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還沒上市就被預訂一空,如今積壓上萬噸賣不動,網友:吃不起

2020-09-16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9月已經過半,大家所期待的中秋國慶雙節馬上就要到來。雖然每年國慶和中秋兩個節日都距離的很近,但今年格外的特殊,因為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在同一天,實屬難得。每年的中秋國慶雙節,都是親朋好友相聚的重要時刻,親朋好友相聚,當然少不了大餐來助興,尤其是在收穫的季節,餐桌上滿滿都是剛收穫的美食。


說到秋季的美食,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肥美的大閘蟹。「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的中秋國慶雙節,都是大閘蟹最為肥美的時候,大閘蟹還成為每年中秋國慶雙節時人們必吃的食物之一。

說到大閘蟹,那必須是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是江蘇省蘇州市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於陽澄湖的大閘蟹,蟹身不粘泥,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正是憑藉著出色的品質,往年還沒到陽澄湖大閘蟹上市時,就早已經被預訂一空。很多商超和商家,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前去蘇州預定大閘蟹,等到雙節到來時再進行銷售。所以往年陽澄湖大閘蟹根本不愁賣,價格也是不斷攀高。


又到了一年預定陽澄湖大閘蟹的時期,但根據水產網站的報導來看,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卻不盡人意,剛剛上市價格就跌到了37.45元/斤,這樣的價格,讓經驗頗豐的養殖戶們都感到意外,因為這個價格在近幾年根本沒有出現過。


據統計,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在1.7萬噸左右,聽當地的養殖戶們介紹,現在養殖戶們所面臨的問題,除了價格下跌以外,往年不愁賣的大閘蟹現在銷路成為難題。往年這個時期,前來預定的客商絡繹不絕,但今年客商卻寥寥無幾,現在預售都成這個樣子,不敢想像當大閘蟹集中上市時,價格和銷售情況又會怎樣。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往年不愁賣的陽澄湖大閘蟹變得愁賣了呢?很多網友說,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純屬炒作而來。和其它地方的大閘蟹相比,陽澄湖大閘蟹品質雖然很高,但是價格卻是其它產區大閘蟹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尤其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洗澡蟹的出現,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購買的陽澄湖大閘蟹居然是冒牌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願再為其買單。再加上今年情況特殊,人們收入縮水,讓本不是剛需的大閘蟹變得更沒有地位。


除此以外,陽澄湖大閘蟹的消費方式也讓網友們感到不爽。陽澄湖大閘蟹還沒上市,大閘蟹代金券就已經泛濫,很多人拿著代金券來回折騰,最後真的不知道是賺到了便宜,還是花了更多的冤枉錢。


雖然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和往年相比是便宜了很多,但是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說,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依然是很高,所以面對著陽澄湖大閘蟹的降價潮,很多網友表示依然吃不起。

相關焦點

  • 往年預上市就被搶購一空,今年卻積壓賣不動,消費者:吃不起
    ,不會吃的人會說,肉少,蟹黃還丟掉,蟹膏還以為是沒有洗乾淨,所以說,吃大閘蟹沒有一點修養還真不行,還真要學一學吃大閘蟹的修養。在幾年前,進入9月份之後,大閘蟹就開始上市了,前期是零星嘗鮮預上市,其目的就是提前來探一探大閘蟹的成色,以及大閘蟹的價格水平,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試探一下消費者的反應。那幾年正是大閘蟹當紅的時候,嘗鮮螃蟹沒上市就有土特產店就開始預售了,預售價格還不便宜,還發預售票,見票才能買得到,可以說那個時候大閘蟹不愁賣,只要有貨,價格根本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就是沒貨,真是一貨難求。
  • 往年預上市就被瘋搶,今年卻積壓賣不動,咋回事?消費者:吃不起
    多年以後沒成想,當初就不稀罕的東西,成為高檔貨,不過說真的我對這玩意兒並不感冒,那時候主要想著吃飽,還沒有到追求吃好的層次!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市場上興起吃大閘蟹的「一股風」。不過說真的,優質的大閘蟹,個頭比河蟹大,在中秋佳節之際,膏多肉肥,味道確實不錯。只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價格還是有點小貴。因此,大閘蟹成不了大眾餐桌消費的必需品,屬於錦上添花的美食之一,那麼,其銷量就會比較有限。
  • 26萬斤石斑魚上市賣不動,產地賣出白菜價,消費者:還是吃不起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整個水產品市場行情不好往年,價格方面出現了「大跳水」,特別是一些高檔的海鮮水產品,即使價格比較低,在市場上也沒有多人買,似乎消費者把錢袋子看得更重,不會輕易消費高價格的水產品。
  • 上市就滯銷,產地上萬斤積壓賣不動,吃貨:你倒是降價啊
    雖說現在到了年底,一些高檔水產品的市場依然沒有恢復,就在江蘇連雲港地區,當地養殖戶有20萬斤的石斑魚上市,在市場上遇冷,另外塘口還積壓了9萬斤,讓養殖戶很頭痛,不知道要怎麼處理。
  • 帶魚上市賣不動,凍庫積壓,消費者:不降價誰買啊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餐桌上的食材也越來越豐富,除了一些傳統的蔬菜和水果外,各種海鮮產品也被老百姓端上了餐桌,由於水產品的需求最近幾年大增,在一些沿海城市,水產品產量也在逐年升高。除了一些高檔的海鮮產品價格比較高,沒有多少人能夠消費得起,像一些普通的海魚價格沒那麼高,讓平民老百姓也能夠消費得起,比如說帶魚在市場上就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 曾日售上萬份的全聚德烤鴨,現在為啥賣不動了?網友:太貴吃不起
    曾日售上萬份的全聚德烤鴨,現在為啥賣不動了?網友:太貴吃不起一提到烤鴨,我想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京烤鴨,那再論北京烤鴨哪個地方的最好吃最正宗?當屬北京全聚德。不少人去北京遊玩,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全聚德吃一頓烤鴨,感受一下最正宗的口感。
  • 20萬斤山竹成熟上市,比進口便宜3倍,產地賣不動,消費者吃不起
    前一段時間,賣出白菜價的西瓜,在上市高峰期的時候,果農為了把西瓜賣出去,可吃了不少苦頭,自己一點點拉到市場上去賣,就是為了避免成熟的西瓜爛掉。相對於價格較高的山竹,到了成熟的季節,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比往年就要差很多,在一些超市裡,賣到幾十元一斤的進口山竹更是無人問津,快到壞掉了,商家才打折銷售。
  • 剛上市就賣不動,跌到25元/斤,養殖戶賣不動,消費者卻吃不起
    導讀:剛上市就賣不動,跌到25元/斤,養殖戶賣不動,消費者卻吃不起還有8天就是合家團聚的中秋節了,今年的中秋節很有意思,因為和國慶節是同一天,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雙節」,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家人團聚少不了山珍海味,而近些年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 曾是北方人「吃不起」的水果,畝產10噸,今5毛1斤,南方常烤著吃
    導讀:畝產8噸,曾是北方人吃不起的水果,如今5毛1斤,南方喜歡烤著吃 文/農夫也瘋狂 南方的水果是真的豐富,現在雖然是冬季了,但依然有大量的水果上市,像檳榔、橄欖、橘子、青棗等,都在市面上是很常見的。
  • 產地椰子還沒上市就預定一空,市場一個賣到10幾塊,價格翻倍增長
    ,所以到了市場上這些水果的價格也比較貴。現在正值是9月份,在海南,比較常見的就是椰子,在北方自然是沒有種植的,不過從南方運到北方的椰子果倒是比較常見,當然由於長途跋涉這椰子的價格在北方賣的也就比較貴,所以不少北方的朋友都不捨得買,像這樣的問題不光是椰子還有剛才我們說的荔枝、榴槤都是這種情況。
  • 網友嫌太貴!前有積壓13萬噸也不降價,如今又來1000噸怎麼辦
    而近日,有媒體報導山東濱州地區又積壓了1000多噸的生蠔賣不動。雖然沒有3月份那麼龐大的數量,但從側面也反應出了生蠔滯銷的情況十分嚴重。關鍵這些生蠔多是一些散養戶的主要經濟來源,這一滯銷可把他們愁壞了。
  • 第二批原油進口配額或提前下發 舟山原油油庫被預訂一空
    第二批原油進口配額或提前下發,舟山原油油庫被預訂一空,因提前鎖定低油價貨源,國內部分地煉的原油進口配額消耗速度加快,首批配額已出現用完或即將用完的情況。此外,部分擁有大量原油庫存能力的企業和地區已出現庫存猛增的跡象,如舟山某石油儲運企業的庫存比往年超出60萬立方米以上。隨著國際油價走低,包括BP、道達爾等國際能源巨頭在內,幾乎所有油氣企業都加大了原油儲備力度。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某業務員透露,近期該公司名下倉庫進來多、出去少,導致大量庫存積壓。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外形酷似紅薯,5萬噸賣不動,從15元降到4元,是不好吃嗎?
    而到了如今,紅薯就成為了經濟作物,很多人買回家裡做粥,街頭還有不少人烤紅薯謀生。不過紅薯因產量高,市場價並不高,一般也就1元左右,如果是地頭收購價,也就3-5毛這樣。今天要說的這種作物,它的外形酷似紅薯,過去一斤賣15元,如今跌到了4元一斤,這種果實就是雪蓮果。
  • 往年十幾塊一斤不愁賣,今年產品積壓,價格「腰斬」,不愛吃了?
    導讀:往年十幾塊一斤不愁賣,今年產品積壓,價格「腰斬」,不愛吃了?有的農產品在近期遭遇滯銷難題,不但產品賣不動,而且價格也降至到了冰點。南方冬季竹林的一道美食:冬筍,一直以來都是傳統的美食,由於產品質地優良,口感宜人,加上數量有限,冬筍的價格和行情一直相當不錯。去年同期的時候,收穫的冬筍價格還在14-16塊錢一斤左右,今年的冬筍卻遇到了多年難遇的銷路不暢、價格低迷的行情。
  • 大片農產賣不動,70多種上千噸,農民盼拼單,網友:我們也難
    從最開始引人注目的小龍蝦出現銷路難,蝦苗跌到歷史最低價之後,就連續出現了農產品賣不動的現象。就在4月1日的時候,湖北地區荊門市就出現了300噸的香菇賣不動,還有隨縣也出現了200噸的香菇待售。截至目前,就整個湖北地區就有15.5萬噸的香菇處於待售狀態,上個月開始全球「新冠」影響下的幹香菇出口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還有在4月10號的時候那傳承千年的房縣黃酒也被曝出了滯銷。
  • 一萬噸番茄成熟賣不動,2毛一斤,只能拿去當飼料
    來源:九度視頻導語:數量達上萬噸,價低至2毛一斤,還沒有人要,農民該何去何從?噸、十噸、百噸、千噸、萬噸,這個數據從個位到萬位絕對是一個神級別的跨越。今年萬噸這個詞可見多了,如幾個月前山東乳山的13萬噸生蠔滯銷,南方荔枝的幾十萬噸、百萬噸的荔枝成熟,現在又有數量達萬噸的農產品賣不動,價格低至2毛錢。從陌生到熟悉,僅僅是幾次滯銷就能深刻印在我們腦海當中。前幾日這個上萬噸的詞又被用在了雲南的農產品番茄上面。
  • 猴年春節比今年提前10天 熱門飯店年夜飯被預訂一空
    明年春節除夕為2月8日,比今年提前了10天,記者昨天採訪發現,年夜飯的預訂也足足往前提了不少,一些熱門飯店年夜飯的菜式和價格還都沒確定,包廂已經預訂一空。  城中熱門飯店均已爆滿  「現在才來訂?人家都是過完國慶節就訂好了,所有位置老早訂完了!」明年的大年夜是2月8日,比去年提前了10天,記者採訪發現,年夜飯的預訂也足足往前提了不少。
  • 「香椿自由」還沒實現,又一種「土豪菜」上市,網友:吃不起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人們物質生活條件提高了,頓頓吃肉早已不是什麼難事,人們的飲食開始講究營養均衡、綠色健康,因此有些蔬菜比肉類還受歡迎,特別是一些應季的野菜或者有機蔬菜
  • 30萬斤帶魚上市滯銷,冷庫大量積壓,消費者:價格太貴吃不起
    在低價的背後,當地的漁民總共捕獲了30萬斤的呂四帶魚,如果按照以往的價格售賣,根本就賣不出去,而冷庫又已經大量積壓,不賣出去一直囤積著又換不了錢,最終漁民只能以一個極低的賣給海鮮批發商,將自己的損失降低最低,這是沒有辦法中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