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大地震過去8年,重建的福島能吸引災民回家麼

2020-12-14 環球網

中新網3月10日電 綜合報導,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造成多達1.8萬人死亡。明天,將迎來東日本大地震紀念日。8年過去了,災民們都怎麼樣了?重建後的福島,能吸引災民回家麼?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日本「311」大地震迎來7周年紀念日,民眾悼念遇難者。

安倍赴災區視察 強調「盡全力重建」

在東日本大地震8周年之前,首相安倍晉三於3月9日造訪巖手縣,視察重建情況。在釜石市,安倍試乘了因海嘯受災持續不通車、3月23日即將開通的列車,從車窗確認了重建的漁港及移至高地的新住宅區的情況。這是自2018年11月造訪福島縣後,安倍再訪災區。

當天,圍繞2020年度末撤銷復興廳對東日本大地震災區的援助一事,安倍表示:「在政治責任與領導能力下,將設置政府團結一致進行應對的後續組織,為儘快實現重建傾盡全力。」日本共同社稱,政府8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寫明設置後續組織的重建基本方針的修改。

關於截至2020年度的重建與創生期之後的應對,安倍表示:「必須切實致力於(災民的)心理關懷等」。

安倍此前還視察了橄欖球世界盃日本大賽的會場「釜石鵜住居復興體育場」等。在該縣大船渡市的商業設施「KYASSEN大船渡」,他在追悼活動使用的竹燈籠上寫了一個「夢」字。此外,安倍在陸前高田市的交流設施「Riku Cafe」,參加了為災民的預防護理開設的瑜伽教室,與大家一同體驗了瑜伽動作。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中新社記者 王健 攝

災區民眾冷對重返福島呼籲

據報導,日本政府為配合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復興奧運」主調,計劃透過奧運賽事,向外界展示當年災區的重建情況,近期,更積極呼籲在災後疏散的福島縣災民重返家園。不過,災民反應冷淡,擔心福島仍然不安全。政府數據顯示,至今僅有23%災民返回當地居住。

福島核災難發生後,政府下令疏散逾14萬人,許多在強制疏散地區外的居民,亦主動撤離。雖然當局在災後3年已撤銷疏散令,但不少居民憂慮輻射危害健康,拒絕返回家鄉重建家園。政府數據顯示,福島縣9個曾被列為危險地區的直轄市,原本居住的4.77萬名居民中,僅1.1萬人返回當地。

福島縣居民二平和子(譯音)在大地震後,與兩名女兒自願撤走,遷往東京居住,丈夫則留在福島市。二平和子在災後6年間,一直獲政府提供免費住所,無需繳交租金。但當局前年起停止補貼,她被迫遷出自行租屋,現時每月需繳付13萬日元房租,負擔沉重。不過她直言憂慮輻射或危害女兒健康,令她們患上癌症甚至損害基因,因此完全沒考慮返回福島。

據日本《朝日新聞》2月的調查顯示,60%福島縣居民對核輻射感到憂慮。二平和子指出,假如政府願意每年安排居民接受全面身體檢查,她會考慮返回福島居住,但當局目前只提供甲狀腺癌檢查,明顯不夠。

資料圖:日本壽司廚師藤田,曾經是福島的居民,在遭受到地震海嘯和輻射等一系列災難之後,他在東京開始新的生活。

福島擬撤災民住屋補貼引憂慮

福島縣政府計劃,在2021年全面撤銷住屋補貼,目標是在此之前,讓所有疏散災民回家。

支持災民的非政府組織「311合作中心」秘書長瀨戶大作(譯音)憂慮,政府撤銷補貼恐造成災難性後果,導致更多人無家可歸,甚至因感到絕望而輕生。

瀨戶大作認為,不少災民希望在福島以外的地方居住,直至子女成年為止,批評當局不顧他們的意願,單方面設定取消補貼的期限。

日本政府另一個遭外界詬病的措施,是在核災後制訂新的核能安全標準,將人體每年可接受的輻射量上限提升20倍,由1毫希上調至20毫希,達到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對核事故後建議安全水平的上限。

相關焦點

  • 在疫情中紀念那場災難,東日本大地震迎來9周年
    今天是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9周年。生活在福島縣磐城市的福島華僑華人總會副會長王伶,像往日一樣忙著處理僑團的工作,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還不時被工作電話打斷。磐城市中心距離發生核洩漏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不足50公裡的,不在日本政府劃定的隔離區之內。
  • 東日本大地震7周年:重建進度緩慢 人口難回流
    中新網3月2日電 綜合報導,東日本大地震將近七年,但重建工程緩慢。因核輻射陰影,年輕人口不願回流災區,使災區老齡化問題更顯沉重。福島教委表示,事隔七年,有子女的家庭不願回流,大多因為重建與復興時日拖得太長,如今要他們回來並不容易。但輿論認為,老家被列為「核災禁區」是難以抹去的創傷,核輻射的陰影太深,這也讓政府退出的福島災區回流政策難上加難。媒體觀察到,各個災區的高齡人口比率比其他地方高許多,這對災區復興也造成了阻礙。
  • 日本廚師推出卡通煎餅鼓勵福島災民
    人民網訊 日本48歲男子Keisuke Inagaki是名廚師,更是一名暖心的藝術家,他用煎餅「作畫」,繪製出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只為鼓勵福島地震災民,幫助他們走出震後創傷。 Keisuke來自福島,2011年福島遭遇大地震和核事故的雙重摧毀,民眾心靈受創低落萎靡,這讓Keisuke看的十分不忍,尤其心疼那些小小年紀就遭受如此災難的兒童。
  • 日本大地震始終牽動華人心:盡其所能做貢獻(圖)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東日本大地震已經過去三年,那一片廢墟,正在建起新的家園;悲痛的心靈,正生長著新的希望。在這三年中,在日華人,特別是生活在災區的華人,與日本朋友共度艱難,互相支撐,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他們有的已下決心永遠生活在受過震災的東北,也有許多住在災區以外的華人,在這三年中一直不忘災區的人們,盡其所能為災區做貢獻。
  • 【關注】東日本大地震9周年 災區復興仍然任重道遠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引發了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已經過去9年時間。而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蹤、間接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萬2167人,至今仍有4萬7737人分散至日本全國各地避難未歸,巖手、宮城、福島3縣的臨時住宅內至今還有709人居住。並且,其沿海地區的人口仍在不斷減少,現在上述3縣的人口比震災發生前減少了30多萬人。距離日本政府制定的「災區復興期間」結束只有1年時間,但是當地距離真正的復興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 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耗費近10年
    日本阪神大地震     從避難場所、臨時住宅、街區恢復到生活重建,耗費了近10年之久     對生活在關西地區的日本人而言,13年前的阪神大地震是一次慘烈的記憶。    1995年1月17日凌晨5時46分,日本兵庫縣發生芮氏7.3級的強烈地震,死亡6432人,3萬多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以神戶港為中心的兵庫縣,人口密集,與大阪、京都構成日本的關西經濟圈。     在日本地震史上,阪神大地震直接引起了日本對於地震科學、都市建築防震、交通防震的重視。
  • 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9年 仍有4萬多人在外避難 人口流失超34萬人
    原標題: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9年 仍有4萬多人在外避難 人口流失超34萬人 人民網東京3月11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2011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已經過去9年時間。
  • 東日本大地震即將10周年 政府支援200萬鼓勵回歸福島
    12月13日今天據日媒報導,不知不覺東日本大地震即將10周年,而大地震導致的發生核事故的福島如今怎樣了?當地政府宣布鼓勵回歸·搬家政策,最大可支援200萬日元,一起來了解下。·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芮氏9.0級地震,繼發生海嘯,該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3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將福島核事故等級定為核事故最高分級7級(特大事故)與車諾比核事故同級。
  • 日本紀念3·11大地震七周年 仍有7萬災民無法返鄉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 外媒稱,造成超過2萬人遇難的東日本大地震11日迎來了七周年。目前仍有約7.3萬人過著疏散生活,災區為遇難的人們祈福。配合地震發生的下午2時46分,政府主辦的追悼儀式在東京舉行,臨時住宅及沿岸地區也舉行祝願災後重建的活動和追悼儀式。
  • ...目前,在福島曾下達疏散指令的十一個地區,重建後居民的居住率...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了熱搜。2011年,受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事故。之後,圍繞福島核輻射和核廢水問題持續引發全球關注。如今9年過去了,數據調查顯示,目前,在福島曾下達疏散指令的十一個地區,重建後居民的居住率只有30.9%,農田耕種面積為32.2%,工商業重啟率也僅有30.9%。
  • 日本之殤,綿綿無絕期
    與廣野町一樣,福島縣的房屋並未在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但因為核輻射,當地所有居民都被強制疏散,此地空餘一座座「鬼城」。「3•11地震」之後這8個月,日本的重建很快,毀壞的房屋、道路都被修繕一新。但日本民眾關於地震的記憶卻無法修復,隨著時間的推移,派生了無盡傷痛、恐懼與彷徨。
  • 日本吉野家擬在福島種地
    原標題:日本吉野家擬在福島種地 日本吉野家餐飲連鎖公司1日宣布,將與福島縣農民合作成立企業,在當地種植水稻和蔬菜,以幫助當地重建。 共同社報導,這家名為「福島吉野家農場」的企業註冊資本1000萬日元(約合10.22萬美元),將從明年初開始種植水稻、洋蔥和大白菜。吉野家擁有企業49%的股份。
  • 大河劇《八重之櫻》福島取景 綾瀨遙慰問災民
    主創合影  搜狐娛樂訊 (麥媛/文)9月13日,在東日本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的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舉行了2013年播出的NHK大河劇《八重的扮演者綾瀨感慨道:「會在這裡拍攝大約一年的時間,我會一步一步地把這個角色演好的」,她還談及正在努力復興的福島災民:「我想劇中的幕末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在那當中跨越種種苦難堅強生活下去的八重的身姿一定給災區的各位帶去力量」。  據悉,拍攝工作已經從9日開始,記者會上綾瀨用會津方言和當地的居民親切交流。其他演員也是徐徐地感染上當地的氣氛民俗。
  • 日本9級大地震已9周年!日本氣象廳:它叫東日本大地震
    作為對比,2011年2月26日拍攝的這一地區,正常的海岸線上是沒有海水侵蝕的痕跡的,從這個對比上說,仙臺市沿海岸線洪水侵襲的情況是3月11日襲擊日本的破壞性地震和海嘯的明顯痕跡。而時至2020年3月11日,距離那大地震已經過去了9年。
  • 日本福島河流沉積物輻射汙染水平是日本內陸最大湖的2000多倍
    機器人視角:綠色和平深海機器人在日本福島海域採集海底沉積物   在今年2月的日本「3·11大地震」五周年前夕,大嘴君曾經發布獨家視頻: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反思五年前的福島核事故,這段視頻拍攝於綠色和平的彩虹號勇士船。
  • 舊痛未消又添新痛,日本在新冠疫情中迎來「3·11」大地震九周年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迎來「3·11東日本大地震」九周年,日本政府取消原定於3月11日舉行的紀念儀式。受災嚴重的巖手、宮城和福島三縣也接連取消紀念活動或縮小規模。
  • 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 眾多受災人員稱能積極面對傷痛
    中新網1月17日電 綜合報導,日本阪神大地震截至1月17日已過去25年。在當年地震發生時刻——當地時間5時46分,人們為遇難者默哀一分鐘,然後向刻有6434名遇難者姓名的紀念碑獻花。神戶市市長久元喜造和遇難者親屬在人群面前發表講話。
  • 歷時25年 日本神戶市即將還清阪神大地震後的城市重建債券
    在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中倒塌的阪神高速橋梁。(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月17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神戶市政府日前表示,到今年3月底之前,將會還清用於清理阪神大地震造成的瓦礫等、為恢復城市舊貌所發行的27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3.8億元)債券。
  • 東日本大地震一遇難者時隔9年被確認身份,仍有千人失蹤
    東日本大地震一遇難者時隔9年被確認身份,仍有千人失蹤 海外網12月21日報導,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距今已過去9年零9個月,而當年一位在災難中下落不明的老人遺體被衝到海岸邊,近日剛剛被警方確認了身份
  • 臺南地震已過去2年 仍有災民住在傾斜住宅樓
    2016年的臺南強震已經過去了2年之久,但是,在臺南市安南區溪頂裡,有連幢式住宅因其中一戶業主不願執行頂升糾偏扶正,而無法得到維修。現如今,另外三戶居民仍住在傾斜的屋子內。海外網2月22日電 2016年的臺南強震已經過去了2年之久,相關重建計劃雖然正在進行中,但是,在臺南市安南區溪頂裡,有連幢式住宅因其中一戶業主不願執行頂升糾偏扶正,而無法得到維修。現如今,另外三戶居民仍住在傾斜的屋子內,每天提心弔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