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四川10月4日電(記者劉德華 通訊員蒲勇 陳奕欣)年僅6歲的小女孩「瑤瑤」在被強姦後變得性格孤僻,對男性產生了心理上的泛化牴觸。為了幫助「瑤瑤」順利回歸社會,承辦檢察官在徵得被害人及其父親同意後,邀請了一名女性心理諮詢師以沙盤治療等方式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國慶期間,記者發稿時獲悉,「瑤瑤」已消除了心理陰影,恢復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這是資陽市雁江區檢察院在開展涉案未成年人心理輔導、行為矯正工作中諸多成功案例中一個。
據該院李翔檢察長介紹,近年來,雁江區院辦理的公訴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佔有比例均在10%左右且呈上升趨勢, 2009年—2011年分別達到8.0%、8.6%、12.4%,未成年人犯罪形勢較為嚴峻。為此,該院著眼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點,將心理健康指導手段引入檢察工作環節,在依法正確適用法律辦案基礎上,探索建立未成年刑事被告人行為矯正和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撫慰工作機制。這項工作的開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今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宋英輝教授率領涉罪未成年人課題組專程到雁江開展調研並給予了積極評價。4月,該院受邀在全國刑事訴訟法實施與未成年人司法工作機制創新研討會上作經驗交流。7月,四川省檢察院鄧川檢察長在視察該院時,對該項工作也給予了肯定並提出了殷切希望。
自該院2008年4月探索開展涉案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工作以來,先後組建了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專業隊伍,培養了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並投入近20萬元建成了省內首個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導中心」。2012年1月,該院與雁江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四川省大堰勞動教養管理所、共青團雁江區委員會會籤了《對涉案未成年人實施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辦法(試行)》,正式建立起以檢察機關主導,四機關協作的長期合作機制。目前,該院已對21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了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涉罪未成年人無一人重新犯罪,相關被害人也恢復了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