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北海新區「耕海牧魚」建設高端優質海產品生產基地

2020-12-19 中國網山東頻道

  2014年以來,山東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北海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成立了北海開發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提出了「兩年苦幹、三年成形、五年崛起北部產業新城」的總目標。區黨工委、管委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特色,將現代漁業作為支撐北海崛起的「四大板塊」之一,納入「12345」總體規劃,現代漁業城及現代漁港經濟區建設已全面啟動。

  海旺水產:延長漁業產業鏈條

  濱州北海新區海旺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4月,註冊資金500萬元,是一家集海珍品冷凍加工、貯藏、運輸及水產品養殖、水產育苗、水產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企業本著以人為本,環境優先、可持續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規劃建設,公司總投資13686.17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686.17萬元,分二期進行投資,其中一期投資4932.81萬元,現已完成投入。投產後年冷凍貯藏能力達1000噸,加工海珍品能力達2550噸,不僅可推動當地漁業經濟結構轉型,延長當地漁業產業鏈條,為漁民增收創造良好的條件,而且給當地的剩餘勞動力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預計一期投產後年生產總值可達2500萬元,利潤900萬元,利稅500萬元,提供直接就業崗位近200餘個,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除已建成投產的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外,公司還擁有水產苗種繁育和工廠化養殖基地一處,生態養殖水面38萬畝。生產規模達到20000立方水體的工廠化育苗場可生產對蝦、海參、半滑舌鰨、牙鮃和大菱鮃等水產苗種,年產對蝦苗種2億尾、海參苗種500公斤、各種優質高檔海水魚苗500萬尾,除供公司養殖生產需求外,還銷往周圍地區。半滑舌鰨工廠化養殖車間2000立方水體,每年可生產半滑舌鰨商品魚50餘噸。公司利用魯北鹽場制滷區發展起來的綠色無公害生態養殖基地,養殖水面3.5萬畝,每年可生產優質無公害對蝦1000噸,經濟效益達4000萬元。

  正海生態:國家水產健康養殖場

  濱州港正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7月,是一家集原鹽、生物工程、水產品養殖、育苗、餌料生產、藻類養殖加工、鹽化工、PPVC糊樹脂生產、大型物流、貝殼堤島旅遊開發、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等於一體的科技民營企業。公司註冊資本18000萬元,總資產26億元。

  目前企業擁有標準海水養殖基地11萬畝,有對蝦、文蛤、滷蟲,梭子蟹、半滑舌鰨、海參等數十個品種,是農業部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年產量達4600噸,被認定為國家水產健康養殖場。公司還建設有年產40萬噸規模原鹽生產基地,5000m3水體育苗場及配套的餌料加工廠等,現已形成了一水多用循環利用的經營模式;投資6.5億元建設了20萬噸/年規模的PPVC特種樹脂生產線,效益良好。海洋微藻提取DHA項目是由該公司與西安油脂設計院、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聯合開發完成的高科技攻關項目。此項目是國內最大的DHA生產基地,年產DHA油脂900噸,產值10億元,其工藝技術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在濱州港的帶動下,開工建設了3000噸級泊位碼頭兩處;經金融部門批准成立了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年交易額達25億元。

  企業現有員工782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研究生12人,高、中級專業人員36人,擁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一處,是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省成長型中小企業、市農業產業化十佳龍頭企業、市科技民營企業、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市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基地、農業銀行AAA級信用企業,2006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先後承擔了省海洋與漁業廳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範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東方對蝦增殖放流項目、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項目、優質貝類底播增殖項目;省科技廳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項目--海洋微藻(裂殖壺藻)高效生產DHA工程化技術開發項目、科技發展計劃項目--中國蛤蜊的健康養殖和資源修復項目及良種工程--四角蛤俐優良品種選育項目;濱州市海參池塘養殖技術推廣項目、歐鰨池塘養殖項目,均取得成功。2007年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承擔了兩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點科技支撐項目,灘涂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和海洋微藻高效培養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2011年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相關焦點

  • 濱州市已成山東省最大對蝦苗種繁育基地
    今年,濱州市以科技為引領,大力實施標準化生態池塘改造、種業提升、工廠化養殖、新品種引進推廣、海洋牧場、水產品加工流通、休閒漁業、綜合性現代漁業園區建設等工程,成效顯著。霑化、無棣、北海和博興等漁業發展基礎良好的縣區分別規劃了一處大型綜合性現代漁業園區,海洋牧場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全雌羅氏沼蝦、南非斑節對蝦、澳洲青龍、加州鱸魚等新品種養殖試驗進展良好。今年全市對蝦產量預計將達到10萬噸,同比增長近20%。上半年濱州市5家企業共繁育科海1號、普瑞莫等優質蝦苗300億單位,實現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118%。
  • 信義玻璃集團在北海建最大生產基地
    炎炎夏日,位於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內的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項目工地一派繁忙景象。信義特種超白超薄超厚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聯合車間建設正在火熱推進當中,預計今年9月首條特種超白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建成投產。    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項目是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由全球領先的玻璃製造商——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總佔地面積2786畝,包括特種超白超厚超薄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及其深加工項目、太陽能光伏玻璃項目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3個項目,分3期建設。
  • 山東濱州市霑化縣馮家鎮魯北水產品批發 從賣點到市場
    山東濱州市霑化縣馮家鎮魯北水產品批發 從賣點到市場2014-11-12 20:00:00  水產養殖網    形成:從小賣點到大市場  霑化馮家鎮素有海上捕撈和海產經營的傳統,馮家鎮人將海上捕撈上來的魚、蝦、蟹等海產品經過晾曬、挑揀,再運到鎮西大空場形成海貨買賣點,這就是魯北水產品批發市場的雛形。  1996年,馮家鎮政府立足實際,在市場內建設了一處天棚、兩排小商品房,硬化了場地、貫通了道路,並正式將市場命名為魯北海產品批發市場。
  • 高端酒店搶灘北海
    圖片說明:北海銀灘皇冠假日酒店外觀建設情況。萬文靜 黃柏榮 攝築架林立,焊花飛舞,工人幹勁十足,建材不斷運進,酒店不斷變換著新面貌……日前,記者來到北海銀灘皇冠假日酒店的施工現場,看到該酒店基本完成外牆裝飾,工人們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和園林景觀建設,各種各樣的工程機器在緊張作業。機器的轟鳴聲伴著和煦的春風,北海迎來了新一輪高端酒店建設黃金時期。
  • 山東:加快優質專用小麥產業發展,每年建設500萬畝生產基地
    突破小麥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等生物育種關鍵技術,研發綠色高質高效投入品及生產技術、地力快速培肥技術、小麥生產管理智能化新裝備等。突破小麥精深加工、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等關鍵技術,開發谷朊粉、蛋白肽、膳食纖維和赤蘚糖醇等系列高端產品。用3年時間建成山東省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積極爭創國家級中心。
  • 「資訊」山東:每年建設5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
    深入研究小麥品質形成生理生化與生物合成機制,突破小麥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等生物育種關鍵技術,研發綠色高質高效投入品及生產技術、地力快速培肥技術、小麥生產管理智能化新裝備等。突破小麥精深加工、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等關鍵技術,開發谷朊粉、蛋白肽、膳食纖維和赤蘚糖醇等系列高端產品。(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負責)3.搭建協同創新平臺。
  • 實施綠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等四大工程
    到2025年,全面實現奶業振興,在全省率先實現奶業現代化,打造奶源基地、乳品加工、乳品品質、乳品品牌整體水平「四個世界一流」。奶牛存欄達到35.7萬頭,生鮮乳產量力爭達到176.5萬噸,乳製品產量達到158萬噸,嬰幼兒乳粉產量達到16萬噸。 為實現這一目標,石家莊市將實施綠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乳製品加工領軍企業培育、產品質量提升、乳品知名品牌創建四大工程。
  • 北海新區建成魯北最大耐鹽鹼苗木繁育基地
    原標題:北海建成魯北最大耐鹽鹼苗木繁育基地   6月7日,記者在北海經濟開發區萬畝林場見到,一望無際的北海耐鹽鹼苗木繁育基地,成片成片的各種苗木將這片曾經的鹽鹼地裝扮得格外美麗。    北海經濟開發區與濱州森盛苗木有限公司、江蘇環綠園林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天津恆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三益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籤訂合同,三年內將建成 15000畝的苗木繁育基地。截至目前,聖東合作社自繁自育耐鹽鹼苗木2700畝,2600萬株;萬畝林場自繁自育耐鹽鹼苗木3800畝,已興建起 6000多畝的耐鹽鹼苗木繁育基地,實現了沿海灘涂原土種植的重大突破。
  •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一流開發區!濱州北海「在最美的宣紙上描繪最美的...
    他們創造出了自己都難以想像的輝煌,高端鋁業、高端化工已成集群效應,如今他們毅然堅定地樹立起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一流開發區」的新目標!濱州市出臺的《打造世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的若干政策》,將北海作為主陣地、主戰場,更為北海發展高端化工產業注入了政策活力。馬軍權經常說:「好的宣紙必須配好的藝術家!」話內之意是:北海經濟開發區立足於邀請以創新為主動力的企業,特別注重於安全,注重於環保的企業來北海投資創業。古語「高山流水遇知音,彩雲追月得知己」、今為「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
  •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山東網7月27日訊 從青島膠州灣隧道口往西,北船重工、海西重機、中國船柴、中海油海工等船舶海工產業的知名企業招牌清晰可見,它們圍繞在一塊叫做「海西灣」的區域,以船舶修造和海工裝備為龍頭產業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國家級船舶海工產業化基地,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 高端裝備先進位造業生產基地動建
    高端裝備先進位造業生產基地效果圖。 「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在新時代發展的歷史方位中找準自己幹事創業的坐標,扎紮實實抓項目建設,全力推動產業發展。」
  • 濱州高端鋁產業發展有了「最強大腦」
    濱州高端鋁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成立主要基於以下三方面的考慮:一是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濱州高端鋁產業集群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二是抓住山東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歷史機遇,為集群提質增效和企業創新管理積蓄和發展新動能;三是主動承擔使命責任,進一步發揮協會服務職能,為拓寬服務面和提升服務能力不斷採取新舉措。
  • 瀋撫新區建設發展新聞發布會
    在此基礎上,對標前海新區、杭州灣新區、兩江新區、蘇州工業園等,城市建設規劃、各類專項規劃按照國際化標準制定規劃,按照現代化要求實施開發建設,做到規劃精確、管理精細,建設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城區,實現規劃建設有品位、百姓生活有品質。全力推進產城一體化。新區是高新產業集聚區,是高端人才的集聚區,是現代化的新城區。
  • 北海仔「變形」記!中堂舉全鎮之力打造北海產業園
    而今,「北海仔」搖身一變,不僅有了高大上的名字——中堂北海產業園,一系列更深刻的變化正在發生:品質在提升,「北海仔河」水質好轉,將於今年底達V類;產業在重構,7個省市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5G、智能終端、智能裝備製造、智慧服務、智慧環保、機器人製造等高端產業項目紛至沓來;空間在優化,成立北海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圈定1.39萬畝範圍,統籌規劃編制和土地收儲
  • 「中國漁鹽之鄉」落戶全國最大的傳統海鹽生產基地——霑化濱海
    濱海鎮位於濱州市霑化區北部,是濱州市的北大門,鎮域面積529平方公裡,擁有162.6公里海岸線,自然資源豐富,盛產各種魚、蝦、蟹、貝等海產品。目前,濱海鎮海水鹽田蝦養殖面積38.8萬畝,鹽田40萬畝。據了解,濱海鎮提取海鹽的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五帝」時代,鹽業生產也持續了幾千年,該鎮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傳統海鹽生產基地。該鎮位於北緯38度線附近,終年溫差大,海水鹽度高,海鹽微量元素含量豐富,適宜海洋生物生長和曬制海鹽。由於一直採用傳統的曬鹽工藝,原鹽質量高。出產的鹽田蝦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肉質鮮美。
  • 警地校共建單位揭牌暨北海社區警務室啟用儀式在濱州市技術學院舉行
    齊魯網濱州12月16日訊12月13日,警地校共建單位揭牌暨北海社區警務室啟用儀式在濱州市技術學院舉行,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交警支隊政委郝士義,濱城區委副書記張博,濱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濱城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傅成松,濱城分局政委韓玉傑,濱城分局黨委委員
  • 至本醫療科技將在兩江新區打造精準研發生產基地
    2020年10月14日 16:40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日前,兩江新區與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本醫療科技)籤約,將攜手打造精準研發生產基地,助力完善新區大健康產業鏈。
  • 諾貝爾高端陶瓷蕪湖生產基地籤約落戶繁昌區
    11月25日,總投資50億元的諾貝爾高端陶瓷蕪湖生產基地籤約落戶繁昌區,計劃新建15條高端、智能建築陶瓷生產線和1條TCM特種建築陶瓷膜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年產1億平方米高端陶瓷。據了解,杭州諾貝爾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旨在推進中國整個瓷磚裝飾事業發展,引領更具品質的生活方式。
  • 濱州多措並舉加強海產品加工用鹽監管
    海產品捕撈加工銷售是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霑化區市場監管局以鹽業體制改革為契機,以強化食鹽質量安全監管為核心,突出抓好食品生產加工用鹽關鍵環節監管,確保製成品食品安全,為富民強區作出積極貢獻。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番茄基地
    基地企業  基地簡介  新疆兵團農六師番茄產業聚集區地處天山東段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北緯43°31′16″~45°33′20″範圍內,該區域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其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得該區域成為世界三大優質番茄主產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