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外賣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但當你知道自己吃的外賣,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速食餐包時,會是什麼感受?
近日,媒體曝光,在外賣平臺上,不少商家售賣的並不是現做的菜品,而是通過網絡渠道購買的速食菜餚包。
商家一般只需要通過微波爐或熱水浸泡的方式加熱菜餚包,就可以直接打包送到你的手上。
網上售賣的料理包,號稱「不用廚師也能開餐廳」。圖片來源:某電商平臺網站截圖
知情人爆料:一鍋大米撐起一家店
據知情人向中新網記者透露,「我知道有一家小店,每月差不多賣出3000來份外賣,可是員工只有2人,現做的話,是無論如何都忙不過來的。」
「他們每天要做的就是蒸一大鍋米飯,燙點綠葉蔬菜,然後搭配在熱好的速成菜餚裡面,這樣一份外賣就能很快出爐,不費什麼勁兒。」
這些速成菜餚幾乎都是從各大電商平臺購買來的,並非顧客所以為的「現炒」。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家常菜半成品」, 蠔油牛柳、糖醋排骨、魚香肉絲、魚香茄子等半成品料理包應有盡有。
這些產品的保質期大部分為1年。記者發現,有的產品生產日期顯示是2018年4月1日,這意味著還沒賣出去就過去幾個月了,而到消費者嘴裡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有的快餐包最早是2月份生產的。圖片來源:電商平臺截圖
數據說話:利潤率或超300%
商家為什麼用這樣的產品做外賣呢?
某外賣平臺上一位商家透露,菜餚包製作流程簡單,對店內設施、人員技術要求不高,製作一道菜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一下子就縮小了不少。
據他透露,一般像蓋飯、滷肉飯、烤肉飯等種類的外賣,幾乎都是網上購買的菜餚包,而他的店裡,只有木桶飯是現炒的。
用菜餚包做餐,省時省力,可想而知,前面提到的2人每月賣出3000份外賣,每人每天做出50份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當然,利潤也是可觀的。
以淘寶上出售的一款「蓋澆飯方便速成快餐料理包」為例,包括梅菜扣肉、滷肉、巴西烤肉等10款口味的料理包售價49.8元,平均下來一份不足5元。
可在一些外賣平臺,一份梅菜扣肉或滷肉蓋澆飯售價基本在20元左右。按此計算,外賣商家做復熱外賣的毛利潤可達300%。
平臺回應:外賣出現前就存在這種做法
面對商家使用復熱速食餐包銷售的行為,外賣平臺是什麼態度呢?
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從現行法律法規看,並沒有禁止餐飲服務提供者對預包裝冷藏冷凍膳食進行復熱的規定。在遵守法律法規、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美團外賣允許餐飲商戶採用不同方式進行生產、售賣。」
餓了麼表示:「食品安全法並未對這個有限制和禁止,外賣平臺對商戶的管理是在法律框架內。商戶這種做法在外賣出現之前就存在。」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劉佔昆 攝
滴滴外賣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對此並沒有權力進行強制限制,但會積極查驗其餐品安全性和完整性。平臺方會按照要求公開餐品的製作主要原材料,至於是否公示告知該餐品是否屬於復熱餐品,需要商家和相關部門的明確授權。
編輯: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