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洛陽退休醫生夫婦一生收養23名孤兒
考上大學是對奶奶最好的報答
2019年高考,河南洛陽17歲考生劉恩峰被三門峽市一所高校錄取。8月28日,他帶著高考錄取通知書,專程前往洛陽市伊川縣蘇松葉家,感謝奶奶的養育之恩。他不是蘇松葉收養的唯一一名孤兒,73歲的蘇松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和已經去世的老伴兒從1999年開始至2018年,20年間一共收養了23名孤兒。
拿著錄取通知書給「奶奶」報喜
16年前,劉恩峰因為雙腿殘疾,剛出生沒多久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了。蘇松葉回憶說,劉恩峰當時被遺棄在自己家門口,「這個孩子腳不行,走路一瘸一拐,但是特別聽話。」劉恩峰行走不便,沒辦法幫奶奶做體力活,所以平日裡常幫助弟弟妹妹們補習功課。
蘇松葉告訴北青報記者,收養來的孩子中有的雖然行動不便,但是智力正常。「這樣的孩子就得好好讀書,哪怕學習一門手藝,不能總是依賴國家。」
村裡人在校外見到這些孩子,偶爾會幫忙接送,孩子們在校內則承蒙同學們的關照。蘇松葉說,「像腿腳不太好的劉恩峰,上下樓梯都是同學們攙扶著。」
付出總算有了回報。上學的孩子們中,年齡最大的劉恩峰在今年傳來喜報,他考上了三門峽市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計算機專業。
提起爺爺奶奶,劉恩峰告訴記者,「我爺爺奶奶有那麼完美的家,兒孫滿堂的情況下堅持收養我們20年,把我們像親孫子一樣對待,從來不把我們當孤兒」。「他們都是既善良又誠實的好人,這鼓勵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老兩口接連收養23名孤兒
1999年,蘇松葉的丈夫劉才永在汽車站看到一名被遺棄的孩子,孩子剛1歲多,已經長牙了,但是腿有疾病,無法行走,老兩口覺得孩子「很可憐」,當即決定收養這個孩子。
劉才永是縣裡的一名醫生,蘇松葉則是家庭主婦。收養第一個孩子時,劉才永剛退休不久,5個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蘇松葉想著,「老伴兒有退休金,家裡也種著地,養育一個孩子也能負擔得來。」
當時條件還沒那麼好,蘇松葉和老伴兒也不知道去哪兒找福利機構,就把孩子當作親生孩子一樣養育。但是沒想到,老兩口收養殘障兒童的這一消息在村裡不脛而走,隔三差五就有一些人把自家殘障孩子遺棄在蘇松葉家門口。就這樣,蘇松葉和老伴兒陸陸續續收養了23個孩子,孩子們都姓「劉」,男孩名字裡就帶個「恩」字,女孩名字裡帶個「靈」字。蘇松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孩子們就跟自己親生的一樣」。
雖然得到了子女和鄉親們的支持,但養育這麼多殘障孩子「絕非易事」。大部分的孩子身體有殘疾,蘇松葉和老伴兒就一點點教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得教會他們洗衣服、疊被子、整理垃圾,逐漸克服生活困難。」對於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蘇松葉和老伴兒就要每天細心地給他們餵飯、穿衣服、收拾等等。
「那個時候,沒有紙尿褲,都是人縫的布,大冬天洗尿布,奶奶和爺爺的手經常會裂。」每次想到這個場景,劉恩峰都覺得非常感動。
福利中心接過老人的班
據介紹,村裡學校知道孩子們的情況,雖然在那時候5個孩子沒有戶口,但是也讓他們跟著上學、識字,孩子們沒有因此耽誤學習。2014年,國家政策調整,蘇松葉收養的孩子們都有了戶口。
2015年伊川縣社會福利事業綜合服務中心(又名伊川縣社會福利中心)正式建成。截至目前,福利中心一共接收了25個孩子,最大的19歲,最小的1歲半,孩子們都是殘疾、腦癱或者有先天性疾病。蘇松葉和丈夫收養的孩子也從2015年開始陸續被送至福利中心,2018年接收工作完成。23個孩子中,有些因病不幸夭折,現在福利中心收養的孩子中有18個是之前由蘇松葉、劉才永夫婦收養的孩子。
伊川縣福利院是公辦福利院,有國家財政支持,現在有護工、保潔19名正式員工,此外,補貼也覆蓋孩子們上學的費用。據介紹,劉恩峰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由福利院出。
文/本報記者 王浩雄 見習記者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