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對珍珠有這樣的疑問:珍珠的壽命一般有多長?人老珠黃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說的是珍珠和人一樣,都是會老化的,老化的珍珠會變黃。其實,珍珠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脆弱,正常條件下,珍珠的壽命在200年左右,已經大大超過了正常人類的壽命,而且近些年考古發現也有很多非常古老的珍珠出現。
2011年,澳大利亞考古學家在對原住民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一顆十分罕見的天然珍珠。為了避免在年代檢測時對珍珠造成損壞,考古學家們歷時四年,最終使用碳年代測定法證實,這是一顆「2000歲高齡」的天然海水珍珠,顏色粉中帶金、直徑5毫米、接近正圓,並且具備一定的光澤。這顆「文物級」珍珠的發現,側面說明了天然海水珍珠可以保存的時間遠超人們的想像。
天然珍珠的形成是自然界神奇的巧合。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珠寶級珍珠,由一層層細密的珍珠質形成,耐久性相對較好。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幾件歷經百年的珍珠作品。
朝聖者之珠,於16世紀中葉發現於巴拿馬灣,是一顆梨形天然海水珍珠,最早屬於西班牙國王菲力普二世,幾經輾轉,最後為伊莉莎白泰勒所有。2011年,這顆朝聖者之珠及項鍊再次面世,珠光依然卓越,最終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1180萬美金的高價成交。
查理一世珍珠耳墜,於1649年佩戴,目前藏於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羅馬時期發箍,公元300年作品,目前藏於大英博物館。
以上幾件珍珠珠寶作品均使用天然海水珍珠,在經歷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後,這些珍珠仍然保存完好並帶有很好的光澤。
珍珠一直為女人所鍾愛,但在珍珠養殖技術出現以前,由於天然生成珍珠的概率極低,達到珠寶品質的更是珍貴難得,基本上只有各國皇室才有機會佩戴,並沒有流入消費市場。隨著上世紀20年代珍珠養殖技術的出現,養殖珍珠已經成為一種價格平易近人適合日常佩戴的珠寶。
正因為批發市場上養殖珍珠的大量出現,天然珍珠的稀缺性更加凸顯,使其備受追捧,價格也水漲船高,遠非市場上大量出現的養殖珍珠可比。在今年蘇富比、佳士得的春拍中,天然珍珠相關拍品明顯增多,其中最珍稀的兩串天然珍珠項鍊分別以692萬美金及393萬美金這樣遠超預期的高價落錘成交,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 THE END —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