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本土商家抓住「雙十一」賣賣賣線上線下並行營銷成趨勢
圖為蘇洪鮮食電商城客服奮戰「雙十一」。茅雲華攝
全民「買買買」,商家「賣賣賣」的電商「雙十一」大促再度完美收官,阿里巴巴宣布11月11日全天交易額達到1682億元,京東方面則有1271億元。兩家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電商,領銜刷新了2017「雙十一」新紀錄。據有關方面統計顯示,海門的諸多市民瘋狂購物,購買力位居全南通第二位,僅次於崇川區,而本土的不少商家也在購物節中喜獲豐收。昨日,記者走訪了蘇洪食品有限公司、凱盛家紡等本土知名企業,聽取企業負責人介紹「雙十一」戰況。
蘇洪鮮食:
一日超三萬個訂單
11月11日下午5點半,蘇洪鮮食的電商城內,七八名客服人員正對著電腦屏幕忙碌。有的在列印訂單,有的在回復客戶諮詢,有的則在分時段設置網頁活動公告。而在物流中心,一大堆已經完成打包的新鮮水果正等待物流車的到來。與此同時,近10個員工正在熱火朝天地根據訂單分揀、包裝。這是蘇洪鮮食第二年參與「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天貓、京東兩大商城活動,加上店鋪自己組織的微信拼團活動以及微商出貨渠道,僅11月11日一天,企業就成交超3萬個訂單。
打開蘇洪鮮食的天貓、京東旗艦店,能夠非常醒目地看到商城將越南進口紅心火龍果、都樂雨林黑標鳳梨、紐西蘭佳沛金果作為三款主打水果,價格也是低到讓人動心。而在微信拼團活動中,蘇洪推出了1元定金在「雙十一」當天膨脹到11元,吸引了超過兩萬的微信用戶參與,公司的橙子等水果訂單喜人。微商渠道方面,分布在南通各地的近200個蘇洪代理抓住節日契機,創造出一日15萬元的銷售業績。
「今年的『雙十一』訂單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一倍多!」蘇洪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嬿介紹,看起來「雙十一」只有一天,但公司為此準備和付出的時間遠遠不止一天。據介紹,「雙十一」前夕,蘇洪鮮食要根據電商城提供的數據對今年的銷量做一個預測,以提早備足倉儲,相關企劃、設計人員要做好商城和微信兩塊的活動策劃和營銷。「雙十一」前幾日,客服人員需要進入購物節狀態,兩班倒確保24小時線上有人。到「雙十一」當天,隨著訂單的飛速生成,負責物流線的人員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段,全天候作戰確保所有的水果在32小時以內走進快遞車廂,而一向對生鮮蔬果有高要求的京東商城則直接派車進駐蘇洪鮮食的物流中心,一車又一車將水果快速運走。
面對「雙十一」銷售成果,曾嬿謙虛地表示相比電商城其做水果零售的,蘇洪鮮食算起步較晚的。但很高興公司能順應「網際網路+」趨勢,開闢電商業務以及新型微商業務。
凱盛家紡:
持續六年交易火爆
「叮咚!」「買了3套四件套,可以更改花型嗎?」11月10日晚,夜是那樣靜謐,許多市民都已進入夢鄉,凱盛家紡公司電子商務部內卻是一派埋頭工作的火熱場景。5名客服基本都是「90後」小姑娘和小夥子,他們安靜地守候在電腦前,一邊工作一邊留意時間,靜候午夜12點的到來。
零點,只聽一聲「你們可以賣東西了」的喊聲,仿佛發令槍響,電子商務部驟然沸騰起來,小夥子小姑娘們摩拳擦掌,紛紛上陣。「叮咚!」「今天我生日,為什麼會員生日優惠券用不了呢?」「親,您領的優惠券太多,總數已經超額,麻煩您退掉部分優惠券!」顧客的各種諮詢發送過來,客服們迅速回應。
「今年已經是我們參加『雙十一』活動的第6年了,加上平臺運營、文案、設計研發人員,電子商務部一共有15人為『雙十一』忙活。」在一旁密切注視網絡平臺的電商負責人秦凱介紹說,「今年的『雙十一』打折方式以發放各類大面值的優惠券為主,核算下來,打折力度為5到9折。」
雖然為「雙十一」奮戰良久,但秦凱毫無疲態。據介紹,凱盛家紡的電商銷售平臺包括天貓、京東等。根據天貓平臺統計數據,今年「雙十一」開場時凱盛的銷售額要比往年多一些,但總體水平基本持平。訂單數為1000多單,數量比往年增加了20%左右。經過多年的「雙十一」活動,凱盛家紡已經積累了一批老客戶,今年的成交用戶量比去年高。
談到和往年「雙十一」的變化時,秦凱稱:「早在『雙十一』之前,凱盛家紡就做好了充分準備,10月21日開始進行預售,推廣工作比去年更優化,物流體系水平也有提升,包裝材質選用紙箱的厚度、強度都比去年要好。」據悉,「雙十一」之後,凱盛即將迎來「雙十二」。「『雙十一』主要是針對天貓平臺,『雙十二』主要是利用淘寶平臺。優惠方式有所區別,『雙十一』的營銷模式主要是注重讓利,『雙十二』則推介各種好玩的東西和玩法。」
各路商家:
借力「雙十一」大促
大企業、大品牌徵戰「雙十一」的同時,海門的許多店家也在借購物狂歡節的東風瘋狂促銷。11月11日當天,記者來到市區多家大型商場、超市、餐廳、影院,「11.11」的字樣隨處可見。一家火鍋店門口,寫出了「引爆雙十一」的字樣,推出了消費滿額立減的公告。超市貨架上,市民們在尋找著標明「雙十一特價」的商品。某大型商場的服裝區域,每一個衣架上都貼了一張「11.11」的醒目招牌。和火爆促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店內的顧客並不多。長江路一服裝店的營業員告訴記者:「別看我們店裡人少,其實很多爆款已經斷碼了,因為我們也有網店,還有微店,將衣服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也能吸引更多市民前來,網絡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機會。」
朋友圈成為廣告圈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雙十一」前,各路商家紛紛為自己發廣告,為自己代言。位於步行街的一家甜品店緊抓「雙十一」「剁手」氛圍,早在11月初就發出「一年僅一次的會員超值活動」宣傳,並註明,活動僅限11月11日當天。宣傳內容寫道「充300送100,充500送200,充1000送500」,公告還特別註明,微信、支付寶均可使用。這意味著,如果是有會員帳號的老會員,甚至都可以不去店裡,就能輕鬆完成充值。「我是老會員了,經常關注他們家的微信,不管是出了新品,還是有優惠活動,只要打開手機就能知道。」一名正在充值的顧客餘女士向記者介紹說,「雙十一」活動還是很給力的。
微商大軍也在「雙十一」火熱開展營銷。孫女士是一名化妝品代售商,平常微信朋友圈幾乎都是她的化妝品和成交單子。孫女士的朋友圈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不能適應發展,不能與時俱進,終有一天,你將無工可打。」11月11日晚七點多,孫女士在朋友圈曬出了「今天這個點還在送貨,『雙十一』就是花錢和賺錢,享受送貨的忙碌」狀態。她告訴記者,抓住「雙十一」好時機,吸收更多顧客,是生意人的一種智慧。另一名微商代理認為,線上線下一起營銷是大趨勢,「雙十一」不單單是為了走量博利潤,更多的是提升店鋪的人氣。
此外,記者還發現不少商家推出了「雙十一」新玩法。某琴行是微信充值加送課程,一珠寶店在自己的會員粉絲群裡發布現金抵用券,某飲品店制定了整點前三名顧客免單活動,還有的商家在粉絲群推出限時搶購特價商品,線上線下歡樂互動。(茅雲華 顧熠 董娟)
(責編:張妍、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