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蔗行業概述
甘蔗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水果,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水分和糖分,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主要用於製糖,是製造蔗糖的原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我國甘蔗市場產量情況分析
從播種面積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8年我國甘蔗播種面積呈下降趨勢。2018年我國甘蔗播種面積為1405.84千公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產量來看,由於甘蔗播種面積的不斷縮減,我國甘蔗產量整體上也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甘蔗產量為10938.81萬噸。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單產來看,2013-2018年中國甘蔗單位面積產量逐年上升,從2013年的69986.08公斤/公頃增長到2018年的76891.48公斤/公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甘蔗對熱量、水分要求嚴格,技術性較強,商品率較高,在地區分布上有明顯的地帶性,並形成相對集中的分布區。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其中,廣西是我國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省, 2018年廣西甘蔗產量7292.76萬噸,佔全國甘蔗總產量的67.46%。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甘蔗種植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三、我國甘蔗種植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甘蔗種植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其栽培技術有了明顯的提升。然而,從當前實際種植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對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堅持研究,不斷探尋改進技術,才能夠使甘蔗種植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進而提高種植效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甘蔗市場發展策略分析
甘蔗是中國製糖的主要原料,不僅可以鮮食,還可以製成蔗糖酯、果葡糖漿等。蔗渣、廢蜜和濾泥等可製成紙張、纖維板等,用途較多,還可以發展其他相關產業,種植效益可觀。
1、選用適宜良種,推廣健康種苗
各蔗區要根據當地資源和氣候條件,積極選用新一代高產高糖新品種。通過脫毒健康種苗技術或溫水脫毒技術,生產和繁育脫毒健康種苗,加快在生產上的推廣應用。
2、多留宿根蔗,加強宿根蔗生產管理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糖料蔗種植進度滯後,造成新植糖料蔗面積減少,要積極採用「增新保宿」的措施,在努力增加新植糖料蔗的同時,儘量保留具有一定數量基本芽(5000-6000個活芽)的宿根蔗地;同時,加強宿根蔗生產管理,收穫後及時進行松蔸施肥,每畝施用氮肥20千克或複合肥40千克,覆土後直接地膜覆蓋,促進宿根蔗萌發。
3、推廣糖料蔗機械化種植技術
在進行機械犁耙備耕的基礎上,採用種植機械進行播種和施肥,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施藥、覆土等作業。機械化種植行距130釐米-140釐米,畝下種7000芽-8000芽,畝施中高濃度複合肥40千克-60千克。在沒有條件應用種植機械的蔗區,要積極推廣輕簡化栽培技術,開挖蔗溝進行下種,農藥、化肥一次性施入、蓋土,並覆蓋地膜。
4、加強中耕培土施肥管理
5月份後,糖料蔗進入伸長拔節期,要及時進行中耕追肥培土,積極推廣機械化作業,耕深要求在10釐米-15釐米,培土高度20釐米-25釐米,除草率≥90%,碎土率≥85%。結合田間中耕培土,畝施中高濃度甘蔗複合肥60千克-80千克,一次集中施入蔗根附近,保證拔節生長不脫肥不倒伏,為後期產量形成奠定良好基礎。
5、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
4月下旬至5月是病蟲害易發期,要注意防治螟蟲、蔗龜等主要害蟲。積極推廣應用赤眼蜂、性誘劑迷向法以及殺蟲燈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密切監控黏蟲及草地貪夜蛾發生動態,進行科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