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騎單車竟能守護「海底森林」?抓住機會得已去種珊瑚了!
螞蟻森林種樹可能已經成為日常習慣,現在「海底森林」可以種珊瑚你知道不?在海洋王國,珊瑚礁是生物多樣性和海岸線的那片「森林」。而現在有一個機會,能夠讓人們像螞蟻森林那樣,通過低碳生活去爭取當珊瑚的守護者。
-
女科學家潛入海底種珊瑚,網友:總有人在守護那些不為人知的美
黃暉是我國第一位在海底進行珊瑚修復的女科學家,從事珊瑚研究與保護工作22年。2016年起,她帶領團隊擔起「南海守護人」的重任,培植20多萬平方米珊瑚,重現絢麗「海底森林」。最美的工作背後是艱辛,但她說最大的快樂就在深海海底!
-
哈囉出行啟動「哈囉珊瑚」公益項目
螞蟻森林你聽過,「海底森林」你知道不?在海洋王國,珊瑚礁是生物多樣性和海岸線的那片「森林」。本月,哈囉出行啟動「哈囉珊瑚」公益項目,上海、廣州、深圳、廈門等10多個沿海城市的用戶,7天累計騎行滿100分鐘,便有機會兌換珊瑚種植的認領權益,並由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代為下水種植。
-
種珊瑚:在海底「植樹造林」
珊瑚礁堪稱地球上最複雜、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物種資源寶庫,被譽為海底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常常被那些漂亮的珊瑚礁魚類吸引,而忽略了默默無言、巋然不動的珊瑚——它們才是這片美麗的生態系統的締造者。
-
大堡礁珊瑚產卵,「海底飛雪」奇景再現
12月4日至6日,澳大利亞昆士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堡礁珊瑚產卵旺季,這是自然界生殖繁衍的巔峰奇觀之一,宛如一場海底的「漫天飛雪」般令人震撼。雖然近年來全球變暖威脅著部分淺灘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但那些倖存下來的珊瑚礁都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基因寶庫,讓我們每年都得以見證珊瑚產卵的生命奇蹟。如果有機會潛入大海親眼目睹美麗的珊瑚礁,大家一定會被這大自然的奇妙所折服,並對如何保護它充滿熱忱。」
-
珊瑚保育組織「潛愛大鵬」秘書長:2600志願者種下珊瑚5800株
它們是海底世界的坐標,也是眾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家園,在無聲而浩瀚的水世界裡,綻放著驚心動魄的美麗,用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大鵬」秘書長夏嘉祥的話說:「第一次潛入深海看到珊瑚礁,有一種觸電般的震撼。」深圳大鵬半島,位於全球珊瑚礁黃金三角最北沿,海域內珊瑚礁覆蓋面積一度達76%,與大鵬半島如今的森林覆蓋率一致。
-
海底真的有世界?珊瑚有自己的秘密花園!
今天的《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將繼續以獨特的水下視角,帶你一窺海底的「秘密花園」。 早在陸地藤枝蔓生,花紅柳綠時,大海裡眾多的生物,已組成獨特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守護著地球。 我們渴望的,是遙遠的未知,那裡色彩斑斕,群魔亂舞;我們遺忘的,就在腳下。
-
全球變暖毀珊瑚,中國專家修珊瑚!厲害了我的海洋強國!
在我國南海的海底,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正在這裡,輕輕的將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培植在海底。不出意外,在數年之後,這片荒涼的海底將長成奼紫嫣紅的「珊瑚森林」。這便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學家黃暉和她的團隊一直在做的是——在海底繁殖培育珊瑚礁,從而修復海底生態環境。
-
騎唄單車周海有:敢於承受「萬一失敗」
「對手如果犯錯,我們便有更大的機會……但任何創業項目都得去承受『萬一失敗』的結果。」電話那頭的周海有語氣沉穩。今年11月3日,湖藍色的「騎唄單車」加入到共享單車的「彩虹之戰」。彼時,周海有的團隊與金通間的合作也出現了一些嫌隙,最後,周海有將叮嗒出行的「掃碼駐車」業務歸還給了金通,原來的「票牛通」團隊整體抽身,集中精力開展共享單車業務,並最終將「票牛通」更名為「騎唄單車」。1.0版本的單車,整體造價是按照公共自行車的標準(成本750元)來做的,具備定位及發電功能。1
-
32次海底清潔,打撈海底垃圾1700斤,護礁者七年守護深圳藍
夏嘉祥說,抹香鯨事件過後,深圳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簡稱「潛愛大鵬」)召集潛水員,將廢棄的漁網編織成清理海底垃圾的工具,聯合漁村,在大鵬海域開展海底廢棄漁網清理行動,2016年至今,他們累計進行了32次海底清潔,打撈海底垃圾1723.33公斤,包含廢棄漁網2000多米。
-
可以活千年的海底珊瑚,一朝回到岸上便成了人們參觀的標本
珊瑚是一類生活在海洋裡的原始無脊椎動物,包括現代的海葵、石珊瑚、紅珊瑚以及已經滅絕了的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等等。同時,珊瑚也是生命力很強的動物,從遠古的時候,珊瑚就已經在大海裡繁榮起來。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堆積形成了珊瑚礁。
-
海底總動員!「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來了」深圳梅沙海洋生態漸恢復
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鯊哥見過真正的海洋,「小時候,我和朋友們幾乎每天都會去大海裡遊泳、抓螃蟹、抓魚……那時在海底暢遊,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會有珊瑚,色彩繽紛、五彩斑斕;還有魚群在我們旁邊遊來遊去。」鯊哥表示那是肉眼可見的美麗,既感到震撼又真實存在,「我知道那就是真實的海的模樣」。幼小的鯊哥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這樣的美麗將越來越「虛幻」。
-
《海底珊瑚》小李廣-協助拍攝
骨骼叫珊瑚。產在熱帶海中。珊瑚蟲種類很多,是海底花園的建設者之一。它的建築材料是它外胚層的細胞所分泌的石灰質物質,建造的各種各樣美麗的建築物則是珊瑚蟲身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外骨骼。平時能看到的珊瑚便是珊瑚蟲死後留下的骨骼。
-
他們在深圳近海「種珊瑚」
關於潛愛的工作,我們有一句話叫「種珊瑚、種人心」,也就是說如果不去根本上解決珊瑚被破壞的問題,光種珊瑚無法解決問題。在所有生物和環境保護的邏輯裡,這條都是成立的。圍繞這句話,目前我們的工作分為三個部分:潛愛護礁、潛愛課堂、潛愛家園。其中「潛愛護礁」就是我們的珊瑚保育項目,「潛愛家園」則聚焦於漁村、企業、學校等泛沿海社區,推動社區參與海洋生態的共同治理。
-
人民日報看海南|維護海洋環境和海岸安全,他們在海底「種」珊瑚
採取科學的方式修復珊瑚,對維護海洋環境和海岸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海南省三亞市鳳凰島西側海域,多年來,研究人員年復一年地在海底「種」珊瑚。珊瑚移植筏抵達試驗海域後,研究人員換上潛水服,向海中一躍——這是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熱海所」)珊瑚養殖組研究人員工作的日常。在海上試驗平臺上,熱海所所長陳宏正帶領研究團隊把採集來的珊瑚親本分解成小塊,綁在苗床上。稍後,這些珊瑚苗床將被種入海中。
-
你們可能覺得在海底種珊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是要冷靜
前面講到的幾種造礁石珊瑚,它們都是固著的,一旦固著之後終身不會移到別的地方去,但這種珊瑚不是固著的,它是可以移動的。如果這個小的區域環境不太適宜之後,它就會短距離地移動到一個環境更加適宜的區域去。
-
認養珊瑚安家大鵬海底 首屆全國珊瑚日在深啟動
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中國珊瑚保護聯盟、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中國太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等單位承辦,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支隊大鵬大隊對本次活動給予大力支持。
-
【我與海南30年】「海底育林人」陳宏:痴心研究珊瑚夢想「花開」南海
此前他剛剛跑了一趟西沙,對那裡的珊瑚礁情況作了最新記錄,「每年要去四到五次西沙,那裡的珊瑚色彩更為豐富,珊瑚的破壞情況也相對小點。」 陳宏與珊瑚結緣始於1987年,那是海南建省的前一年。「那年大學畢業分配在浙江,我10月份來三亞就喜歡上這裡,於是就堅定的留了下來。」陳宏入職在中科院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在開展珍珠貝研究的同時,逐漸從事珊瑚的觀察與培育等實驗。
-
六名青年工匠的百態人生|冬蟲夏草|夏嘉祥|珊瑚|格絨卓姆|張昌衡|...
種珊瑚的人:珊瑚殘枝種回礁石 我們要替珊瑚發聲夏嘉祥 深圳珊瑚保育組織「潛愛」秘書長潛水員在海底撿拾並種植珊瑚。由於漁船拖網、垃圾覆蓋等原因,珊瑚越來越少。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守護、救助著珊瑚。深圳珊瑚保育組織「潛愛」秘書長夏嘉祥介紹,夏天是珊瑚長得最快的時候。他們潛入海底,把那些被船錨、漁網、獵魚人士用漁槍弄斷的珊瑚殘枝撿起來,固定到一張懸浮網上,把它們和泥沙隔離開,觀察六個月到一年左右,選擇恢復良好的珊瑚殘枝種回到礁石上。夏嘉祥從2012年開始參加「潛愛」的志願者活動。據其介紹,海底作業有時很危險,但他們都覺得很值得。
-
《海底五顏六色神奇的珊瑚》沒羽箭-協助拍攝
珊瑚蟲在白色幼蟲階段便自動固定在先輩珊瑚的石灰質遺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殼,珊瑚的化學成分主要為CaCO3(碳酸鈣),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形式存在,成分中還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形態多呈樹枝狀,上面有縱條紋,每個單體珊瑚橫斷面有同心圓狀和放射狀條紋,顏色常呈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