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以及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書法與蘇軾、蔡京、米芾等人齊名,他們都是宋朝書法的風格代表。黃庭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以比肩蘇軾,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同樣自成一派。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江西詩派」尊杜甫為祖師爺,學習杜甫的風格,所以大家不要誤解了,認為這一詩派全部都是江西人,只要是學習杜甫的詩人,全部都可以歸類到這一詩派。那麼「江西詩派」主要的特點我總結了有這麼兩點;一、講究形式。二、創新不足。黃庭堅主張學習杜甫,並且特意強調無一字無出處,每一個字都極為講究,還大量使用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江西詩派」在南宋之後,最終被人們所拋棄的原因。
黃庭堅很多的詩就大量使用典故,這也讓他的作品沒有形成統一的風格,不僅寫作起來比較困難,對於後人在理解上也是比較吃力。當然並不是說不用典故,只是有的時候堆砌太多的話,反而會失去詩歌的韻味。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這組詩一共有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寫得最好的一首,當時黃庭堅晚年回到故鄉江西修水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這首詩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詩人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雨也是詩歌裡經常出現的一種意象,而到了春天更是細雨綿綿,雨也讓春天充滿了詩情畫意,而黃庭堅正是通過對於雨水的點綴,從而描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讓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不僅非常的抒情,還把當時的心境,以及周圍的環境描寫得活靈活現,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也讓這首詩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成為了一首經典名篇。
第一句就寫得很有趣,也非常的有詩意,亭臺前經過一場春雨的洗禮,把地面上的塵沙給壓了下去。到了第二句立馬又是接上來,重點描寫了春色美景,春天漸漸臨近了,讓人能夠感受到春天獨特的美,還有獨特的美景。最後兩句在這首詩中,也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我更喜歡春天裡的寒意,這樣到處都有還有雪花在飛舞,好像是春天還沒有到,可是處處可以看到奼紫嫣紅的花朵。
黃庭堅的詩很有個性,也很是獨特,這首《春近四絕句.其二》看似信手拈來,只是一首隨興之作,所描寫的只不過是尋常的景色,還有普通的事物,可是黃庭堅同樣寫出了新意,讓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這樣的作品在《全宋詩》裡其實比較少見,對於宋朝大部分的詩人來說,更偏向於哲理,可是黃庭堅很顯然是受到了唐詩的影響,更多的是以抒情為主。所以這首詩儘管有一些冷門,但是同樣是難得的佳作,也是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