴這樣說。
  • 江華:80後「鴿王」返鄉創業 帶領鄉親抱團養鴿共致富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李江輝 蔣林鋒)江華瑤族自治縣80後「鴿王」唐喜忠在廣東養鴿17年後,回到家鄉創業,打造鴿子產業鏈,帶著鄉親們一同抱團養鴿致富。在江華沱江鎮大幹村的種鴿養殖示範基地,五個鴿棚裡養滿了雪白的鴿子。每一個鴿籠隔間都成對飼養,不少鴿籠裡還有2到4隻新孵化的乳鴿嗷嗷待哺。這些剛孵出來的乳鴿滿月後,就要離開父母,和其他的小鴿子一起到大鴿棚裡健康成長,直到成年後找到伴侶,成長為新的種鴿。
  • 「小鴿子」鼓起脫貧大志氣
    2018年2月,作為第二期鴿業培訓班的畢業學員,圖提古麗·達伍提免費領取了24對「扶貧鴿」。短短幾個月,通過扶貧無息貸款,她家的肉鴿養殖規模達到264對,截至年底純收入超過1萬元,成了村裡的養鴿示範戶。「銷售旺季,每月有4千元收入,今年我打算把養殖規模擴大到一千隻以上。」
  • 80後男子回大山養鴿子,一隻肉鴿養一個月賣30元,比養雞來錢快
    安康鎮坪縣曾家鎮星明村,80後朱明銀在荒無人煙的大山裡養鴿子,鴿子孵化出來後養一個來月就可以出售,一隻肉鴿能賣30元,去年一年小朱賣出5000隻肉鴿,小朱覺得養鴿子比養雞來錢快,他要慢慢擴大養殖規模。小朱以前也和大部分農村小夥一樣,靠走出大山,去外面打工掙錢,但文化低,打工也只能出點苦力,掙的那點錢自己吃過用過,每年過年帶回家也就幾萬元錢。2018年小朱在深山裡搭建起養鴿子的大棚,以一對120元的價從外地進了500對種鴿,開始養鴿子。村裡也看好小朱的產業,幫他修好了產業路。一排排鴿籠分隔成一個個小空間,每個小空間裡都是配對成功或正在配對的種鴿。
  • 高價蛋緣何高價:想吃鴿子蛋得預約(2007.01.15)
    業主:實在沒有就得到也沒有專業的養鴿子場呢?沒聽說有專業的養鴿場啊,據我所知的話,有賣的,兩塊錢一個。還真得預定呢,再一打聽,其實買這鴿子蛋要預定的現象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前幾年鴿場的鴿子蛋都被工人們自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