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宋江原為押司,押司是個什麼職務?

2020-12-21 歲月是一條河流

《水滸傳》中的宋江原為鄆城縣衙的一名押司,他仗義疏財,出手闊綽,人送「及時雨」美名。宋江在當地頗有人望,能量極大,幾乎人人都敬他幾分。那麼他所擔任的押司究竟是個什麼職務呢?

在宋代以前,朝廷任命的官員到地方任職後,可以聘用小吏處理官府的日常事務。這些小吏是編外的人員,在朝廷的組織部門是沒有入冊的,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官」,是沒有幹部身份的。

雖然沒有幹部身份,但小吏如果能力不錯,與官員的關係又鐵,經過朝廷命官的舉薦,小吏還是有機會進入體制內,成為一名在編官員的。

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就嚴格區分官和吏的界限了。一般來說,作為縣衙的小吏,是沒有機會轉正,進入幹部序列的。一日為吏,幾乎終身為吏,除非你辭職不幹了。

在宋朝的縣衙裡,除了朝廷任命的為數不多的幾名地方官外,其餘的就是地方長官任命的吏,縣衙中大量的日常政務都是由他們完成的。

吏的種類很繁雜。在縣衙裡,就有押司、貼司等之分,他們主要從事徵收賦稅、管理戶籍、處理獄訟等工作。《水滸傳》中的宋江所擔任的押司一職,就是縣衙中從事獄訟事務的吏。

北宋初,縣衙中的押司一般都從「上戶」中差派。

所謂「上戶」,通俗地說也就是有產家庭,即富戶。《水滸傳》中的宋江就出自小地主家庭。

由於對押司的要求較高,既要文筆精彩,又要工於會計,所以難免就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後來,押司的充任又多了兩種途徑,那就是招募和承襲。

據史載,一個縣衙一般配置押司八人。但這八人的排名也是不同的。

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就記載過押司有第一、第二等名次之分。根據《水滸傳》的描述,宋江「刀筆精通、吏道純熟」,為第一押司,在押司之中屬於地位最高的。

在宋代,百姓與官吏的衣著是有嚴格區分的。押司的衣著類似於秀才,可以著長衫和靴子,這與普通百姓有著明顯的區別(普通百姓著短衫、高幫鞋)。

雖然押司的穿戴與老百姓不同,但押司的身份終究是「民」,而不是「官」。所以押司被讀書人出身的士人所看不起,其政治地位也非常低微,處於官僚系統的最底層。

在宋朝,押司一職是沒有俸祿或是有少量俸祿的。但他們代表官府管理百姓,在當地為吏多年,熟悉民情,手中又有一定實權,所以能做到押司一職的人,也是當地的強權人物了。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宋江為何在當地也是一位頭面人物了。

既然押司的薪水很微薄,那為何宋江出手慷慨大方,動不動送這個黃金送那個銀兩呢?

《水滸傳》中提及了宋江出身小地主,家資應該是比較殷實的。另外,押司雖然在官僚內部身份低微,但是其職位可都是肥缺,如賦稅徵收、掌管獄訟等,都很有實權,油水也是很大的。可想而知,宋江也不會是兩袖清風的。

押司一職雖然油水頗豐,但由於身份的關係,宋江卻永遠無法進入仕途,出人頭地。這令自幼接受儒家傳統教育、極為高傲的宋江耿耿於懷。

在宋江後來在潯陽樓寫的反詩「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中,我們就不難看出宋江長期的隱忍,以及他不甘困頓於小吏的滿腔憤懣之情。

在宋江私放晁蓋,被閻婆惜要挾,而後怒殺閻婆惜逼上梁山,做了梁山的帶頭大哥後,宋江最後還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不難看出,在宋江的內心,始終以謀求功名、報效朝廷為正統的。

相關焦點

  • 水滸第一寇及時雨宋江:如何從衙門小押司做到忠烈義濟靈應侯?
    水滸一百零八好漢,以及時雨宋江為首,其人仗義疏財,被招安後帶領兄弟們徵伐方臘,死後被皇帝封了個忠烈義濟靈應侯。看官可知宋公明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押司?一個底層小吏如何做到封侯呢?
  • 水滸傳宋江簡介 宋江的綽號怎麼來的?
    宋江是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號稱及時雨宋江,在晁蓋中毒身亡以後,坐上了梁山好漢的第一把交椅,水滸傳中對宋江的描寫可以說是最多的,而且宋江這號人物的性格似乎有點不一樣「多重人格」?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宋江。水滸傳宋江簡介排名:坐第1把交椅。
  • 武松反對招安,為何大哥宋江,卻對體制如此留戀?
    武松與宋江對招安的態度是大不相同的,其中的緣由可能是因為二人對體制的理解不同,感受也大不一樣。武松此人在體制中只當過數月的都頭,而宋江卻是在體制中體驗了多年,體制的環境一點一點侵蝕著宋江的思想意識,因此宋江對體制內的留戀程度是很深的。
  • 宋江是如何收買人心?宋江通過這2個字,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出處】《水滸傳》第十八回【故事北京】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上有父親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
  • 水滸傳中是孝子的4個好漢,宋江上榜,你覺得誰最孝順
    水滸傳中是孝子的4個好漢:及時雨宋江,原著道:「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之後的宋江也是這樣,絲毫不差。宋江做過一些卑鄙無恥的事,也被很多朋友罵,可這孝順,那絕對是完美的。
  • 水滸傳的靈魂人物,宋江的傳奇一生
    說到水滸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物一定是宋江,那麼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水滸傳的靈魂人物宋江,宋江字公明,江湖人送外號及時雨宋江,宋江出生於山東鄆城縣,從小立志要考取功名,長大後果然不負眾望,成為鄆城縣的一個小押司,原本生活應該幸福美滿,前途光明,卻因私自放走晁蓋一伙人,東窗事發被逮入獄
  • 《水滸傳》中宋江的性格爭議,一個生活在自我矛盾中的人物
    摘要:《水滸傳》中,作者施耐庵對宋江性格的描寫,可謂充滿了矛盾性和爭議性。然而,正是通過這種複雜的、具有爭議的性格描寫,成功地把宋江的心理活動盤活。也正是因為對宋江刻畫的成功,才使得《水滸傳》能與《三國演義》等並稱為四大名著。《水滸傳》如果沒有宋江這個人物,他就是一本沒有靈魂的書。
  • 《水滸傳》中,宋江的「人生規劃」錯在哪裡
    《水滸傳》中,宋江靠自己的威望和權謀,如願以償地坐上了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頭把交椅。他本可以大展宏圖幹一番事業,但是由於接受了招安徵討方臘,落得個損兵折將,自己也被奸人所害死在楚州任上,結局讓人唏噓不已。宋江的"人生規劃"到底哪裡出錯,導致最後的結局以悲劇收場呢?
  • 解讀《水滸傳》:紋面小吏宋江為何能成為人生贏家?
    《水滸傳》中的宋江出身於莊戶之家,沒有柴進那般顯赫的家世;原本是鄆城縣的押司,沒有晁蓋那般英雄氣概;雖然飽讀詩書,卻沒有吳用那般滿腹計謀;雖粗通棍棒拳腳,卻遠不及盧俊義那般武功蓋世。宋江連鄆城縣的押司都沒做長久,因為殺了閻婆惜而刺配江州。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在高俅等朝廷高官面前屢屢自稱「紋面小吏」。
  • 《水滸傳》:宋江的三個綽號?暗暗隱喻了宋江左右為難的矛盾性格
    《水滸傳》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經久不衰的意義,值得反覆閱讀、品味。讀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都各有自己的綽號,其中宋江的綽號是最多的,共有三個。其他的英雄好漢都只有一個。於是,問題來了,宋江為什麼會有三個綽號呢?
  • 「聚義廳」為何改為「忠義堂」——淺談《水滸傳》之宋江
    清代著名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曾云:「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傳》右者。」而宋江則是整部著作中第一號人物,做為文學形象,也是最立體,最豐滿,最複雜,最有藝術魅力的一個人。但對宋江的評價自古以來也是文人的一大爭論,有人稱他為「孝義黑三郎」,「忠義」宋江;也有人認為他是「冷酷」「假仁假義」之人。歷史上宋江確有其人,其領導的起義為宋徽宗宣和元年的一次民變。確實發起於梁山泊,但並沒有如《水滸傳》之中所描述盤踞於此地,而是縱橫齊魯,四處轉戰。
  • 宋江的替罪羔羊,《水滸傳》中的唐牛兒的悲慘命運
    宋江得脫,往鬧裡一直走了。婆子便一把卻結扭住唐牛兒叫道:「宋押司殺了我的女兒,你卻打奪去了!」唐牛兒慌道:「我那裡得知!」閻婆叫道:「上下替我捉一捉人賊則個! 不時,須要帶累你們!」眾做公的只礙宋江麵皮,不肯動手;拿唐牛兒時,須不擔擱。眾人向前,一個帶住婆子,三四個拿住唐牛兒,把他橫拖倒,直推進鄆城縣裡來。
  • 快意江湖:彩繪水滸傳
    《快意江湖:彩繪水滸傳》集閱讀與欣賞、文學性與藝術性為一體,既可方便現代人閱讀這部經典名作,亦可作為國學親子讀物。一部經典,兩個國度,帶你領略一場快意江湖的「水滸」之旅。  鄆城押司:  宋江,字公明,排行第三,山東鄆城人,江湖人稱及時雨。
  • 在水滸傳中他有兩個綽號,一個及時雨一個呼保義,都有啥來歷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為梁山起義軍領袖,在一百單八將中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 水滸傳排名第一宋江人物起伏及綽號來歷
    上有父親宋太公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自幼與同在鄆城縣東溪村的晁蓋相熟。宋江救濟過的閻婆來報答宋江,並在做媒的王婆攛掇下,把女兒閻婆惜嫁給了宋江作小妾。但宋江並不鍾情於閻婆惜,因此閻婆惜與押司張文遠漸漸勾搭成奸。
  • 《水滸傳》中的宋江為什麼一定要被招安,不招安不行嗎?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 基本忠於史實《水滸傳》不是完全由作者獨立創作出來的一本小說,而是根據史實改編出來的一本小說,北宋末年,農民起義到處爆發,宋江作為首領,帶36人聚眾起義,以梁山泊為根基,轉戰於京東、山東、江蘇。一時之間風頭正盛,宋兵"莫敢攖其鋒"。
  • 《水滸傳》中滿嘴忠義的宋江,實則是吃著大宋的飯,卻砸大宋的鍋
    宋江並不忠義宋江,看過水滸傳的都對這個人物耳熟能詳,對於宋江的評價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認為宋江是一位忠義之士,義薄雲天。古人云,識一個人,得從他的言行和想法來分析,同樣道理,我們要想分析宋江,也得從宋江的言行和想法來分析。
  • 《水滸傳》之坐樓殺惜,宋江真是迫於無奈?事實未必就是那樣
    坐樓殺惜講的是宋江殺死閻婆惜的故事,故事中處處想要體現宋江的迫於無奈,從討閻婆惜做外宅到取劉唐一條金子,從到閻婆家吃酒再到失手殺死閻婆惜,無不都是迫於無奈。可笑的是,那麼多次的迫於無奈,宋江卻每次都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可見施耐庵筆下的宋江,也絕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宋江
    宋江怒殺閻婆惜閻婆惜隨父母流落到鄆城縣,其父得病身亡,無錢安葬,宋江施捨棺木又給了十兩銀子,其母感恩圖報,將她送與宋江為外室。宋江不重女色,為閻婆惜所討厭。閻婆惜喜歡上同為押司的張文遠,並勾搭成奸。這天宋江在茶坊遇到了劉唐,收到了晁蓋的信及酬謝黃金。晚上,宋江來到閻婆惜處,在閻婆惜床邊睡到五更,把晁蓋寫的信忘在閻婆惜的床欄杆上。
  • 《水滸傳》中宋江的綠帽子,不是張文遠戴的,其實是他自找的!
    《水滸傳》中宋江的綠帽子,不是張文遠戴的,其實是他自找的!在水滸中,我們可以發現,宋江本是很不屑落草為寇的。他老爹宋太爺更是不能容忍他辱沒門庭,還曾假傳自己死亡的消息,召回都已經走到了梁山下的宋江。宋江宋江,小編把他叫做秘書長的,那麼究竟對不對呢?這個要從頭說起。 在宋代,一般的縣衙裡,共有八個押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