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加了鮑魚片的家常菜

2020-12-27 第一財經

在經歷了《鬼子來了》無法上映和《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升利後,高傲如姜文——他的高傲比起我國絕大多數人來說,倒也並不令人討厭。第一,他手底確實有活,第二,他只是高看自己,並沒有因此看低別人)——也不得不向市場來一次妥協。

不過,與前三部作品一樣,姜文要講的,依然是他自己眼中的世界(《陽光來了》是姜文眼中的「文革」;《鬼子來了》是姜文眼中的「抗日戰爭」;《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眼中的1958年到1976年的中國),而不是商業片所需要的那種大眾認同的世界法則。頂多,這次姜文加上了笑料和明星,這就好比明明是份炒雞蛋,卻被加上了些許鮑魚片和龍蝦末,讓大家以為是道大餐,但其實骨子裡還是家常菜。

從某種意義上說,《讓子彈飛》相當於《太陽照常升起》的大眾版。隱喻無處不在,卻用笑料和明星包裝/掩飾成一部所謂的商業作品。這是姜文的狡猾之處,或者如他所說的,上一次(《太陽照常升起》)火力太猛,本想拿酒出來,結果拿出來的全是酒精,這次的《讓子彈飛》就如同國產著名品牌紅酒,是酒精、香精、糖精調製後的產品。

那麼,就先以一部商業作品來考量影片。連粗通電影的觀眾都能發現影片的疏漏之處(網上一些評論者要麼是不懂電影,要麼是太懂人情)。比如姜武演的武狀元,在黃四郎夜宴一場後莫名消失,直到片尾又神奇現身;比如老湯無釐頭地冒出一個老婆和大如成人卻說只有八歲的兒子,其後兩人均不再出現,與劇情全無作用;又比如黃四郎的替身,除了有給張麻子一砍的作用外,實在多餘……凡此種種,又比如張麻子乾兒子過快的死亡(年青人就是衝動),以及老湯的出局,都有違商業片必須遵循的大團圓架構。

說是強盜騙子惡霸鬥智鬥勇鬥狠,但強盜與惡霸的心思都寫在腦門上了。除了他們自己,大概沒人會相信,還有什麼底牌需要藏到影片結束。騙子則是影片中最游離的一個,即缺乏展現其智慧的戲份,人物性格亦毫無線索可尋,下一步之行為,只看戲份需要,與人物性格無關。

說了這麼多,有人要問《讓子彈飛》到底好看嗎。姜氏影片那飽滿的精氣神、大小笑點二三十處,想必一般觀眾是滿意的。大部分時間裡,影片所呈現出的亢奮狀態,足以令觀眾們全神貫注。演員過度飽滿的演出自《鬼子來了》後成為姜文電影的標籤,讓人分不清,這是一場電影還是一幕話劇。這種表演又很適合影片荒誕的基調,年青一些的觀眾都會受落。

其實,自張麻子一夥涉水進城開始(這裡縣城的設計完全違背了常識),姜文已經清楚地提醒了觀眾,這是一部荒誕喜劇。所以,對那些誇張的表演和臺詞,尤其是張麻子與黃四郎最後對決時的超現實表現手法,觀眾大可不必細糾。用影評人藤井樹的話來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管影片表現手法如何,看的過癮就行。只是本人還是擔心,密集的充滿隱喻的臺詞和場景,觀眾真會受落嗎?

對普通觀眾來說,當影片中的不解之處超過一定數量時,其對影片的投入性就會大打折扣。全世界最賣座的一百部影片,基本符合兩點,一是合家歡(如《音樂之聲》、《哈裡波特》),二是讓人想去看第二遍的電影(《星球大戰》據說有影迷反覆看近百遍,《泰坦尼克》據統計美國高中女生至少看過兩遍以上,極端的例子,一個歐洲小鎮的少女,每天跑去看一遍,一直看了一個月)。毫無疑問,《子彈來了》不屬於這兩者。基於此,我保守估計,本次賀歲片大戰,《非誠勿擾》4至4.5億,《趙氏孤兒》2至2.5億《讓子彈飛》1.5至2億,甚至有輸給《大笑江湖》的危險。

說實話,姜文的電影,信息量實在巨大。《太陽照常升起》我想了差不多一個月,才大致想明白他要表達的那些意象。本片同樣,目前也只是想出了個大概,供讀本文者共鑑。本片在透過那些荒誕的形式和爆笑的臺詞後,姜文又一次拿出了自己釀造的關於父權、關於革命的寓言。

封閉的縣城,黃四郎擁有唯一的話語權,舊勢力(前清武狀元)已經臣伏於他,而新秩序甚至不擁有形式上的統治地位(五任縣長都被黃謀殺)。所以某位偉人的話語還是相當有道理的,槍桿子底下出政權。張麻子出於發財的目地進入縣城,無意中成了重新分配權力的革命者——因為黃四郎的步步緊逼,張麻子只有通過鼓動群眾,才可能取得與黃鬥爭中的勝利。由此,他從一個投機者成為一場革命的發起者和領導者。

但金錢(銀子)與暴力(槍)都無法讓群眾有足夠有勇氣去挑戰父權,張麻子只有以形式上的弒父儀式(將黃四郎的替身砍倒),瓦解了統治者權利的合法性,一幹民眾這才奮起殺入黃府。原本無比堅硬的鐵門(權利的象徵),無數槍彈都無法將其打倒,卻被民眾一衝而破。

故事如果到此為止,張麻子成為新的統治者——縣長,則又成為一次理想化的敘事。而姜文給出的卻是自己的體驗。群眾並不理會革命者的什麼主義和理想,而是忙著分配勝利果實,甚至不給張麻子一張坐著的椅子,革命完成了它的資源再分配的功能,卻並不能為它的發起者和領導者帶來任何形而上的東西。這種對革命的再理解與阿可辛的《十月圍城》如出一轍,亦是導演個人中年體驗的一次陳述:過去認為對的東西,因認知的提高而不斷被懷疑(一句題外話,陳可辛的《如果?愛》《投名狀》《十月圍城》根本就是一套中年危機三部曲,充滿對愛情、友情、事業、理想、革命、人生意義的質疑)。

對年青人來說,革命不過是場鬧劇,沒有崇高的目地可言,所以他們對縣城毫不留戀,轉而奔向一個新的地方——上海,新希望的能指。張麻子在糾結中,終於還是跟上火車——那些想不明白的事,或許在事物的不斷發展中可以尋得答案。影片以浦東來指代現時之上海,而以上海指代彼時之地名(「浦東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東」,這句臺詞,對任何一個上海人來說,都是不成立的)。兩個時代,一場革命,在這裡終於串成了一條直線。而革命之意義,不知道該在這條直線上的哪一處可以尋得,就像那條不知道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會到哪裡去的鐵軌。

作者簡介:楊璐,《DVD導刊》主編,著名影評人。

相關焦點

  • 姜文三部曲·《讓子彈飛》……
    三部曲第一部·讓子彈飛。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夢幻奇景奔騰在南部中國的崇山峻岭之間。火車車頭的煙囪裡蒸汽蒸騰而上,不過這蒸汽的來源其實是車廂內巨大的火鍋。
  • 讓子彈飛:為什麼是鵝城?這個「鵝」是什麼意思
    《讓子彈飛》於2010年上映,成為年度最大黑馬,也讓姜文迎來了口碑上的巔峰,雖然之前的《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等文藝片口碑超佳,但是畢竟是小眾偏好,而《讓子彈飛》則兼具商業片和文藝片的雙重屬性,令人眼前一亮。
  • 葛優、嘉玲開金嗓 《讓子彈飛》主題曲唱全家福
    葛優、嘉玲開金嗓 《讓子彈飛》主題曲唱全家福     日前香港媒體爆出《讓子彈飛》主題歌別出心裁,敲定由葛優和劉嘉玲兩位超級大腕共同演唱,片方不亦樂乎公司
  • 《讓子彈飛》: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姜文《讓子彈飛》,2010臺詞控第369期,這兩句對白來自《讓子彈飛》。土匪張麻子(姜文飾)冒充縣長馬邦德進了鵝城,先給當地一霸黃四郎(周潤髮飾)一個下馬威。黃四郎設下「鴻門宴」,請張麻子、湯師爺赴宴。在飯桌上他們互相試探,一直沒有撕破臉,並定下了「剿匪」的約定。黃四郎說起20年前他和張麻子有過一面之緣,於是兩人有了這樣的充滿機鋒的對話。
  • 讓子彈飛:分身亂本尊
    皮笑肉不笑的政治人物,都擅長虛情假意的表演藝術,姜文的《讓子彈飛》就狠狠批了官僚與富商,成了為人民一吐怒氣的娛樂代言人。娛樂電影的首要任務是讓觀眾看得開心(或者緊張),如果還能讓觀眾參悟更多人生現實,那就是導演隨手附贈的意外禮物了,姜文導演的第四部執導作品《讓子彈飛》就是犀利又辛辣的政治嘲諷電影。
  • 《讓子彈飛》葛優去拿坎城獎 發哥負責奧斯卡
    姜文為《智族GQ》拍攝封面時,正是周潤發(在線看影視作品)進 《讓子彈飛》劇組破天荒地跟姜文飆第一場戲的那一天。  談新片讓大家都看懂  姜文上一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雖然拍得恣意,個人風格十足,但是2007年上映後慘遭票房滑鐵盧,被觀眾 「投訴」看不懂,而對於此次新片 《讓子彈飛》,姜文鄭重保證:「這次拍個大家看得懂的電影!
  • 鮑魚殼燉洋參片,滋陰降火,入口甘醇!
    鮑魚殼燉洋參片鮑魚殼是珍貴的藥材,洗淨、烘乾、敲碎、研磨後可入藥。絕大部分海產品的肉與殼都有藥用價值。鮑魚殼又名石決明,有清熱平肝、滋陰壯陽的作用。西洋參又稱花旗參,是一種補而不燥、男女老少皆宜的高級保健品,主產於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
  • 子彈飛了40年,從《讓子彈飛》原著中淺析那些你不知道的姜文隱喻
    《讓子彈飛》是2010年上映,不得不承認,這是姜文的天才之作,經典行列,最為奇妙的是作品引起不同政治立場的解讀而且各自都能自圓其說,堪稱公認的狂歡。《讓子彈飛》根據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改編。
  • 《讓子彈飛》的慶功宴上,姜文為何給投資人發了800萬紅包?
    《讓子彈飛》的劇本還沒寫完時,姜文就寫了一封信給周潤發。在信中,他言辭懇切,筆下生輝,酣暢如流水,誠邀周潤發出演。重點是,這份「情書」,真的撩到了發哥。但姜文曾在節目坦言:「《讓子彈飛》這部片,一開始沒想過它賺,不知道它怎麼賺的,就賺了。」當然,這與他的鬼馬密不可分,這部片的投資人楊受成對姜文說了這麼一句話:「只要周潤發和葛優來,這片我必投。」
  • 《讓子彈飛》:十年之後,你看懂了嗎?
    一轉眼,《讓子彈飛》已經上映十年了。這部風格奇特的影片,是姜文導演奠定商業地位的代表作,也保留了他一貫極致的藝術特徵。就像影片臺詞所說,這是一部鏗鏘有力,能「站著把錢掙了」的電影。如果要評選「2000年後華語電影榜」,被列為五強之內應該沒有爭議。
  • 為什麼電影名叫《讓子彈飛會兒》,真實含義是這樣來的!
    記者問姜文:電影的名字為什麼叫「讓子彈飛一會兒」?姜文:是2009年2月,我給周潤發先生、葛優先生寫信的前後,有一天晚上離開公司的時候,腦子裡突然蹦出了這七個字。當時我給一些朋友群發簡訊。大家也有點兒蒙,紛紛問我什麼意思。
  • 《讓子彈飛》這麼好的作品,為什麼沒有第二部?
    小編非常喜歡姜文的一部作品《讓子彈飛》,雖然他的作品一直讓人很難看懂,但仔細聽過網友的解析之後,每次看總會發現不一樣的線索。那麼,這樣一部好的電影,為啥姜文大導演不拍第二部呢?反倒是拍了《一步之遙》這部片子呢?
  • 《讓子彈飛》8位數保費作後盾 葛大爺策馬追殺
    身邊護衛的人不少,葛優起初還是有些緊張怕坐飛機的葛優,目前正在為姜文新片《讓子彈飛》策馬拼殺的動作戲而演練,劇組專門為其砸下千萬元的高額保費。《讓子彈飛》,8位數保費護安全日前,姜文執導的新片《讓子彈飛》正在河北某地備戰,有媒體拍到葛優提前趕到劇組操練的場景。只見葛大爺留起了兩撇鬍子,看起來少了點喜感,多了些匪氣,而怕坐飛機的他,在馬上看起來似乎也頗為小心謹慎。昨日,探班媒體同行描述,上馬前,葛優還對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他以前騎過馬,只是現在生疏了。
  • 鮑魚兩吃,鮑魚片炒秋葵和芥味冰鎮鮑魚片秋葵,鮮爽脆我喜歡
    第一道菜:鮑魚片炒秋葵食材:新鮮鮑魚6隻、秋葵10個、兩片蒜頭,兩片姜、太椒1個、1茶匙蠔油、1茶匙醬油,1克鹽、三茶匙白酒、花生油。1、鮑魚用牙刷,刷乾淨裙邊的黑色物,然後開鍋燒水,放兩茶匙白酒和兩片姜,水開後放進連殼的鮑魚,殼向下肉向上,燒至水開後關火,蓋上鍋蓋燜2分鐘(燜的時間看鮑魚大小而定),2分鐘後撈出,用不鏽鋼湯匙,推出鮑魚肉,去除內臟和嘴巴,衝洗乾淨後,切薄片備用。
  • 《讓子彈飛》 花姐會不會是潛伏人員?
    《讓子彈飛》 花姐會不會是潛伏人員? 2011-01-12 10:02:13 李娜   《讓子彈飛
  • 大胸女談《讓子彈飛》「裸戲」 拍攝時導演有清場
    《讓子彈飛》捧紅了不少打醬油的配角,但最紅的無疑是片中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女性醬油角色——一名被黃四郎派出的假麻匪凌辱的女子。誰知網友們僅憑她僅僅十餘秒鐘的受辱鏡頭,就「人肉」出了該女演員的真實身份——《讓子彈飛》的製片助理趙銘。昨日,趙銘首度向媒體作出回應並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並透露自己有意藉此改做演員,同時她還有了自己專門的經紀人。
  • 邵兵《讓子彈飛》成功轉型 向姜文學拍電影
    硬漢邵兵在姜文(在線看影視作品)新片姜文新作《讓子彈飛》中的獨眼俠造型奪人眼球,左眼的龜背眼罩海盜風味十足。  據悉,為了拍攝《讓子彈飛》,一向敬業的邵兵減重二十公斤,練出一身肌肉,並在開拍前兩個半月騎馬射擊訓練,找回了身體和精神的巔峰狀態。「獨眼俠」的造型讓人不禁想起《加勒比海盜》中桀驁不馴的獨眼海盜,原本就外形硬朗的邵兵,多了獨眼眼罩的裝扮,立刻平添幾分邪氣和匪氣,不羈感覺讓人過目難忘。
  • 抖音張麻子是什麼梗意思內涵 電影讓子彈飛臺詞改編
    抖音張麻子是什麼梗  據了解,張麻子這個詞元源於2010年拍的喜劇片《讓子彈飛》中的一個土匪頭子。抖音中張麻子這個梗是出自電影《讓子彈飛》中的片段,片段中的這段話是周潤發是飾演的黃四郎與姜文飾演的張牧之(張麻子)的對話。完整版的對話是「不就是個小小的張麻子嗎?辦他!硬!硬嗎?夠硬!」
  • 杜拜溜索,體驗「像子彈一樣飛」
    【環球時報赴阿聯特約記者 潘子正】 你曾夢想化身一隻划過天際的飛鳥抑或一顆穿行樓宇的子彈嗎?擁有世界第一高樓、世界最大人工島、世界最長室內滑雪道等諸多世界之最的杜拜定能滿足你的所有想像。海灣「壕都」在去年又放出大招,開設了世界最長的城市溜索,為喜歡驚險刺激的人提供了一個像鳥兒一般「俯瞰杜拜」的飛行項目。
  • 金馬獎開頒姜文葛優缺席 《讓子彈飛》未必沒戲
    《子彈》獲九項提名 葛優、姜文雙雙文缺席金馬獎頒獎禮   今日,第48屆金馬獎頒獎盛典將在中國臺灣新竹舉行,隨著頒獎嘉賓及提名人陸續趕到,獲九項提名的電影《讓子彈飛》能否真的成為最大贏家昨晚的金馬獎入圍宴會,分獲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姜文、葛優雙雙缺席,《讓子彈飛》宣傳總監閻雲飛證實,姜文確因家中有事而未能前往,屆時將由製片人馬珂、女主演劉嘉玲等代表劇組參與。被問及此次提名金馬獎並成獲獎大熱門,閻雲飛表示,這還得特別感謝影片出品方之一英皇電影及時報名,能入圍已屬極大肯定,能否獲獎則一切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