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柿子紅,蟹腿肥。每到這個季節,大家爭論不休的這個話題就又出現了—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一起吃真的等於吃砒霜嗎?
這兩天,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的消化科裡接連送來兩個病人,一個消化道出血,一個胃絞痛不止。醫生給他們做了消化道內窺鏡檢查發現,兩人的胃都長出了「石頭」,一問才知道,兩人都是典型的吃貨,最近柿子和螃蟹大量上市,一不小心吃多了。
60多歲的陸阿姨消化道出血,出血還止不住,她一度住進了省中醫院下沙院區的ICU。
「哎,一下子沒管住嘴,差點命都沒了。」做完「取石」手術後,她躺在病床上懊悔地跟護士說。
▲醫生正在進行取石手術
一周前,親戚送來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陸阿姨一下子吃了兩三隻。飯後沒多久,她又吃了幾個剛買來的柿子。
兩三天後的早晨,陸阿姨出現了「黑便」的症狀。本身就有肝硬化病史的陸阿姨沒太在意,打算過幾天再去醫院做個檢查。可當天下午,她就在暈倒在了家門口,幸虧家裡人及時發現把她送到醫院。
「我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是因為吃了柿子和螃蟹造成的。醫生說我胃裡長了石頭。」陸阿姨說。
同樣想不通的還有36歲的張先生,他也是吃了螃蟹再吃柿子,胃痛了好幾天,連水都不敢多喝。
通過手術,省中醫院下沙院區的張爍教授從兩人的胃中取出了兩顆拳頭大小的「石頭」。
難道吃了螃蟹和柿子,胃裡就真的會長出這些「石頭」?
其實並不是這樣。
張爍教授解釋說,從陸阿姨和張先生胃中取出的結石,其實是胃結石,又稱「胃柿石」。
這是柿子中一種叫做「鞣酸」(又稱「單寧酸」)的物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與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形成的一種不溶性結合物。當這些不溶性的結合物在胃中沉積後,就形成了結石。小一點的結石可以通過人體代謝排出體外,而大一點的則會壓迫胃腸道,引起胃潰瘍、胃出血或腸梗阻。
螃蟹中恰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食用完螃蟹以後,再吃柿子,蛋白質遇上了鞣酸得胃柿石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張爍教授說,最近,因胃柿石引起胃部不適的病人逐漸增多,最多一天接診5至6例。「除了自身的消化功能不佳外,管不住嘴也是個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柿子裡含有鞣酸,不敢多吃。事實上,除了柿子,冬棗、山楂、石榴、橘子、獼猴桃等秋季水果中也含有鞣酸,空腹食用或與蝦、蟹、雞蛋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同食也會大大增加得胃柿石的風險。
面對紅彤彤的柿子,又甜又脆的冬棗,忍不住怎麼辦?鞣酸含量較高的水果又該怎麼吃?
醫生們給出了建議。
柿子也好,冬棗、山楂也好,一定要挑成熟的。成熟的鞣酸類水果,不僅口感更好,鞣酸含量相對較少。
「軟柿子可比硬柿子安全得多,口味也更好。」張爍教授說,但這類含鞣酸的水果,老人、貧血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建議不要多吃,更不要與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同食。
至於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醫生們不建議。「鞣酸在消化道中的反應是因人而異的,為解一時饞而遭罪的做法,我們不推薦。」
另外,若在吃鞣酸含量較高水果時突然感覺腸胃不適,有上腹部沉墜感、輕微胃脹感時,不妨來杯可樂。「可樂中的碳酸,能夠分解部分較小的胃柿石。對於輕微的胃柿石患者,我們也會建議採用喝可樂的方式來治療。」張爍教授說。
不過當胃脹感、上腹部沉墜感持續且出現了噁心嘔吐,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來源 |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謝春暉 通訊員 張宇 朱軼瑩
上海2019下半年「拆遷地圖」更新!有你家嗎?
家庭月入過4萬還喊窮!這個上海白領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