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伴著夏季的結束,立秋的到來,《樂隊的夏天》也迎來了最終章。
在大結局的最後一期,除了樂隊們互相比拼,節目組也是費盡心思的請到了樸樹、李宇春、譚維維、大張偉等歌手助陣。
樸樹
李宇春
譚維維
大張偉
他們在舞臺上不僅演繹了自己心中的搖滾樂,更是為節目的結束增添了多一份火花。特別是#樸樹錄節目中途回家睡覺#這一事引起了網友熱議,以至登上了熱搜。
其實自節目開播以來,《樂隊的夏天》在微博的話題量就居高不下,總共獲得超36億的話題閱讀量。而節目在豆瓣的評分也從7.4一路飆升到8.7。
節目組邀請的31支樂隊同臺競技,讓觀眾們見證了近三十年來的中國搖滾樂的變化,並以以超高的關注度引起網友熱議。不得不說,如果要評選這個季度最良心的一部綜藝的話,相信不少人會投給它。
最終,這五支樂隊獲得了HIT5的稱號,並在這個舞臺上留下了「夏天」的最後一隻曲子。
HOT 1
獨一的新褲子
成團23年,是搖滾新浪潮中的老牌樂隊。他們擅長朋克、電子合成迪斯科、搖滾等風格。20世紀末至今,新褲子一直活躍於一線,也是摩登天空續約將近十次的寶藏樂隊。
《我們的時代》被彭磊稱為最土的一首歌,這是他們首專的成名曲。經典的朋克風格,向聽眾訴說著那個時代。沒有比這首歌更適合做結尾曲的了,而像很多人說的一樣「中國的樂隊很多,但是新褲子只有一個!」這句話真的正確無比。
HOT 2
領路的痛仰樂隊
作為中國聲譽最高、身價最高的滾圈老大哥成立於1999年,代表曲目《再見傑克》《公路之歌》等。是目前最賣座的搖滾樂隊之一。
譚維維說這是她最愛的一首,每次都能感受溫柔。痛仰總是可以用安靜的吶喊來點燃你,前奏一響起來,便會讓人想起那一個屬於他們的年代。他們的目標是,創作流行但不流俗的歌詞,希望音樂被更多人聽到。從始至終,從未改變。
HOT 3
有味道的刺蝟
說刺蝟有「味道」,是因為樂隊是有一位最不愛洗澡的主唱,有一位超酷的女鼓手,還有一位低調的程式設計師。這三個人組建了一隻以Grunge風打底的另類搖滾樂隊。
刺蝟的歌不算完美,初聽可能還又糙又躁。但有樂迷評論:刺蝟一唱起歌,就讓人覺得年輕人就應該這樣,始終有力量充滿希望,也充滿著他們的味道。
HOT 4
命途多舛的Click#15
Click#15是獨具爵士律動的高質量的FUNK樂隊,以輕鬆嗨、身體搖擺的舞臺特點收穫大波樂迷。曾經好幾次告別舞臺的他們,終於在大眾的支持下還是回到了舞臺。好在,結果是好的。
他們的歌總是帶著復古funk的感覺,表演時的氛圍,感染著每一個聽眾。這首歌中,還把新褲子、面孔帶了進來,新鮮靈動的樂曲會讓人不自覺地律動起來。
HOT 5
年輕的盤尼西林
盤尼西林是一支年輕的樂隊,帶著一身英倫搖滾範兒,唱著《雨夜曼徹斯特》,好像盤尼西林一般可以治癒身體創傷。
盤尼西林的年輕張揚,讓他們成為整個節目裡爭議最大的樂隊,褒貶不一。但是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呢?不過多平價,對這首歌而言,確實有被治癒到。
看完最後一期,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樸樹回家睡覺前說的那一段話:「我覺得樂隊太不容易了,等這個夏天等了太久了,然後希望大家都很好的活下來。」
好好活下來。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對參加節目之前的樂隊來說,真的不算容易。不過現在,新褲子微博粉絲數破了百萬, Click#15 演出費漲了近十倍,大學旁邊琴行裡三大件的銷量漲勢喜人。還好,有這個夏天。
其實和大多數觀眾一樣,伊姐也就是一個普通的觀眾,此前沒有了解太多的搖滾樂隊、也不了解這個圈子。但非要說什麼,那大概是被音樂所吸引了吧。或許這也是,這檔節目的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懷舊的狂歡,更是搖滾樂的再出發。
就如出品人馬東所說,《樂隊的夏天》不僅僅是樂隊的夏天,更是所有音樂人的夏天,是中國音樂的夏天。夏天會過去,演出會結束,但我們對搖滾的、對音樂的熱愛永不會結束。
此次 ,伊周XRFactory合作專題。
由RFactory團隊為刺蝟樂隊子建石璐、新褲子樂隊HAYATO、海龜樂隊黃巍拍攝#被荷爾蒙重組的夏天的樂隊#系列大片。一起來看看吧~
大片、視頻創意及總策劃/吳英男
出鏡/石璐 趙子健 Hayato 黃巍
出品/RFactory 團隊
Scene 1
Bedroom
石璐 子健
玻璃廠內部坍塌的廢棄結構裡,被生生找出了一間15平米臥室,一個半摺疊紅色沙發床很清楚的表明了原來主人的居住意圖、一盞紙做的猩紅色的檯燈、舊米色的薄地毯、邊緣沾了一些灰塵的鏡子…
石璐與子健交互的神態表達了依賴與疏離的相對,親密與逃遁的共存。多年後,完成了一次實為異體的自我對話。對話的內容包含了:無關愛情的信任和遲來多年的安全感。
Scene 2
Ruins
石璐 Hayato
在三層有一處巨大坍塌結構的殘垣,在並沒有刻意安排的時候鏡頭看到了這個畫面:Hayato捉住了石璐無處安放的雙腳。這一本該挑起強烈不安的舉止,卻出人意料地給予了石璐久違的自洽感。
這種感覺難以描述卻似曾相識,感覺華麗卻不真實,可是卻無法否認和拒絕情緒的發生。再次四目相接時,鏡頭捕捉了精彩的對手戲。
Scene 3
Theatre
石璐 黃巍
紅色的高跟鞋,純白連體衣,石璐已經換好裝開始玩鼓棒。而黃巍穿著純白西服,手持吉他。吉他音符與鼓點開始交織,純黑的背景中,只有追光陪著白色的他們兩個。
在密閉的舞臺空間裡,除了冷靜的攝影鏡頭,此刻的觀察者只有吳英男一個人,她沒有打破這第四堵牆介入臺上忘我的倆人,並且她很確信,潛意識主宰著夢境,是不會騙人的。
Scene 4
Seaside
石璐
巨型的幾何石堆,誇張地比例將海天相融的灰濛畫布頂破,石璐下車後看到海邊的景象時,就知道最難的一關擺在眼前。吳英男指著一塊「禁止翻越」的牌子,對石璐說「我們要從這翻下去 然後再到礁石上」。這個幾何石堆堤壩,好像就是來搞事情的。
被逼下安全柵欄的石璐滯留於半空。上面是想把她從放棄中拉上來的夥伴, 下面是她要的目的地,但是她覺得她做不到,臉上的無助一覽無遺。非常久的時間裡都沒有出現過如此真實的危機和恐懼,激起了石璐腦海中關於「上不去下不來」的所有記憶。
一個關乎誠實、荷爾蒙、生命力的故事就此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