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今日(12月8日),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舉行。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十三五」期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的統籌指導下,北京市自覺把首都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推動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舉行。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關注1
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預計明年5月開園
在加快構建「兩翼」聯動發展格局方面,李文紅表示,「十三五」以來,京津冀三地在推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為全力支持雄安新區開局起步,北京市與河北省籤署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確定8個重點合作領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項目。北京率先拿出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在雄安新區支持建設3所學校、1所醫院,「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於2019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各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同時,十餘家市屬國企積極參與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建設也在加快推進。京雄城際北京段(北京西站至大興機場站)已於2019年9月開通運營,預計今年年底全線通車。
在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方面,北京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以赴地把城市副中心規劃好、建設好。
目前,市級行政中心已正式遷入,第一批搬遷涉及35個部門、165個單位、約1.2萬人,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廣渠路東延工程地下道路年底建成通車。
李文紅介紹,目前,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明年5月開園。
在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制定實施了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從源頭上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據介紹,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達2.33萬件。
在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方面,「十三五」以來,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累計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154家,階段性完成集中退出工作,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773個。
關注2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表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積極推動三地在協作機制、統一立法、統一標準、聯合執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斷突破,協同治理成效明顯。
「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度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
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在紮實開展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京津冀生態環保工作協同發展。
在推進完善區域協作機制方面,北京市牽頭會同七省區市及有關部委,成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在此基礎上,2018年,國家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區域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工作。
在推動區域統一立法、統一標準方面,目前,三地實現協同立法突破,今年5月1日三地同步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為區域依法協同治理「移動源」汙染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加強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方面,2016年,三地率先統一空氣重汙染應急預警分級標準,修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加強聯合應對,實現區域空氣重汙染過程「削峰降速」。
劉賢姝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完善空氣重汙染聯合預報預警機制,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完善區域水汙染防治聯動機制,針對重點流域持續開展水質聯合監測,深入推動流域共治;進一步鞏固京津冀三地交界地區生態環境部門執法聯動機制,以大氣和水汙染防治為重點,合力做好交界地區環境治理和生態管控。
關注3
預計今年底,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容軍介紹,「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全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同時,北京市正在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
為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已相繼開通了平谷到遵化、平谷到興隆等6條省際班線公交化運營;實現38條公交線路省際化,線路總裡程2700餘公裡,日均客運量超過40萬人次,「公交省際化、省際公交化」成為常態。與天津、河北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發布9項京津冀交通區域標準,並持續開展協同立法、聯動執法、聯合治超等工作。
在全力推進與雄安新區的互聯互通方面,「十三五」期間,北京加快推進京雄高速北京段(市界至六環)建設,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此外,還有序推進京雄城際、京雄商高鐵、雄安至大興機場快線建設項目。
在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交通體系方面,地鐵八通線、6號線、7號線和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共同構成了連接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的四大快速通道;共新建或改擴建道路設施33項,包括東六環入地改造、廣渠路東延、宋梁路北延等工程,新建東夏園、城市綠心和東關等三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樞紐也在加緊建設。
在服務大興國際機場順利通航方面,北京構建了機場快線、京雄城際、大興機場高速、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等「五縱兩橫」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容軍表示,到「十四五」末期,力爭形成多節點、網絡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公路結構基本完善,重點區域交通便捷可達,樞紐功能優化提升,運輸服務一體便捷,協同發展機制健全,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關注4
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已全線建成並投入使用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呂欽介紹,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年來,緊密結合實施「十三五」規劃,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與北京市、河北省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冬奧會籌辦帶動城市和區域發展的重要作用。
呂欽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冬奧組委積極助力脫貧攻堅,深入實施「共享冬奧」公眾參與計劃,配合舉辦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健康河北、歡樂冰雪」等系列文體活動,為京張兩地創造更多福祉。「冬奧籌辦的重要目標和重要考量,就是讓老百姓從冬奧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讓民眾擁有更多獲得感。目前,帶動區域發展的效果正在持續顯現。」
在推動交通設施相連相通方面,京張高鐵、京禮高速這兩條冬奧重要交通保障設施已全線建成並投入使用。「這兩條主幹線大幅提升了京張兩地道路通行能力。冬奧構建的一小時生活圈,使得京張聯繫更緊密。」呂欽說。
在推動產業發展互補互促方面,「十三五」期間,冬奧組委立足城市功能定位,積極推動京張兩地在體育、高新技術、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打造互補互促的產業體系。依託冬奧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兩地人文歷史、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特色休閒、山地體育、會議展覽等旅遊業發展,努力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帶動沿線群眾就業、增收致富。
在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方面,冬奧組委注重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加大在醫療、住宿、餐飲等領域對延慶、張家口地區支持幫扶力度,提升當地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目前,冬奧組委已籤署冬奧會京冀醫療保障合作協議,結合賽時定點醫院、醫務室的配置,幫助延慶區籌建醫療服務中心,推進北醫三院接管崇禮區醫院等醫療合作項目,並通過派出專家、來京培訓等形式加強醫護人員支援培訓。同時,遴選北京市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酒店集團,組織實施對延慶、張家口地區酒店「一對一」結對子幫扶工作。
呂欽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冬奧籌辦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與各方面共同努力,完成好各項籌辦工作,為主辦城市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留下豐厚的奧運遺產。
關注5
三地圍繞大數據、大健康等產業共建一批特色示範園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任世強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圍繞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等重大任務,牽頭制定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加快科技創新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個高精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了5G、超高清視頻、機器人、北鬥、新基建、數字經濟等具體領域實施方案,產業發展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在共建園區加速建設產業協同發展平臺載體方面,京津冀三地圍繞構建和提升「2+4+N」產業合作格局,擇優共建了一批特色示範園區。
在高端裝備和重化工產業方面,著眼同城化和自由港,重點建設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首鋼、金隅等12家市屬重點企業布局曹妃甸,重大項目的植入為曹妃甸發展注入新動力;在大數據產業方面,建設北京·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引導和推動北京大數據產業鏈的部分環節向張北匯聚落地。其中5個項目已投入運營,籤約項目22個,一批項目正在建設,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在大健康產業方面,著眼構建專業產業集群,推動建設灤南(北京)大健康國際產業園。目前,已籤約項目50個;在電子商務產業方面,著眼構建國家示範基地,推動建設天津武清電子商務產業園,幾十家電子商務企業籤約落戶。
任世強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部署,緊扣三地功能定位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總體要求,完善京津冀產業協同對接機制,以打造跨區域優勢產業鏈為重點,以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為抓手,推動共建園區建設。持續搭建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加強產業政策銜接,加速要素流通,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一批產業協同項目落地投產,構建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生態。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影記者 吳寧
編輯 白爽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