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鄉村紀行 | 地鶴山菇神廟會,菇民區延續千年的習俗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張兆蔚 許軍 甌江行

「麗水鄉村紀行」系列原創作品:行走在麗水的美麗鄉村,體會鄉村變遷,領略麗水鄉村自然之美、生態之美、質樸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了解麗水,欣賞並珍惜它!

美麗麗水

坐標:

地鶴山廟,坐落在龍泉市東部,離龍泉市區七十公裡,離龍南鄉麻竹坑村3公裡。處於龍泉、景寧、雲和交界地帶,海拔820米。地鶴山廟由龍泉市黃坑圩村、麻竹坑村、源頭村,以及景寧縣仁字坑村,雲和縣後垟村的村民共同管理。廟會於每年農曆七月十六至二十日舉行。

百山祖國家公園,不僅是江浙之巔,甌江之源,而且還是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香菇種植技藝的傳承地,是「菇民區」的核心區。

菇民區,是因為一種獨特的、以砍花法栽培香菇這一技藝維繫於一體而演變成的自然經濟區。

以龍泉、慶元、景寧毗鄰的鳳陽山—百山祖的高海拔山區為核心區。在菇民區內佔總戶數90%的農民以香菇為主業,世代如此。

在香菇生產史上,這是一片不同尋常的區域。

雖然這片區域包括慶元、龍泉、景寧三縣,甚至也包括與之相鄰的雲和縣,但因為香菇的生產與經營,菇民區內習俗相同,語音相通,信仰一致,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文化。

英川包坑口「三合堂」

在這片菇民區內,至今依然保存著下田廟、鳳陽廟、龍井廟、地鶴山廟、包坑口三合堂、福善寺等好幾座菇神廟。都是由龍慶景三縣菇幫共同興建的。

在極偏遠的大山深處,古時交通非常不便的情況下,建造如此規模、造型別致、雕刻工藝精湛的廟宇,實在讓人嘆為觀止。也足見當年香菇產業規模之大。

下田村廟會

每年夏季,龍、慶、景的菇民們,都要在這些菇神廟裡隆重舉辦廟會慶典活動。

去年盛夏之時,曾經參加過地鶴山廟會,菇民們那種難以想像的虔誠以及鄉村熱鬧場景至今還依然歷歷在目。

麗水出發,在麗龍高速安仁出口駛出後,沿安豫線往龍南鄉,到達麻竹坑村,共125公裡,耗時2.5小時。

再從海拔1230米的麻竹坑一路下行到海拔820米的地鶴山廟,3公裡的路程全是陡峭的下坡,路面坑坑窪窪,異常艱辛。

到達地鶴山後,才發現這裡還有一條公路通往「後交線」,下通景寧外接雲和。

這裡是龍泉、景寧、雲和三縣交界地。

雲和縣後垟村

距離雲和、景寧縣城均為50多公裡。

麗水出發經雲和或者景寧再往地鶴山,會便利更多。

雲和、景寧、龍泉三縣交界界碑

在四面環山的山谷中,坐落著地鶴山五顯廟、平水王廟、馬氏夫人殿等建築。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從廟前流過,周邊古樹林立。

地鶴山五顯廟坐東朝西。簷角青瓦飛翹,白牆紅瓦的四合院建築,在翠綠蔥鬱的山谷裡異常顯眼。

廟前有塔型銅爐和方形大香爐。正中為石庫門,左右兩側各一個拱形小門,門前有石獅子把守。基礎及門檻等採用塊石及雕石組裝而成,重樓正中神龕狀磚雕五顯廟匾,下設青石字匾。雕刻精緻,氣勢宏大。

殿內為木框架榫卯精雕建築,正門進去就是一個四角向天的戲臺亭,中間為屋簷驕翹的春亭,一個條石砌邊的四方天井,卵石鋪地。

天井兩側是兩層的廂房,各邊都有木樓梯。

殿內後半部分為供奉神像正殿,供奉的是三縣菇民的守護神,五顯大帝、吳三公、劉伯溫、何澹、土地爺等。

殿旁是附屬用房,供住宿、庫房、炊事等使用。

整個建築色彩斑斕,雕梁畫棟,壯觀宏偉。

內部結構與當地傳統古老的宗祠建築頗為相似。

我們到達時,這裡已經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組織者與一些自願前來幫忙的村民早已經忙開了,婦女們在廚房裡忙著做豆腐、切菜、洗滌,男人們在空地上整理已經殺好的肥豬。

大家都是自發來幫忙的。婦女們邊幹活邊和我們聊天,廟會舉辦期間,來往的客人非常多,光是做豆腐用的黃豆,都要300多斤。每天要準備50多桌的飯菜。

不管認識與不認識,村民們都熱情洋溢的打著招呼,相互問候著。

據村民介紹,這座菇神殿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由周邊麻竹坑、黃萬岱、源頭、仁字坑、後垟等五個村的菇民共同捐資興建的。

五個村分屬龍泉、景寧、雲和三個縣。

龍泉黃萬岱村

廟宇建成後,五村菇民共同管理。廟會日常費用由每個菇寮的乾股分紅繳納所得籌集。

但現在沒有了菇寮的乾股分紅,菇神廟日常管理開支,就由各村的愛心人士、老闆捐贈了。

龍泉麻竹坑村

每年農曆七月十六日至二十日舉辦菇神廟會。

由每村負責一天的演戲、祭祀等活動,活動費用由相關村菇民、菇商贊助,此約成的規定一直延續至今。

景寧仁字坑村

廟內香菸繚繞,從各地趕來的村民拎著一藍藍的各色祭品、香燭,虔誠祭拜,川流不息,摩肩接踵。

戲臺雖小,依然能容納演員們粉墨登場,所有的演員都盡心盡力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臺下有看得入神的戲迷,也有湊熱鬧的,飯菜還沒上桌,就都坐在桌邊等吃飯,聊天。

燒香祈福的也顧自燒香,等全套儀式完成了,再坐下來看戲。

有些村民還會給戲幫封上一個大紅包。於是就在戲臺前張貼紅榜。

並且在正本開始前,加演祝福的戲文,一長段的說唱,都是祝福學業有成、長壽富貴、財源滾滾等內容,封紅包的村民,喜氣洋洋的站在戲臺下接福。

如果沒有到過現場,你真的難以想像,平日人口流失嚴重、沉寂無比的山村,在那幾日裡,卻有著無比歡慶快樂的盛大場面。

無論是本村男女老少,還是四鄰八鄉的親朋好友,以及龍泉、慶元、景寧三縣的「香菇客」,還有從江西、福建等遠方趕來的,所有的人都從四面八方匯聚在這裡……

祭神靈,品美食,慶豐收,熱鬧的慶祝儀式整整持續4至5天。

這樣盛大的廟會,菇民區的各個五顯廟,每年都會舉辦。

一直來,「菇神廟會」都是菇民區最盛大的節日。

因為出門種香菇秋去春歸,幾乎每戶人家的青壯年男子都是在菇棚裡過春節,所以菇神廟會反而是菇鄉人團聚歡慶的好日子。

他們在五顯廟中舉行隆重的儀式祭拜菇神,三縣菇民趁此聚會,相互打聽菇樹資源、商談來年生意、交流制菇經驗。

龍泉下田村五顯廟

20世紀50年代之前,每年農曆10月尾至翌年3月這一段時間內,菇民們必將遠離家鄉,進入深山老林「做香菇」。

菇民常年在外,生活生產條件極其艱苦,嚴酷的生產環境需要彼此團結互助,因此逐漸形成菇幫,每個菇幫都有掌權的頭領或老闆,有兼任管帳的,有擅長砍花的「老師」。

菇幫裡重大事件都會在一起進行協商和議定。一直來,龍慶景菇民以團結和遵守共同信仰和社會準則而著稱。

龍泉龍井村五顯廟

各大菇幫除了捐款修建家鄉道路、橋梁等,還出資興建菇神廟,又稱五顯廟。

這些神廟,供奉的不是釋迦摩尼,也不是觀音菩薩,而是菇民們共同信仰的五顯大帝、吳三公、劉伯溫、何澹、土地爺等,這些都是地方上所信奉的地方神,甚至有些是確有其人。

慶元龍巖村吳三公殿

每年「楓樹落葉」,菇民準備外出之前,都要先進廟點香祈願;來年「楓樹抽芽「時,在外謀生的菇民回鄉後,還要進廟還願謝恩。

留守在家的老幼,則在四時八節都要進廟祈禱。

所以,這些菇神廟不僅僅是廟宇,是菇民祈求風調雨順、財源廣進的精神寄託所在。

還是菇民商議菇業要事的去處,更是村民休閒娛樂,開展文娛活動的專用場所。

雖然世事變遷,香菇栽培技術革新,菇民們再也不用秋去春回。

但延續千年的習俗,卻始終不變。

菇神廟裡的香火味,依然常年經久不散。

這裡是傳承濃鬱鄉愁的陳列館,更是菇鄉最主要的文化載體,承載著鄉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原標題:《麗水鄉村紀行 | 地鶴山菇神廟會,菇民區延續千年的習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麗水鄉村紀行|香菇始祖誕生地慶元龍巖,春秋多色彩,山水有清音
    「麗水鄉村紀行」系列原創作品:行走在麗水的美麗鄉村,體會鄉村變遷,領略麗水鄉村自然之美、生態之美、質樸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了解麗水,欣賞並珍惜它! 之前記錄過好幾個龍南一帶的村落,一直說明龍泉、慶元、景寧三縣交界一帶是有著獨特生活、生產習慣的菇民區。龍巖村在這之中又更有特殊性,說它是菇民區的中心點也不為過。
  • 麗水鄉村紀行|景寧梅山,千年古樹顯風採,明清建築遺古風
    「麗水鄉村紀行」系列原創作品:行走在麗水的美麗鄉村,體會鄉村變遷,領略麗水鄉村自然之美、生態之美、質樸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了解麗水,欣賞並珍惜它!美麗麗水這裡有野生紅豆杉群,大約七棵,樹齡有的在千年以上,最大有1500年(據鑑定)。據統計,村內已被省、市林業部門統一訂牌、編號的古木有39株。
  • 麗水鄉村紀行|景寧桃垟,抬頭見白雲,俯首有炊煙
    「麗水鄉村紀行」系列原創作品:行走在麗水的美麗鄉村,體會鄉村變遷,領略麗水鄉村自然之美、生態之美、質樸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了解麗水,欣賞並珍惜它 美麗麗水
  • 這座千年小村竟是香菇發源地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統治者都是非常看重農業的,宣揚「士農工商」「以農為本」的思想,而且民以食為天,每到豐收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浙江省龍巖村,慶祝活動是「菇神廟會」。
  • 廣東鄉村微視頻大賽評選結果出爐 10個鶴山題材的作品脫穎而出
    在省委宣傳部指導,「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主辦的廣東鄉村微視頻大賽中,經過多輪評選和投票,共有10個鶴山題材的作品脫穎而出,分獲一、二、三等獎!2019年,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主辦廣東鄉村微視頻大賽,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響應和大力支持。
  • 麗水千年古村落,江南水鄉最後的田園風光,每個村落都美如仙境
    當鋼筋水泥的大城市,喧囂著逐步替代農村的寧靜與樸素,當年輕的一代人只可以在口耳相傳中,提及被格式化的家鄉,浙江省麗水市以畫裡水鄉而聞名於世,在這裡清純山水、風雅古樸的麗水,集「奇、峻、清、幽」於一地,匯「峰、林、洞、瀑」於一域。完整的保留了最後的江南田園風光,小編今兒就來說說最後的江南古村落。
  • 天堂的倒影——鶴山
    鶴山於公元1732年(清雍正十年)建制,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緊靠西江下遊,毗鄰廣州、佛山,與其可謂一江之隔。300多年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發展歷程,令鶴山成為珠三角中獨一無二的「鄉村城市」。 這裡有山水作的文章,如風景秀麗的大雁山
  • 熱播大片《除暴》在鶴山取景,你看過了嗎?
    城市人文篇鶴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詠春拳、獅藝、香火龍習俗、三夾騰龍等都是鶴山的文化名片彰顯著鶴山悠久的文化傳統和人民卓越的智慧2018古勞水鄉「北控水務杯」龍舟賽目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共有21項,分別是鶴山詠春拳、鶴山獅藝、古勞醬油製作技術、陳山香火龍習俗、玉橋民間傳統藝術節、古勞三夾騰龍、竹朗金龍、錢塘彩龍、桃源社日
  • 麗水十佳觀雲臺、古民居、峽谷、田園......都在這了!
    處州白蓮節  龍泉青瓷·寶劍文化旅遊節  松陽茶商大會·松陽銀猴茶葉節  青田石雕文化節  遂昌湯顯祖文化節  慶元香菇文化節  雲和木玩文化節  張山寨七七會(縉雲)  「竹柳新橋」三月三畲鄉風情節(蓮都)  安仁元宵板龍燈會(龍泉)  討火種習俗
  • 醉美鄉村採風活動第二站來到鶴山,這些景點不容錯過!
    醉美鄉村採風活動第二站來到鶴山,這些景點不容錯過!   古勞水鄉、詠春文化、鶴山紅茶......這些都是江門鶴山特有的旅遊品牌。「僑都江門 醉美鄉村」大型媒體採風活動第二站來到鶴山,這裡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景點?
  • 農民日報專題報導以花園作詞 用山水譜曲——浙江麗水:花園鄉村...
    如何讓鄉村留得住鄉愁,既成為都市人嚮往的鄉村生活目的地,又讓農民有奔頭,過上美好生活?這是各地都在努力破解的課題。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浙江省麗水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是「麗水之贊」的光榮賦予地,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縣(市、區)均為革命根據地的地級市。新時代美麗鄉村怎麼建,全國看浙江,浙江怎麼辦?
  • 秋色入畫,「走讀鶴山」來得剛剛好
    鶴山文化中心用地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5.9億元,於2018年6月全面完成並陸續投入使用。如今,鶴山市文化中心成為市民嚮往的文化之地、城市形象的亮麗名片。不僅滿足了市民對公共文化設施的需求,也有效地推動了鶴山的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文化館設有詠春拳擂臺館、館內設有劇院、非遺傳習廳、數字文化館體驗廳、舞蹈排練廳等。
  • 最是麗水味正濃 麗水文旅夜市集在滬點燈開市
    江南之南,最後秘境,秀山麗水。8月25日晚,2020浙江·麗水(上海)文化旅遊夜市集在上海長寧來福士廣場拉開帷幕,為上海市民和遊客獻上了一場充滿了麗水風情的文旅盛宴,充分展示了麗水豐富的文旅資源和產品,擴大了「秀山麗水、詩畫田園、養生福地、長壽之鄉」的旅遊品牌。人間煙火何處尋?最是麗水味正濃。
  • 鶴山 打造大灣區文旅品牌 助推大灣區融合發展
    鶴山市委書記林賢進在鶴山市十二屆二次黨代會提出,構建「三帶三心」城市格局,建設灣區現代化創業之城,作為構建三帶(沿國道325形成創新產業帶、沿鶴山大道形成核心生活帶、沿古崖線形成生態文旅產業帶)戰略之一,沿古崖公路生態文旅產業帶是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個重要引擎,也是為推動鶴山鄉村振興提質的核心力量。
  • 鶴山這幾條村要火了!親們快來為家鄉打call!
    小夥伴看過來~快來為鶴山的美麗鄉村打call!張素瀅 攝該村傳承著一些習俗,燒番塔、開筆禮、牛肉節每年均會舉辦,這些活動的舉辦成功吸引了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參觀,最多達到4萬人次。源賀祖訓霄鄉後人世世代代遵循源賀先祖遺訓,傑出者甚多,仕商皆有得。其中,源吉華發明了源吉林涼茶後,半為慈善半為營生,以優質、價廉、療效好而取信於民。
  • 江門鶴山:這種鶴山美食真正秀色可餐,大媽也覺得不可思議
    白水角是鶴山市龍口雅瑤沙坪等鄉鎮的一種傳統的鄉下美食,以前通常是各鄉村的「社日」或過年由各家的大媽們做來吃的。是米製品,估計也是源於中原的餃子演變而來吧,顧名思義白水角是白色的。家裡阿媽的味道濃濃的……
  • 鶴山街坊注意:重陽節夜晚,別去登山!因為…
    逃生時,不要盲目跟從人流亂衝亂撞,要判明火勢,火苗燃燒方向,逆風逃生,果斷地迎風跑出火災包圍圈,切勿順風而逃。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應當使用溼毛巾遮住口鼻,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不可選擇低洼地或坑、洞等容易沉澱煙塵的地方。
  • 「鄉村振興 · 麗水先行」年度貢獻人物——慶元篇
    根據《關於開展「鄉村振興·麗水先行」年度人物選樹活動的通知》(麗鄉指辦〔2018〕2號)文件精神,麗水各縣(市、區)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麗水先行」年度貢獻人物選樹活動,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通過層層推薦,經各縣(市、區)鄉村振興指揮部聯評,推選出在鄉村振興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 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今日舉行整合資源...
    據了解,本屆鶴山雙合粉葛節以「品雙合健康美食遊雙合美麗鄉村」為主題,活動不僅內容豐富,時間也將持續近2個月,其間主辦方將為廣大遊客提供一場「好吃又好玩」的鄉村文化旅遊盛宴。  近年來,在鶴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雙合鎮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挖掘地方特色農業資源,積極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進文化、農業、旅遊融合發展,積極推進研學遊項目,助力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
  • 原神紀行在哪
    18183首頁 原神 原神紀行在哪 原神紀行在哪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