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派富弼出使遼國,富弼燒掉家書:大事未完,不可亂我思緒

2020-12-17 博史通今

公元1033年,太后劉娥駕崩,23歲的宋仁宗開始親政。此時,範仲淹擔任右司諫,因敢於直諫,頗有名氣。範仲淹自恃才華卓絕,有一天,他偶然認識一位叫富弼的年輕人,此人才華橫溢,讓範仲淹佩服不已。範仲淹愛才心切,把富弼的文章拿給時任宰相的王曾、晏殊二人想看。王曾和晏殊一看,果然覺得富弼文採斐然,都想儘快見一見這位才子。

晏殊便悄悄問範仲淹:「這個叫富弼的,可曾婚配啊?我家中有一小女,若許配給他,你意下如何?」

《宋史》云:

範仲淹見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於是,在範仲淹的撮合下,富弼成了晏殊的東床快婿。王曾本打算把自己的侄女許配給富弼,聽聞被晏殊搶先一步,遺憾不已。

富弼少年成名,有「洛陽才子」之稱,19歲考中進士,不久就名滿天下。富弼和範仲淹意氣相投,是「慶曆新政」的主要推行者之一。富弼一生兩次為相,歷經四朝,在宋朝為官61年,是宋朝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其實,富弼不僅學識淵博,他還極為擅長雄辯,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富弼對北宋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幫北宋撬開了遼夏同盟,讓遼、宋、西夏以「三足鼎立」的形式穩定下來,為宋朝的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當年富弼奉宋仁宗之命出使遼國,還曾燒過一封家書,這件事引起後世的爭議。

宋朝慶曆二年(1042年),西夏出兵攻打宋朝,宋朝在雁門等地屯重兵防禦西夏。於此同時,北方的遼國趁機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宋朝歸還關南的土地。宋仁宗害怕同時和西夏、遼國為敵,於是派富弼出使遼國。富弼到達遼國後,遼興宗質問富弼:「宋朝違背盟約(澶淵之盟),派重兵屯於雁門,並且廣泛招兵,意欲攻打我大遼。我遼國臣子對此非常不滿,紛紛建議我出兵攻打宋朝。但我認為,只要你們能歸還關南的土地,我便不計較,若不然,我定然發兵南下。」

富弼聽完遼興宗的這番話,立即總結出遼興宗的三個重點:

第一,指責北宋,認為北宋屯兵雁門對遼國形成了軍事威脅。

第二,提出條件,要求歸還關南的土地。

第三,戰爭要挾,遼國大臣不滿,要求遼興宗出兵攻打宋朝。

於是,富弼採取逐一擊破的方式來回答遼興宗,富弼云:

第一,我們屯兵雁門,是防備西夏的,和貴國沒有關係。至於我們招兵買馬,那也是為了補充軍隊的缺額,並不針對遼國。

第二,你說關南的土地本就屬於遼國,現在要索回,這個說法我不認同。這片土地,很久以前便是中原人的國土,晉朝石敬瑭將他送給契丹,但周世宗柴榮又發兵攻下關南,每個時代的歸屬都不同,你說是你的,我說是我的,已經很難說清楚,我們還是遵守之前的盟約比較好。

第三,你說遼國大臣不滿,要求發兵攻打我大宋。其實,我大宋的將領何嘗不想攻打遼國。因為天下和平,好處都讓君主一個人享受了。若發動戰爭一旦戰爭勝利,功勞都是武將的,一旦戰爭失敗,不管是割地還是賠款,損失都是君主的。所以,大臣們想要打仗,無非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我大宋精兵百萬,你們真的要出兵攻打,未必能佔得便宜。只不過我宋朝天子珍惜和平,不願意輕易和你們開戰罷了。

富弼抽絲剝繭,一層層給遼興宗分析,遼興宗連連點頭。第二天,遼興宗邀請富弼一起去打獵,因為隨行之人眾多,遼興宗故意靠近富弼的馬,輕聲說:「你昨天說得很有道理,但我朝臣子提出要南朝(北宋)獻出十縣的土地方能罷休。」

見遼興宗給自己交了老底,富弼說:「你們索要土地的目的不過是想要土地上的稅賦,我們可以適當增加歲幣,以求兩國和平。」

其實,在出使遼國之前,宋仁宗就同意了增加歲幣。用富弼的話說:

「增歲幣非臣本志,特以方討元昊,未暇與角,故不敢以死爭,其敢受乎!」

即,增加對遼國的歲幣,本就不是我的本意。但宋朝正在和西夏開戰,不宜再和遼國為敵。因此不得不答應這個要求,但富弼此行,用部分金錢化解了宋遼危機,沒有割讓一分土地,也算不辱使命了。

在富弼和遼興宗談判的過程中,富弼頭腦清晰,不卑不亢,最終不辱使命。然而,富弼之所以能夠如此,也是付出了一定代價的。

原來,富弼在到達遼國之後,他的妻子晏氏(晏殊之女)正好生下兒子,晏氏大喜,連忙派人快馬加鞭將家書送到富弼手中。富弼聽聞妻子生了兒子,但卻沒看家書,立即把家書燒掉了。對於富弼這個行為,他的隨從們非常不解,富弼說:「前方將士正在和西夏血戰,而陛下派我出使遼國,希望我能穩住遼人,我自知身負重任,此時一定要保持頭腦心情。我不知道家書中所寫還有何事,但在(國家)大事未完成之前,我不能被這些瑣事亂了思緒。」

《智囊》記載:

再往,聞一男生,皆不顧。得家書,未嘗發,輒焚之,曰:「徒亂人意。」

富弼的這種做法,在當時備受稱讚。但到了近代,富弼的這個舉動卻充滿了爭議。因為部分學者認為,富弼雖然為國盡忠,但對家中妻兒也太不近人情,也有人認為明知家書內容,還燒掉家屬,有沽名釣譽之嫌。您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富弼是否想身體力行告誡後人:真正懂得取捨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宰相晏殊看完才子的詩文,拍案叫絕,生怕這股肥水流入外人田,馬上將其召為東床快婿。這個名叫富弼的幸運兒,憑藉本身優異才幹,在伯樂範仲淹力挺下,又憑嶽父豐富的人脈資源,以優秀保送生資格登上政治舞臺後,圍繞著「取捨」二字,開始了精彩絕倫的表演。
  • 曾經的雅痞李雅男,如今演繹《清平樂》裡的最帥女婿「富弼」
    眾所周知,在北宋的大背景下,《清平樂》高度還原了宋仁宗時代。據報導,李雅男飾演的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名叫「富弼」的人物,他從小就被稱為「洛陽才子」。在最新劇情中,「富弼」一出現便引起了眾多粉絲的討論。在新的一集中,網友紛紛說:「這個女婿太帥了!」李雅男一出現古裝裝飾和談吐間透露出儒雅帥氣的造型,可謂是真實還原「富弼」這一角色。
  • 清平樂:此人三元及第,張堯佐欲劫其為佳婿,最後卻娶富弼二女!
    時猶未娶,張堯佐方負宮掖勢,欲妻以女。擁至其家,束之以金帶,曰:「此上意也。」頃之,宮中持酒餚來,直出奩具目示之。京笑不視,力辭。」但說到馮京,不得不說他確實很優秀!馮京自小天資聰穎,好學上進,在1048年8月至1049年3月舉行的鄉試、會試、殿試中,他連中解元、會元、狀元,在古代13位"三科狀元"中名氣較大,馮京為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狀元,也是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清平樂》中公主徽柔也曾傾心於新科狀元馮京。那麼,馮京沒有娶張堯佐的女兒,最後娶的到底是誰的女兒呢?
  • 李雅男《清平樂》演繹最帥「女婿」富弼
    其中,演員李雅男飾演的一代名相「富弼」還未見其人便先聞其名,原來竟是因其出眾的人品文章而引得晏殊想讓富弼成為自家女婿,高評價不禁勾起劇迷對「富弼」的好奇心。李雅男飾演富弼據了解,最帥「女婿」富弼的飾演者李雅男此番是首次攜手正午陽光出演《清平樂》,在此之前李雅男一直以輕熟雅痞的形象出現在眾多都市影視劇中,分別在《盲約》、《月嫂先生》中奉獻了不俗的表現。
  • 北宋名相富弼的家宴有啥特色菜?到文成看看「九菜一飯」的「方桌宴」
    文成縣西坑鎮梧溪村富弼後人在吃「方桌宴」  溫州網訊 昨天中午,文成縣西坑鎮梧溪村富相國祠內歡笑聲此起彼伏,一場特別的宴席正在這裡進行。這場宴席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所用的餐具、桌椅,甚至宴席所在的場地,皆為方形,這便是富弼家宴——「方桌宴」。  「方桌宴」俗稱「祠堂酒」「九菜一飯」,是北宋名相富弼後裔流傳至今獨特而又古老的民俗文化。據說,它是由富弼家宴發展而來。宴席採用方桌、方凳、方盤(或八角盤),九個菜擺在一起呈四方形狀,寓意「四方八正」,體現弼公為人為官「方正」的品質。
  • 資質平平、沒啥豐功偉績的宋仁宗,為何還能打造一個仁宗盛治?
    前言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一個人才濟濟、名人輩出的朝代,然而作為宋朝的皇帝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存在感卻不是很高,比如前不久熱播劇《清平樂》中演繹的宋仁宗。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第四位皇帝,他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穩定的大局觀其實從宋仁宗的「仁」字就能看出,趙禎為人仁義寬厚,因此他的執政風格就跟其他帝王不同,他的統治手段是屬於「老好人」型的。
  • 宋仁宗一朝出了多少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位
    所以一些雖擁有一定歷史地位,但並非婦孺皆知的人物應該排除在外,比如宋仁宗時期的宰執之臣呂夷簡、富弼、韓琦、文彥博等等,畢竟每個時代都有類似這樣的人物,如果把他們也全都囊括進來,那爭論就無休無止了。宋仁宗時期排名第一的歷史名人當屬宋代文壇巨匠蘇軾。
  • 宋仁宗身後的爛攤子,曹皇后親自處理的假孕案差點兒逼瘋宋英宗
    致有軍營井市下俚婦女,雜處其間,不可辨識。——《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私置宮女,雖然與宮規相違,但為了宮廷能夠維持下去,北宋統治者們也就默許了後宮這種私身人員,私 身的存在成為了一個宮廷潛規則。這段時間,英宗做得確實挺過分,對於皇太后的委屈,朝臣們最終決定為太后出頭,韓琦、富弼等人最終給出了英宗最嚴厲的警告:千官百闢在廷,豈能事不孝之主。伊尹之事,臣能行之。
  • 範仲淹在歐陽修宴席上的一首詞,透露了宋仁宗朝政的秘密
    慶曆五年(1045年),以範仲淹、富弼等為首發起的「慶曆新政」宣告失敗,範仲淹被貶鄧州。臨行前,歐陽修為範仲淹設宴餞行,席間寫下了《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一詞。《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