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
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
近日,廣東深圳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河裡垂釣時,就釣起這樣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米級餐條魚」。
以個頭小著稱的白條魚,竟能長到這麼大?
魚身細長、鱗片細密,魚鰭呈青黃色,這是典型的餐條魚特徵,然而一條白條魚要長到一米長,豈不是要活幾十年?
原來,這條「巨型餐條魚」並非我們熟悉的白條魚,而是一條海魚——夏威夷海鰱,俗稱爛肉梭。
海鰱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海魚,但也能短時間在淡水裡生存,因此偶爾也會遊入內陸河道嬉戲覓食。
(海鰱和白條魚的對比,兩者在體型上確實非常相似)
顯然,這位深圳釣魚愛好者,在河道裡釣起來的這條「一米多長的餐條魚王」,其實是一條從入海口遊進來的海鰱魚.....
其實在以前,深圳的大河小溝,許多都通海,常有不少類似魚種遊入,比如河豚、鯛魚、海鰱等等。
——長江君認為,一般海鰱進入內河跟繁殖活動有關,它們是少見的全年都繁殖產卵的魚種。
不過在如今,因為水閘和近海開發,在內河裡釣到海鰱還是一件稀奇事,比較少見。
海鰱非常兇猛,但「很難吃」
經驗豐富的釣魚愛好者就知道,一般這種體型的魚類,大都是掠食魚,比如翹嘴魚、鱤魚等。
海鰱確實也是一種兇猛的掠食魚,而且被釣魚人釣起後,更是會瘋狂的跳躍、掙扎「洗鰓」,因此垂釣海鰱的過程,也是一種刺激的垂釣體驗.....
不過,海鰱魚雖然跟翹嘴魚、鱤魚長得很相似,但其食用價值卻遠不如這些淡水魚——據說其肉質發柴,口感散淡,「非常難吃」。
當然,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一條魚好不好吃倒在其次,垂釣過程中醉人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網友們,你們聽說過這種非常像淡水魚的「巨型餐條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