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李翔 楊燕
走進距離縣城40多公裡的羅山縣山店鄉,山巒疊翠,溪水潺潺,萬木勃發,山花爛漫,村莊安靜祥和,處處彰顯著昂揚向上的張力,儼然一幅和諧美好的山村鄉居圖。山店鄉位於羅山縣南部,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是一個偏遠的山區鄉,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引才難、留才難等問題一度突出。近年來,山店鄉穩步實施「人才助力脫貧攻堅計劃」,通過引進專業人才、下沉技術人才、統籌鄉土人才,打造好基層人才的「聚寶盆」,匯聚起鄉村人才助力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凝心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引領金燕歸巢,點燃脫貧攻堅「新引擎」。山店鄉是典型的山區鄉,土壤條件優越,環境優美,但因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基礎設施落後,導致產業發展難以規模化。同時農村黨員老齡化、低學歷現象普遍,中青年、高學歷人才流失嚴重。為引得「金燕歸巢」,近年來,該鄉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改善了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組成專班赴北、上、廣等地,拜訪山店籍在外優秀人才,吸引想幹事、有技術、有資金的人員回家鄉投資創業。80後青年大學生李童回鄉創辦了金山生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與青蓮村、銀衝村聯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90萬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農業」、「公司+農戶」的模式,雙管齊下,帶動周邊5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實現了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統籌鄉土人才,開啟脫貧攻堅「加速器」。近年來,山店鄉建立健全「引、育、留」為一體的「三農」人才建設發展體系,通過組織「土專家」、「田秀才」現身說法、農業部門指導培訓等方式,舉辦農民急需的、與市場對接的各類培訓,讓一個個「土農民」變成了「土專家」,讓430餘名鄉土人才在脫貧攻堅中施所能、展才華、顯身手。並支持引導「土專家」「田秀才」和外出務工技術能人帶資金、帶技術返鄉創業,成立農業合作社、(家庭)農村5個,在帶動貧困群眾脫貧方面收到了「1+1>2」良好成效。該鄉通過建設2個扶貧車間招商引資,在引進企業和常年外出的專業人才為貧困群眾帶來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銷售市場的同時,積極培養本地年輕黨員群眾創業。以黨員創辦的恆達(家庭)農場、青樹林(家庭)農場等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依託,著力發展靈芝種植、蜈蚣養殖、中藥材種植及土特產品種養殖,實現了多層次、全方位、可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今年以來,通過網上授課舉辦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生產等實用技術培訓3場次,參加培訓200餘人次,助力企業如期復工復產。
整合「三支隊伍」,激活脫貧攻堅「動力源」。山店鄉注重鄉村人才隊伍作用發揮,整合現有人才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14個村級黨組織組織實施,深入推進了以「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幹部、把村幹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為主要內容的「四培養工程」,定崗鍛鍊,動態管理,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充分整合農村人才隊伍,深入實施農村黨組織「頭雁」工程,讓廣大農村黨員、致富能手、退役軍人、鄉賢等農村人才緊密圍繞在村級黨組織的周圍,激活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目前,已將14個村黨組織書記或村主任培養為產業發展和致富帶頭人,從致富能人中吸收黨員15人,培育黨員示範戶20餘個,務農新型職業人才100多人,已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