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語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其實不難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只要肯苦讀書,只要一金榜題名,那麼,大把的銀子就到手了,亭亭玉立的美人也就投懷送抱了。多麼美妙的時刻啊!自古以來都講求郎才女貌。還有什麼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的民間俗語。就是說,男人雖然長相品行一般,也能娶到如花似玉的美女。但是,一個醜女,那就只能自認倒黴,一輩子走了黴運 。
過去對女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三從四德」。「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德中,「婦容」指長相也好,穿著打扮也好,必須要符合禮儀規範才行。但是,這個問題就來了,長相醜陋的女人,你再打扮她也不可能笑靨如花呀!那麼,天生就應該賤命不成?有人聽憑命運的安排,但也有人就偏偏不服氣,也促成了一段千古佳話來。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東晉阮氏之女,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的阮氏。
話說當時有個名士叫許允,那時才學滿腹經綸,在當地頗有名氣。中國古代對男女的婚姻向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個人是沒有什麼婚姻自主權的。這條規矩雖然規定了年輕的男女雙方,看起來是一視同仁的,其實裡頭大有文章。因為女子只能是隨一而終,也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但男子就不一樣了,雖然原配不能甩掉,但可以填房呀,如果有精力和能力,娶個三妻四妾的也是正常。
聽從了媒人三寸不爛之舌的扇忽,許允的父母給他定了一門親,是當地一個都尉的女兒。一聽是官家的千金,雖然沒見過人,但是許允心裡頭還是充滿著憧憬的。自己是個大名士,配以官家的千金,不知道又會有多少千古佳話產生呢。在迎親的路上,許允這個滿滿自得,這個躊躇滿志,好不得意。
好容易把一套迎親程序應付完,夫妻倆進入洞房。許允用顫抖的手掀開新娘的蓋頭。一下就愣住了!不光是愣住了,而且還呆若木雞了。我地個媽呀,這是什麼妙齡女子?簡直就是一個母夜叉呀!嚇得許允一溜煙的跑出洞房。
一看新郎跑出來了,家人們嚇了一跳,一問新郎,新郎支支吾吾。心裡這個憋屈,沒辦法言表啊。在家人的勸說下,又入了洞房。但自己已經是渾身的不自在。新娘知道原委,搶先開口說:「相公,我們女人的四德裡我只是缺少了美麗的容顏,可你們讀書人都要求具有百行,那麼你佔了幾條?」許允說:「我百行都有。」阮氏女接著說道:「百行以德為先,你是名家儒士,以貌取人,德怎麼夠呢?我只是相貌平常而已。(許允這時心裡嘀咕,這哪裡是平常,簡直是大不尋常!)但自小接受的家教歷來甚為嚴格,無論從婦德、婦言、婦工哪方面看,絕不輸於任何人。」一句話說的許允是無言以對,慚愧至極。
他也從這些對話中體會出阮氏女的才學和雄辯來。隨放棄逃跑的打算,夫妻倆行合巹之禮,後行夫妻之實,遂被她的溫存和體貼所感化。天長日久的,倆人居然成為一對恩恩愛愛的模範夫妻。野百合也有春天,這話一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