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信系資產到底有多少?
不到4個月就成為A股上市公司獅頭股份的實控人,期間,還「擠走」中國平安人壽保險成為上海多利農莊的最大股東。有著外籍背景、曾被有關部門協查之後復出的協信集團董事長吳旭,近期一連串的資本運作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近日,生產水泥為主的獅頭股份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確認,該公司已由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有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已變更為蘇州海融天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海融天),實際控制人已變更為吳旭。
吳旭拿下獅頭股份疑曲線上市?
今年7月4日,獅頭股份一則公告讓吳旭現出身影。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陳海昌將持有的公司11.7%的股權轉讓給重慶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信遠創),價格為5.05億元。而協信遠創就是吳旭控制的協信控股集團地產平臺。成立於1999年,側重於發展商業地產。
隨後,在8月至11月13日期間,協信遠創及其下屬全資控股公司海融天、上海遠涪數次增持獅頭股份的股份。最終,吳旭耗資10.7億元成為獅頭股份第一大股東。
10月30日,獅頭股份發布公告稱,海融天已持有獅頭股份3511.27萬股,持股比例為15.27%;上海遠涪則持有2300萬股,持股比例為10%。協信遠創已間接持有獅頭股份25.27%的股份,超過第二大股東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11.24%的持股比例達一倍以上。
事實上,通過多家公司分別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並實現控股的事件在A股市場中並不少見,但大多這種增持因為上市公司股東之間對控股權的爭奪而被互相揭底,往往被拖延難以實現短期借殼。
同樣的,協信遠創的不斷增持也被業內人士視為「曲線借殼」的方法之一。
吳旭一直有將旗下資產上市的打算。因為房地產是最為缺錢的行業,而有了上市公司這個融資平臺,在眾多房企中將具有較大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控股獅頭股份的協信遠創的背後還有著綠地參股的背景。
資料顯示,吳旭靠房地產起家。其通過華富控股有限公司(註冊於香港)、協信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註冊於開曼群島)、HCP Chongqing Property Development Co Ltd.(註冊於開曼群島)100%持有漢威重慶房地產開發(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權。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變更備案回執》顯示,經重慶商務委同意,由港方股東漢威重慶房地產開發(香港)有限公司與中方股東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一道合資經營協信遠創。
其中,漢威重慶房地產開發(香港)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80%,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20%。
而正是靠著綠地參股的機會,協信遠創變成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擺脫了外國投資者的頭銜,並不用受外國投資者的相關規定限制。
獅頭股份在11月10日向上交所就媒體提出的「借殼」質疑回復時稱,協信遠創間接收購獅頭股份,行為合法。
吳旭為何「看上」多利農莊
那麼,作為做房地產生意的吳旭,為何看上知名有機蔬菜生產企業多利農莊呢?這源於多利農莊參與的特色小鎮產業,這是目前房企都不想忽略的一塊業務。
工商網站顯示,10月30日,吳旭通過家族控制的上海協信小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協信小鎮)接替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上海多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多利農業)最大的股東。而多利農莊背後正是多利農業。
目前,協信小鎮持股40.69%;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上海詳騫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第二大股東,持股29.89%;多利農業創始人張同貴持股23.27%。
同時,多利農業高管也進行了變更,據天眼查顯示,吳旭成為多利農業的法人和董事長。多利農業董事中出現的張澤林為協信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監事馮輝明則為協信控股集團副總裁。
據了解,多利農莊2005年成立於上海,在全國有11大有機蔬菜種植基地,自有種植面積1萬多畝,合作耕種面積2萬多畝,產品品類涵蓋蔬菜瓜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水產海鮮等。
2016年,多利農莊開始了戰略轉型,欲成為健康安全食品生活方式的提供者。同時,多利農莊開始參與特色小鎮產業,如與杭州本土房企綠城中國合作創立佔地面積逾3萬多畝的多利綠城桃花源特色小鎮。
合作之外,多利農莊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小鎮開始落地。今年3月,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多利農莊正式開園,這是一個鄉村田園綜合體和有機小鎮。
按照計劃,這個計劃總投資150億元、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的農莊將被打造為國際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佔據了成都市郫都區紅光鎮、三道堰鎮等6村。
農莊內部,集體建設用地約2900畝,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用地約1000畝,特色小鎮和家庭農莊建設用地約1900畝,規劃建設52萬平方米農村新型社區、63萬平方米家庭農莊和打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周邊5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當以傳統的住宅開發為主的房地產業務開始衰退時,碧桂園、萬科等房企都已在投資小鎮產業。吳旭此時收購農莊開發特色小鎮屬於正常行為。
曾因華潤宋林案被協助調查
吳旭相對其他資本大佬來說,顯得低調神秘。除了在2014年,因牽扯華潤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林的案子被帶走協助調查受到關注外,其餘被媒體報導甚少。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吳旭家族以財富180億僅排在第166名。
公開資料顯示,吳旭1963年出生於重慶,1987年畢業於重慶建築職工學院,2001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82年1月至1991年12月,先後就職於重慶市建築管理站、重慶市建築定額站,任主任科員、工程師。
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就職於中國重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旗下的中國重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建設開發公司,任副總經理;1994年,在當時的下海浪潮中,吳旭創辦了協信集團,任董事長兼總裁。
協信先後涉足廣告、裝飾、駕駛培訓等多個行業,隨後投身房地產。
吳旭曾把協信做到了重慶房地產行業前三的位置。但隨後因宋林的案子,2014年5月,吳旭被相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
當時有媒體報導,吳旭及其旗下的協信集團等公司,與華潤原董事長宋林等人,有複雜的股權及業務交集。
原來,協信在2006年曾與華潤合作在重慶成立了一家名為協信遠潤的地產公司。當年年底協信遠潤以約4.21億元的價格先後拿下了重慶彩雲湖片區八宗約26.6萬平方米的土地。而宋林當時為協信遠潤的董事。隨後宋林於2007年7月從協信遠潤退出。
據了解,當時協信的資金較為緊張,而華潤導入的資金則緩解了協信的資金壓力。不過協信也因此付出不小的代價,向華潤支付了高達17%利息。
另外,協信與華潤旗下的漢威資本有過合作。2006年漢威與協信合作開發重慶協信天驕城,此後協信與漢威還共同投資了位於重慶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的協信公館。
值得一提的是,吳旭為聖基茨及尼維斯聯邦國籍,這個國家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現為大英國協成員國之一,面積267平方公裡。
吳旭資本帝國隱現
2015年,吳旭復出,然後開啟了協信系的新一輪擴張。
當年6月,協信和全球最大的科技園開發企業之一啟迪控股成立了合資公司——啟迪協信科技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吳旭親自出任新公司董事長,並將協信現有資產的70%注入到新公司。
2015年11月,重慶天驕愛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驕股份)欲登陸新三板。據其掛牌說明書披露,天驕股份實控人為協信掌門人吳旭。同時,吳旭的「資本帝國」也露出冰山一角。
掛牌說明書顯示,吳旭的資本帝國分為兩部分,即通過境外公司控制一部分企業,而另一部分企業則通過境內的重慶協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制,沒有納入其境外企業的資產框架。
作為實際控制人,吳旭旗下有23家境外企業。其中,22家為投資控股企業,本身無實質業務。另有一家從事電氣設備及建築材料銷售。
吳旭控制的境內企業達81家。其中,35家為房地產開發企業,3家投資諮詢企業,3家汽車、汽車配件銷售企業,物業管理、餐飲、旅遊投資、新農村相關開發業務、商貿、商場百貨、酒店管理、小額貸款、建材銷售、建築、花卉園林銷售施工、對外投資、汽車銷售、駕駛員培訓、企業諮詢等各1家。投資控股本身無實質業務的企業有22家。
吳旭還有1家投資控股平臺—重慶協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由吳駿、邱建英、吳薔代持10.67%、53.33%、35%股權,吳旭實際100%持有該公司股權。但由於吳旭的協信系尚有許多資產並未上市,其實際資本到底有多少無從得知。
·END·
明天財訊
所見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