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武康路在商業模式方面的成功,是走向網紅頂流的一條分支,那另一條分支,就要歸功於武康路「醫美」級別的改造了。
今天武康路的模樣,和20年前相比,那就是淘寶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區別。
20年前的武康路上,還開著馬路菜場,各種髒亂差。
1998年報紙上這樣寫道:
「興國路、武康路、天平路、餘慶路加上淮海路……這兒卻有一個非法馬路集市。來自本市及周邊省市的一些菜農菜販每天清晨在這兒『濟濟一堂』,形成一個相當規模的『菜市』。」
「負責打掃武康路的民工說,每天可在路口掃出三四車垃圾,多的時候有六車,都是茭白葉、毛豆殼、洋蔥皮之類的東西。」
■1998年,《文匯報》就武康路馬路菜場問題刊發了大篇幅報導。
不過,短短幾年後,道路的模樣就開始變臉,走上通向網紅「進階之路」了。
1998年起,報紙上開始出現「保護老建築」這樣的字眼,歷史感滿滿的武康路被挑了出來。
2003年,徐匯區政府啟動「衡山路歷史風貌區的核心保護區整治工程」,武康路被列入首批整治名單,並且作為樣板路,最先動工。
整治措施包括拆除違章建築、整修破損道路、實現破牆透景、粉刷建築物牆面、建造景觀燈光等等。
2009年,馬路沿街圍牆恢復成上世紀30年代的樣子,綠籬配上古銅色雕花欄杆。
■淡黃色的牆垣配上斑駁的樹影,武康路確實很好拍。
今天的小紅書上,冰淇淋配上復古欄杆,那是「打卡武康路」的最佳明證了。
為什麼武康路改造後看起來很舒服,而沒有變成像去年常德路某段街面「黑底白字」統一店招那類槽點滿滿的樣子?
背後的一個原因,是參與武康路街區保護的團隊中,有上海建築界頂級大拿——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
2016年,解放日報上曾刊登過一篇伍江的口述文章。
「那天,我接到一個電話,是市規劃局的一位同志打來的,他對我說:『武康路這個地方在瞎搞。』」
「原來,有關部門不僅要把武康路所有店招全部拆掉,還打算把整條街道的商店都弄成一模一樣的外觀,請一些藝術家幫忙設計。」
「請藝術家沒問題,問題是只要求設計成同一種模式,整條街道都要統一格式化。」
「你能想像,一座城市裡,建造的房子、招牌等等全部一模一樣嗎?這樣的市貌是沒有魅力的。」
於是,當時還在市規劃局工作的伍老師就邀請了同濟大學建築系沙永傑老師來執行,並動員同濟大學的年輕老師和高年級博士生,讓他們志願參與。
■不少新人選擇在武康路上拍攝婚紗照
這群人精細和專業到什麼程度呢?
從馬路的開店率,到建築外的一個掛牌、一個郵報箱,都會進行仔細考量。
武康路232號開了20年小店的孫老闆,原來開的是修車店,在7年前的業態升級中,轉型成了外貿襪子店。
孫老闆在這附近生活了幾十年,他這樣描述現在的武康路:「現在不都是(流行)復古了嘛,這個街感覺上是老的,樹蔭好呀。」
2018年3月,武康路走紅最後一戰打響——「武康路架空線入地工程」啟動。
幾個月後,大樓外密密麻麻的「蜘蛛網」不見了,大樓徹底恢復清爽,被媒體形容為「百年前疏朗天際線正式回歸」。
■在此之前,拍攝武康大樓的照片一定會拍到電線。
但媒體沒想到的是,天際線的回歸,給社交媒體帶來了全上海可能最有識別度的一幅拍照背景。
「2018年開始,每個人一定要到武康大樓拍張照。」Franck Bistrot的負責人說道。
這個熨鬥形狀、給人無限遐想的老樓原名「諾曼第公寓」,歷經近百年後,終於在網際網路的春風之下,成為了宇宙級網紅。
■四面八方的鏡頭對準了武康大樓這座近百年的老公寓
這些照片像被流水線生產出來一般:排隊打卡、po上網際網路,收到點讚種草,下一波人繼續打卡,循環往復。
尤其是疫情常態化之後,詩和遠方也「出口轉內銷」了。
不過有趣的是,武康路到了晚上,還是安靜得像個村子。
■晚上8點不到,武康大樓附近終於恢復了寧靜。
要問為什麼?
天黑了,拍照拍不出來了。
參考資料:
1. 黃衛芳,《這裡,「馬路菜場」為何屢禁不絕?》,1998年09月28日。
2. 姜麗鈞,《千幢花園住宅修舊如舊 衡山路風貌區將放大休閒功能》,東方早報,2003年10月28日。
3. 吳衛群,《零亂店招煞風景》,解放日報,2004年2月17日。
4. 李和裕,《挖掘花園洋房經濟潛力 徐匯要整治1000多幢老洋房》,解放日報,2004年05月27日。
5. 張勇,《徐匯12棟優秀近代建築重現雅致 保護性置換救老洋房(附照片)》,新聞晚報,2007年10月25日。
6. 吳曉青,《武康路沿街將恢復「飛花輕牆」》,I時代,2009年06月05日。
7. 伍江、龔丹韻,《武康路是如何重現百年歷史風貌的》,解放日報,2016年2月1日。
8. 舒抒,《期待94年武康大樓「素顏」變美的那一天》, 解放日報,2018年03月16日。
9. 林綺晴,《這個法國人在上海待了 12 年,上海最美馬路上的 6 家「網紅店」都是他的》,好奇心日報,2016年11月14日。
10. 袁瑋,《徐匯警方「無感」安保 讓「網紅打卡地」安全有感、服務有感》,新民晚報,2020年10月8日。
11. 《頂著「Farine麵包醜聞」重新開業的法國餐廳,你會去買帳嗎?》,ShanghaiWOW,2017年5月26日。
12. blublu,《雙面法租界:武康路v.s.永康路》,公眾號「企鵝吃喝指南」,2016年7月11日
13. 張碩、李東華、徐妍斐、葉松麗、吳藝璇,《天天排隊的網紅麵包店Farine,做麵包的麵粉普遍過期3個月》,新聞晨報,2017年3月24日。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