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千裡眼和順風耳,你會做什麼?

2020-12-27 澎湃新聞

小時候看《西遊記》,第一印象最深的,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而是千裡眼和順風耳,因為他們是出場最早的神仙。

那是西遊記第一回,孫悟空出世,驚動了玉帝,玉帝特遣千裡眼和順風耳前去打探。這大概是西遊記出場最早的、超能力具象化的神仙了。

千裡眼與順風耳 | 西遊記劇照

那時候便給年幼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後來,看了很多電影,對「視聽超能力」有了更強烈的渴望。比如梁朝偉和周迅共同主演的《聽風者》就讓人不自覺地代入「順風耳」的意象。

《聽風者》劇照

電影中,梁朝偉憑藉敏銳的聽覺進入秘密部隊701,在電波中和看不見的敵人作戰,很快就變成眾人仰慕的英雄。

還有很多類似的電影,它們都讓人不禁心想:如果我也有「千裡眼」和「順風耳」,我要用它做什麼?

現實中的「順風耳」

如果說順風耳只是人類對聲音超能力的美好想像,那麼下面要介紹的護林員們,便是利用科技的力量,給自己裝上了「順風耳」,用聆聽來守護森林。

在講述這些有順風耳的護林員之前,先來說說護林員這個職業。

提到護林員,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每天遊山玩水還有錢?這種工作請讓我來!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護林員是一種非常艱辛的工作。

護林員穿梭在林間

護林員是保護森林資源的第一道防線,主要工作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防火、防盜(伐)以及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

然而,就是這麼重要的一道防線,其工作方式卻相對來說比較原始,怎麼說呢:巡護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通信基本靠吼,記錄基本靠手,識別基本靠瞅。

護林員與山林河流為伴,工作方式比較原始

沒錯,就是這麼原始。這種工作方式上的低效也導致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不夠充分。並且無論中外,皆是如此。

據德國之聲報導,根據巴西非政府組織亞馬遜人類環境研究所4月份的紀錄,亞馬遜地區有529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被砍伐,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1%。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非法砍伐。

特別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護林員被迫留在家中,為非法砍伐和森林資源掠奪者提供了可乘之機。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分部負責人海因裡希表示:僅三月份疫情期,18個受訪國家的熱帶森林總共縮小了大約6500平方公裡,約為柏林面積的7倍。

這些都充分暴露出目前的保護工作所存在的不足。僅靠人工原始的巡護,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響應不夠及時。往往等護林員趕到盜伐現場,已經有大批林木倒下,犯罪分子也早已逃之夭夭。

踏遍青山人快老,犯罪分子早已跑。

因此,在與盜伐分子的對抗中,每一分鐘都很重要。只有實時的警報,才意味著及時的幹預和制止。

這也正是Topher White創立RFCx(Rainforest Connection)的初衷。

幾年前,Topher White機緣中參加了印度尼西亞保護長臂猿的志願者行動。在這次行動中,他深刻意識到如果沒有有效的工作方法,僅靠人力來尋找並阻止盜伐行為,其實非常耗費時間且效果不理想。

於是,RFCx將舊手機安裝上太陽能板,改造為太陽能監聽設備,在熱帶雨林中檢測人類盜伐盜獵的聲音並發出警報。在此基礎上,RFCx開發了一套雨林監聽系統,名為「守衛者(Guardian)」。

RFCx Guardians

這些守衛者散布在雨林各地,每套系統可以負責監聽大約3平方公裡的雨林面積,並且能夠在高溫高溼、烈日暴雨等極端環境下保持24小時不間斷工作,將數據實時傳遞到雲端搭載了人工智慧系統的伺服器中。一旦監測系統發現盜伐異響,比如電鋸或卡車聲,便會第一時間將具體盜伐定位推送給當地的護林員,幫助他們快速進行搜查。

Guardian成為了護林員的順風耳。在Guardian的幫助下,護林員能夠對盜伐行為進行及時幹預,以保護熱帶雨林免遭非法砍伐和盜獵。

有趣的是,經過在RFCx多年的實踐中,他們發現華為手機收集聲音的效果比其他手機好,且更能抗雨林高溫高溼環境。這也成了雙方合作的契機。

雙方開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特別是在聲音數據的處理和識別上,通過部署基於華為雲的人工智慧服務(HUAWEI CLOUD AI)及其工具(ModelArts),華為團隊開發了更智能的聲音分析模型,相比RFCx原本使用的模型,其聲音識別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雨林中的蚊子聲再也不會被誤判為電鋸聲了。RFCx的營運長Bourhan Yassin表示:「使用更高精度的模型,幫助我們顯著降低了誤判率,減少了護林員大量無效的出現。」

經過多年的實踐,這樣一套系統已經充分展現了巨大價值。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護林員阻止非法採伐森林和盜獵行為,還能幫助當地的生態學家深入了解生物的習性,從而更好地為它們提供保護。

蜘蛛猴

比如目前正在構建的能夠檢測、分析蜘蛛猴叫聲的智能模型。蜘蛛猴不僅稀有珍貴,它們還是播種能手,可以幫助植物繁殖,是維持整個哥斯大黎加雨林生態的重要角色。在這麼大一片叢林中,找到蜘蛛猴真的很難。生物學家每次通常需要花費一整天去追蹤蜘蛛猴的蹤跡。

但有了華為團隊開發的蜘蛛猴叫聲檢測智能模型,生態學家就便可以藉助Guardian系統獲悉蜘蛛猴的棲居地、威脅信號、生活習性等數據,從而保護蜘蛛猴這一瀕危物種。

RFCx甚至還開發了App,讓公眾可以實時接入Guardian系統,聆聽雨林的聲音。

RFCx開發的App | RFCx官網

目前,通過這樣一套系統所保護的土地範圍,已超過3300平方公裡的土地。Guardians聽聲的能力,也不再僅限於識別雨林中的伐木聲。RFCx和華為正在合作將應用場景逐步擴展。在希臘,Guardians時刻監聽著自然保護區的盜獵槍聲以保護當地的臆羚;在愛爾蘭,Guardians被用來識別航運海域內的鯨豚類海洋生物發出的叫聲;在智利,Guardians被用於監測納韋爾布塔國家公園的非法人類活動和生物多樣性來保護達爾文狐。

截止2020年底,將在全球5大洲的18個國家都有Guardians的身影,幫助當地護林員和生態保護學家們,聽聲守護自然。

不可或缺的 「千裡眼」

如果說RFCx給護林員提供了「順風耳」,那麼下面這個案例中,科技給生態學家裝上了「千裡眼」。

在2015年以前,我國境內的東北虎豹數量一直缺乏高質量的數據。這背後對應的是東北虎和東北豹極為嚴峻的生存危機。東北虎這一世界最大的貓科動物(最大體重接近300公斤),其全球野外種群數量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僅剩不到500隻,而東北豹2007年的數量更一度只剩不到20隻,二者分別被列為瀕危和極危物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曾斷言,如果不加以保護,也許到2022年——下一個「虎年」,東北虎就會消失殆盡。

2015年,通過長達十年的野外調查和數千臺紅外相機的記錄,北京師範大學的虎豹研究團隊估算出2012-2014年期間,在中國境內活動的東北虎數量至少27隻,東北豹至少42隻。

這一珍貴的數據背後,是研究人員長期艱辛的付出。在研究初期,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研究團隊只能依靠雙腳翻山越嶺,架設紅外相機,並定期更換數據卡和電池,最終到手的數據往往是半年甚至更久之前的影像,監測數據不能及時獲取,讓保護工作難以高效開展。

在複雜的環境中,找不到信號是常有的事

這種純靠人力野外調研的方式顯然過於低效。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提高保護效率,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與合作夥伴一起,成功研發了一套集成雲存儲、智能分析、互聯等新技術手段的「天地空」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系統。

這是全球首個全域覆蓋、實時高效的「天地空」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評估和管理系統。數萬臺各種類型的新型聯網監測終端將遍布國家公園的各個角落,藉助華為與吉視傳媒聯合打造的700M有線無線融合的LTE承載網絡,不僅可以將紅外野保相機圖像和高清視頻實時回傳,還能將土壤、水質、空氣等傳感器的生態因子採集回傳,還可以實現森林防火和道路卡口監測影像的實時傳送,以及實時查詢護林員巡護軌跡,實現護林員視頻或語音實時對講等。

實時監測,讓生態學家擁有了「千裡眼」

有了這樣一套系統,生態學家便像是有了「千裡眼」,坐在千裡之外的研究中心大屏前,就能看到虎豹公園實時傳回的各種生態影像。

當地護林員劉國慶表示:以前巡護工作耗時耗力,現在科技提高了巡護效率,也減少了人對虎豹生活的幹擾。

除了千裡之外的各種數據可以通過網絡實時回傳,藉助人工智慧還可以識別動物種類,大數據分析動物種群和棲息地現狀。

極大方便了生態學家的工作

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的馮利民博士表示:這對我們的研究方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也是時代改變的寫照。

這套系統在過去的一年半內監測到虎豹等野生動物、人類活動、棲息地的影像1,000,000多次,還有一些喜人的發現:生態學家在試點之初區內統計的基礎上,發現每年都有多個新繁殖的虎豹幼崽出生,虎豹家族逐漸開始「人丁」興旺,為全球的虎豹的保護事業注入了信心。

「你瞅啥?」 | 紅外相機實時監測畫面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我們藉助科技所實現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如果只是用來改善人類的生活,那麼無疑有一種人類是萬物主宰的傲慢。

科技守護自然 | 紅外相機實時監測畫面

科技雖然是人類的科技,但自然是全體生物的自然。

科技與自然,不是競爭,而是共生。科技不但可以減輕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將開創更多環境保護的可能性。

藉助科技的賦能,人類探索自然和守護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

就像千裡眼與順風耳,本來是棋盤山上為禍一方的桃樹精和柳樹鬼,後來卻成了道教傳說中的守護神。這何嘗不是對科技與自然關係的一種隱喻呢?

果殼商業科技傳播部出品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給你千裡眼和順風耳,你會做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給你千裡眼和順風耳,你會做什麼?_身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小時候看《西遊記》,第一印象最深的,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而是千裡眼和順風耳,因為他們是出場最早的神仙。那是西遊記第一回,孫悟空出世,驚動了玉帝,玉帝特遣千裡眼和順風耳前去打探。這大概是西遊記出場最早的、超能力具象化的神仙了。
  • 擁有千裡眼和順風耳是一種什麼體驗
    雖然有不少專業的投資策略和投資顧問提供指導,但總覺得不夠快速直接。加上最近的行情著實是跌宕起伏,機會稍縱即逝,如果能有個高手貼身指導,豈不是如有神助!或者能有「千裡眼」「順風耳」之類的,看看高手都買些什麼股票,什麼時候操作就爽了!小編偷偷告訴你,巴菲特的頭腦我實在是無能為力,但是「千裡眼」和「順風耳」在2016騰訊A股大賽就可以有哦!
  • 千裡眼順風耳,神話不再神話!
    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在西遊記裡才知道「千裡眼,順風耳」,但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千裡眼順風耳都是文人筆下的天馬行空。而他們不知道如今卻是真的有了千裡眼順風耳,如果古人還活著的話,就會見證他們時代的不可能如今都是歷歷在目的成為現實了!何謂千裡眼?
  • 流傳最廣的神仙千裡眼和順風耳究竟是誰?
    千裡眼是漢族神話及民間宗教信仰中的神仙之一。常與順風耳一同出現。《封神演義》中講道,商紂王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高明,一個叫高覺。這兩個人原是棋盤山上的桃精和柳鬼,有很多妖術。高明眼觀千裡,人稱千裡眼;高覺耳聽八方,故名順風耳。商紂王把他倆差往前線,協助袁洪與周國的姜子牙作戰。
  • 為什麼千裡眼順風耳深受玉帝賞識?從一件事就能看出來!
    相反,千裡眼順風耳倆兄弟的言行舉止,才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整部《西遊記》中,他們只出現過兩次,只有寥寥幾百字,儘管如此,但也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倆兄弟真的是玉帝的心頭寶,平時不顯山露水,關鍵時刻卻會一鳴驚人。當時玉帝正例行朝會,殿下眾臣一個勁兒拍馬屁,什麼風調雨順,萬民敬仰,群妖俯首,三界太平等等。然後,孫悟空整么蛾子出來了。
  • 神荼鬱壘和傳說中的千裡眼順風耳是一個人,桃木化身能降魔除妖
    神荼鬱壘神荼鬱壘是門神的象徵,一般用在過年時候的年畫上。門神的功能是驅散鬼怪,這是神荼鬱壘和尉遲敬德相似的地方。但是尉遲敬德是肉身成聖,神荼鬱壘和他們還是有區別的,原因就是神荼鬱壘本身不是人。千裡眼順風耳所以,神荼鬱壘也就是千裡眼順風耳的化身。
  • 「千裡眼」 「順風耳」,我們的衛星比你想像中更厲害,生活中如何...
    對翱翔天空的嚮往,引領我們實現飛行的夢想;對海底的好奇,驅動著我們探秘深海;「千裡眼」「順風耳」等人類早期的樸素暢想,也在無形中指引著科技的探索方向……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很多想像成為了現實。一輩輩航天科學家的努力,讓神話故事裡的「千裡眼順風耳」變成現實。「高分」衛星作為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天基部分,「高分」衛星是一群身懷絕技的「千裡眼」,能夠拍攝或測繪最高解析度小於1米的圖像。
  • 海賊王中的「千裡眼」和「順風耳」是誰?目前順風耳出現三人
    千裡眼和順風耳其實在海賊王中也存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目前出現的千裡眼是奧萊維特,她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紫羅蘭。紫羅蘭曾經和多弗朗明哥有過一段感情史,但是紫羅蘭還是背叛了多弗朗明哥畢竟她是前任國王的女兒。
  • 我們說一下,傳說中的千裡眼和順風耳
    我們說一下,傳說中的千裡眼和順風耳。這兩位可以其實只能算作是小神,但在民間卻是比較有名的人物。其實他們倆擅長的看名字就能看出來,千裡眼就是眼睛一望能到千裡之外的事物。順風耳則能用耳朵聽到千裡之聲。他們分別以眼力和聽力見長。其實他們的由來最早並不在西遊記,而是由我們民間的傳說演變而來的。
  • 物聯卡,智慧消防遠程視頻監控的「千裡眼、順風耳」
    之前說到「千裡眼、順風耳」,那都是神話故事裡的神仙具有的法力;現如今我們正處於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千裡眼、順風耳不再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一抬頭你就會發現各個區域、角落都布滿了電子眼,而這些電子眼在智能消防中起著遠程視頻監控的作用,而支撐著這一功能可以繼續為人類服務的正是
  • 關於千裡眼、順風耳的傳說:第四個說法比較靠譜,您說呢?
    千裡眼和順風耳是道教裡的兩位守護神,地位比較低,卻因為擁有他人所沒有的特異功能,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大放異彩。關於這兩位神將的傳說,有以下四個版本。一、媽祖收徒順風耳為兄,名為高明;千裡眼為弟,名為高覺。
  • 練就本領高強的「千裡眼」「順風耳」
    練就本領高強的「千裡眼」「順風耳」 走進北京市航空應急救援隊飛行觀察員 什麼是飛行觀察員?
  • 這個探測器不僅有「順風耳」,還有「千裡眼」!
    那麼它除了作為通信的中繼站,還有什麼本事嗎?下面就和筆者一起來看看吧!不僅有順風耳,還有千裡眼!其實,火星奧德賽不僅僅有作為通信用的「順風耳」,還有偵測地形用的「千裡眼」!火星奧德賽號正在探測的模擬圖(來源:必應)火星奧德賽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火星上的水與火山活動的跡象,此次變更的軌道就是為了讓其紅外線的熱輻射成像系統有更好的靈敏度來描繪火星的礦物,觀察像是極地的冰、雲、和沙塵暴年復一年的差異。
  • 構建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如何打造"千裡眼"和"順風耳"?
    構建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如何打造「千裡眼」和「順風耳」?「千裡眼」和「順風耳」——小說《封神演義》裡,商紂王為了獲取敵人的作戰情報使用了兩個本領高強的間諜,可謂耳熟能詳。
  • 新三好生來了 帶著「千裡眼」和「順風耳」
    12月29日,2021款長安歐尚X7宣布上市,搭載1.5T+6MT和1.5T+7DCT兩種動力組合,指導價為7.77萬——12.99萬。值得一提的是,1月31日前購買手動、自動豪華型及以上車型可享3000元嘗鮮基金。
  • 「承德山水」有了「千裡眼」「順風耳」
    考慮到食品造假、農藥殘留、不合格產品等食品安全問題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承德市市場監管部門全程介入「承德山水」品牌打造工作,通過安上溯源「千裡眼」,裝上監聽「順風耳」,為「承德山水」品牌產品保駕護航。「做大做強『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質量安全是生命線,產品可追溯是核心支撐。」
  • 縱橫客落地烏市,為餐飲商家裝上千裡眼順風耳
    (原標題:縱橫客落地烏市,為餐飲商家裝上千裡眼順風耳)
  • 千裡眼順風耳 科技「神器」助煤企數位化轉型
    楊傑英 攝中新網太原12月12日電 題:千裡眼順風耳 科技「神器」助煤企數位化轉型作者 楊傑英 屈麗霞「這就是我們煤礦的『千裡眼』『順風耳』。」張志強正在向參會嘉賓介紹物聯網技術帶給煤礦企業的變化。12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2020年度煤炭交易大會正在進行中。
  • 科學網—科學的千裡眼順風耳
  • 它不僅會隱身,還有千裡眼順風耳:「我與無線電」徵文活動結束,一起...
    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瀟湘晨報社、十幾歲雜誌社承辦的2020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宣傳月「我與無線電」徵文活動圓滿結束。此次活動自8月份啟動以來,受到全省大中小學校的積極響應,歷時一個月時間,共收到數千篇有效投稿,通過組委會專家評審組層層選拔,最終選出大中小學獲獎作品48篇,並進行現場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