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西之島火山持續噴發 正被海浪侵蝕

2020-12-21 環球網

中國網2月25日訊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日前發布消息稱,持續噴發的小笠原群島西之島火山,向東流出的巖漿範圍進一步擴大,而該島的一部分正在被海浪侵蝕。

日本海上保安廳出動直升機從上空觀察小笠原群島,當時噴發後形成的新島面積約相當於52個東京巨蛋,達246公頃,較去年觀察時,面積擴大了16公頃。

當地時間23日晚,海上保安廳的直升機從高空觀察時發現,西之島高100米的火山口每分鐘噴發5至6次,噴發的物體中伴有熔巖碎片,而西之島的一部分正在被海浪侵蝕。

西之島

西之島,是日本所屬小笠原群島中的一個火山島,屬於一組火山群島的島弧。西之島位於父島以西約130km。該島地理坐標為北緯27度14分49秒,東經140度52分28秒。西之島面積為189公頃。

該島隸屬於東京都小笠原支廳小笠原村。

2013年11月21日,西之島對出海面因為海底火山持續爆發,產生了一個新的小島。其實在1974年爆發時,西之島的面積已曾經擴張過一次[2]。現時島的最高點有80米,刷新2013年11月噴發以來的最高值。

相關焦點

  • 日本西之島火山活動活躍 面積增至東京巨蛋52倍
    資料圖:處於噴發狀態的西之島火山,熔巖流經注入海中畫面。  中新網4月29日電  據日媒28日報導,日本小笠原群島父島以西約130公裡處的西之島自2013年11月,確認其東南側開始火山噴發活動以來,噴發形成新陸地且繼續擴大,目前仍在持續噴發。  日本海上保安廳通過航拍觀測,西之島中部的火山口每分鐘將噴出2次至3次的煙塵及落石,火山活動仍然很活躍。
  • 日本火山噴發形成新島 形似卡通「史努比」(圖)
    核心提示:日本小笠原群島西之島東南邊的海域,早前因海底火山噴發形成新島嶼,由於火山熔巖持續擴大,新島嶼逐漸變大,近日擴大到與西之島相連,從高空拍得的圖片來看,兩島連成後,形狀有如美國卡通人物史諾比。
  • 東京附近西之島火山噴發!巖漿噴出近200米,和地震有關?
    中新社·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本月15日時,日本氣象廳針對小笠原群島·西之島的火山活動情況發布了消息稱:近期小笠原群島·西之島(東京都)火山的噴發活動日益活躍。在本月11日,氣象廳海洋氣象觀測船「凌風丸」發現山頂的火山口連續噴出大量火山灰,出現大型火山石飛散的情況。
  • 8月「雙火山」噴發形成!黃石超級火山會噴發嗎?2020年怎麼了?
    這就是印尼火山突然出現噴發的情況,錫納朋火山是印尼129座活火山之一,並且在歷史上還出現過大威脅,所以只要一舉一動的出現都需要注意。而日本火山持續噴發,是因為持續的時間很長,在8月形成「雙火山」噴發。這是位於日本的西之島火山。
  • 7月僅僅過去了一周,日本火山噴發2次,8300米的灰燼遮天蔽日!
    7月僅僅過去了一周,日本火山噴發2次,8300米的灰燼遮天蔽日!地球現在發生一系列的狀況,讓很多人擔憂不已,人類未來在地球上的生存,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科學家針對於這一問題也給出了解答。在日本當地7月3日,日本西之島火山突然噴發,產生了4700米的火山煙霧,在第2天,日本的衛星又再次監測到了火山的噴發,這次的噴發比上一次更為恐怖,產生的煙霧高達8300米,遮天蔽日,這是自從2013年以來火山噴發的最高紀錄,這兩次火山的突然噴發造成了哪些嚴重的影響呢?
  • 基拉韋厄火山噴發的熔巖在海岸上形成了新的陸地
    所以,這就是:基拉韋厄火山的噴發正在沿著海岸線創造新的土地,這要歸功於火山的辛勤工作,它把周圍的一切都變成了傷痕累累,像月亮一樣的景觀。一段時間以來,熔巖一直進入海洋。無論如何,這是在島上發生的。記住,基拉韋厄火山自1983年以來一直以某種形式爆發。
  • 火山噴發形成的海,還有最美的落日晚霞,來潿洲島讓身心被治癒
    火山大家都有聽過,而因為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島嶼大家有聽說過嗎、潿洲島就是這樣一處神奇的地方,如果你對此感興趣的話,就由小編為你簡單介紹下吧。潿洲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北海市,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與其他小島不同的是潿洲島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島嶼,有著「蓬萊島」的美稱,是十分少見的火山島。潿洲島一面是海洋一面是火紅的火山巖石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海浪拍打著海岸讓熾熱的巖石和藍色的海水碰撞。只有經過上百次的火山噴發才能形成如此龐大的火山島,規模之大世界少有,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巖石博物館。
  • 日本櫻島火山噴發,百年前的噴發曾使島民被掩埋,海灣被填成陸地
    近日,日本再次爆發了嚴重的火山噴發。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是一個經常發生火上爆發和地震的地方,原因就在於日本剛好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由於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當這兩塊板塊相互擠壓得時候,就會使得巖層和地面發生變形甚至是斷裂的現象,進而引發地震和火山爆發,甚至是海嘯等自然災害。
  • 火山噴發令島嶼擴大 日本領海範圍新增70平方公裡
    遠離日本本土的小笠原群島發生海底火山噴發,形成一座新的小島。在這張2013年11月21日由日本海上保安廳提供的照片中,剛形成的小島上冒出白煙。  參考消息網10月21日報導外媒稱,日本海上保安廳19日宣布,將針對3年因前火山噴發變大的小笠原群島西之島繪製新的海圖。海上保安廳將於24日起開展實地調查,調查島嶼的形狀和海底地貌。由於島嶼變大,日本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面積預計將擴大。  據日本《朝日新聞》10月20日報導,西之島位於東京以南約1000公裡。
  • 高考地理熱點: 從紐西蘭火山噴發看巖漿活動與火山活動
    背景材料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9日上午9點11分,當地時間9日下午2點11分,紐西蘭懷特島火山突然噴發。    紐西蘭警方稱,火山噴發時,島上共有47名遊客,其中6人已經確認遇難,8人依舊下落不明,30名傷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多人燒傷嚴重,另有3人已出院。由於目前島上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所以失蹤者生還的可能性不大。   懷特島位於紐西蘭北島豐盛灣以北約50公裡處,是一座活火山島,且長期處於活躍狀態,經常噴發出濃煙和氣體,地表溫度高,景觀奇特,是紐西蘭一處著名旅遊景點。
  • 日三宅島火山噴發過後十餘年重現綠色
    由於2000年火山噴發而色彩盡失的日本三宅島(隸屬伊豆群島)今年重現綠色。【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5月3日報導,由於2000年火山噴發而色彩盡失的日本三宅島(隸屬伊豆群島)今年重現綠色。日本三宅島火山噴發後幾年,由於大量火山灰堆積及火山氣體的侵蝕,錐慄等常綠闊葉樹發白枯萎,山體裸露導致泥石流發生。據日本氣象廳透露,2014年火山氣體的日平均排放量與5年前相比減少了3/4。荒蕪的山上長出八丈虎杖、綠紫蘇、沙付子等植物,為森林的恢復奠定基礎。
  • 日本櫻島火山噴發,煙塵高達4200米,對日本有哪些影響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因為幾乎整個日本列島都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是整個地球上火山與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地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
  • 日本櫻島火山發生噴發
    新華社東京5月9日電(記者姜俏梅)位於日本鹿兒島縣的櫻島火山9日發生噴發。這是該火山自去年11月8日以來再度發生噴煙高度超過4000米的噴發。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5時31分左右,櫻島南嶽火山口發生爆炸性噴發,火山煙塵高達4200米,火山灰向北飄散至鹿兒島縣霧島市等地。受此影響,位於霧島市的鹿兒島機場6個航班被迫取消。鹿兒島縣方面表示,截至目前沒有收到有關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 暴雨後不見彩虹,卻引來一場持續四個月的火山噴發?
    2018年6月1日,夏威夷島。流動於地表的熔巖倒映在天空的火光 | 作者拍攝從雷拉尼莊園噴出地面的巖漿,其實來源於三十公裡開外的基拉韋厄(Kīlauea,夏威夷語意為「噴湧」)火山。它是夏威夷島四座活火山中最活躍的一個:僅在20世紀,就曾噴發過大約52次。
  • 日本鹿兒島火山噴發 火山渣飛出1公裡(圖)
    東方IC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人民網訊 據NHK報導,當地時間17日上午9時許,日本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新嶽火山噴發,火山口噴出大量火山渣及火山碎屑流,但未影響到當地住宅區,日本氣象廳發布3級(進山限制)警戒。
  • 日本鹿兒島發生火山噴發 氣象臺提醒避免進山
    據央視網1月17日報導,據日本氣象廳消息,當地時間17號上午9:19左右,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町口永良部島發生火山噴發,噴出的煙達到距離火口500米高度。 福岡管區氣象臺稱,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碎屑向多個方向流出,該島火山噴發警戒水平維持在3級(限制進山),呼籲在島上的民眾警戒噴髮帶來的石塊和火山碎屑流等,並留意今後的情況。
  • 日本鹿兒島縣口新嶽火山發生大規模噴發,濃煙高達500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1月17日上午9點過後,日本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新嶽火山發生劇烈火山噴發,大塊飛石從火山口飛出,並發生了火山碎屑流。從日本氣象廳的監控錄像可以看到,滾滾濃煙從新嶽火山口源源不斷地噴出。
  • 日本阿蘇火山15日繼續噴發 警戒等級上調
    人民網東京9月15日電 據NHK報導,鑑於熊本縣境內的阿蘇山仍在噴發,日本氣象廳將噴火警戒等級上調至3級,並呼籲中嶽第一火山口周邊2公裡的範圍內注意噴出的巨石和火山碎屑流。 14日早間,阿蘇山中嶽第一火山口噴發,煙塵高達2000米,並伴有巨石噴出,噴發持續至15日。日本氣象廳因此再次發布警報,將火山噴發警戒升至3級。
  • 盤點廈門的那些奇特地貌 火山噴發產生兩種巖石
    記者 曾昊然 攝  幾時有火山?  晚侏羅紀時期  廈門島上的火山最早長啥樣?葉清介紹,晚侏羅紀時期,廈門曾有火山活動,但噴發活動並不強烈,具有間歇性。當時,廈門的火山主要分布在東渡、狐尾山、仙嶽山、仙洞山一帶。火山帶從嵩嶼到狐尾山,再到仙嶽山,呈北東向帶狀分布。
  • 日本氣象廳發出警告,火山噴出的灰柱高達4700米,正在大面積擴大
    日本看起來是個環境優美的島國,但實則並不適宜生存。該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超過1000多次,世界10%的地震都發生在日本周圍,因此日本也被稱之為「地震之國」。日本氣象廳指出氣象衛星觀測到了一個不好的訊息,顯示東京小笠原群島的西之島持續噴發煙霧,這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火山灰往外噴發,而其產生的火山灰柱高度已經達到了4700米,達到了該島自2013年活躍以來的最高值!西之島火山口面積正在不斷擴大,熔巖流入大海。西之島的火山活躍度非常高,此次噴發的甚至在周邊地區形成了一個小島嶼,面積大概有5個足球場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