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生的諸多作業中,作文絕對是讓家長們最為頭疼的。
作文這種主觀性很強的東西,根本沒有參考答案,所以讓孩子放手去寫,經常會出現一些「震驚四座」的作品。大多數都非常的搞笑,但因為不符合要求只能得0分,不得不讓人感嘆:學渣都是段子手。
0分作文:「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
這篇名為《我的媽媽》 的作文,一發到網上就引起了熱議。
作文內容非常的簡單,只有一句話:「我的媽媽是個不到40歲的中年婦女。」
老師看到後認為「不到40歲」與「中年婦女」重複了,就在「不到40歲」這裡標註了「多餘沒用」,本意是告訴孩子這裡去掉。沒成想這孩子給理解錯了,這句話就變成了這番模樣:
「我的媽媽是個多餘無用的中年婦女。」
老師在看到孩子這麼修改之後,也是萬般無奈、哭笑不得。可能是擔心家長誤會,特意在下面解釋道:「老師不是那個意思,媽媽不會看到吧。」
網友們看到孩子修改後的內容也是笑出眼淚,紛紛猜想孩子的內心活動:「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
「媽見打」系列高分作文:《有意義的一天》
同樣是「媽見打」系列,有0分作文,必然有高分作文的存在。比如這篇《有意義的一天》。在語言的描述上通順、舒服,用詞也很準確,轉折部分卻讓人大跌眼鏡。
本以為這個孩子懂了的是新生命孕育的道理,沒想到他想的卻是「以後不能找老媽這樣的女人,自己懶還找理由」。
老師在看到這篇作文後的反應也是很搞笑,很是期待他的媽媽看到這篇作文後是什麼反應,就差沒直接讓媽媽籤字了。
估計真讓媽媽看到了,也是少不了一頓打吧。
同樣是「媽見打」系列,一個孩子是0分,一個孩子卻拿到了98的高分。從這個對比就能看出來,孩子的作文的確需要提升。
下面就分享一些小學生實用的寫作技巧。
1、句子結構:多用短句,句型多變
人在閱讀時,一次能理解的文字數量是有限的。
短句的閱讀時間短,理解更容易,所以寫作時多用短句,讀起來更通順。中等長度的句子大約在12-18個字,超過18字屬於長句。
在使用長句時,儘量在長句前後增加短句,舒緩節奏,讀起來更舒適。
2、用詞準確:使用簡明扼要的表達
有的小學生為了讓作文看起來高深,會故意使用很多高深、生僻的詞彙,或過多使用成語。這樣寫出來的內容不僅不容易讀懂,如果用詞不當還會引起歧義,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在寫作文時儘量使用簡短具體的詞語,作文看起來更簡潔清晰,如果是描述畫面感的詞語,感受也會更為強烈。
3、多讀、多練、多寫
一篇好作文的基礎是有好的思想、素材,這就需要孩子日積月累的閱讀,以及多寫多練。
每寫一篇練筆,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或者多寫一些不同類型的小作文,換換寫作的思路,對孩子的作文質量提升都有很大幫助。
我推薦這套《課文裡的寫作密碼》,這套書共6冊,我家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看了,與小學一到六年級的教材是配套的。
作者曹海棠得過多次教學大賽獎項,並且自身還是時代小學語文老師、中學高級教師,有非常豐富的寫作技巧。
這本書從最基礎的作文結構和素材積累方面,給予孩子對作文最初的認識。
這套書用樹狀圖、時鐘圖、毛毛蟲圖等思維導圖,幫助孩子樹立作文內容,總結寫作的要點。作文的寫作並非是詞語的堆積,所以孩子要學會作文的基礎結構。
書中的每一篇課文梳理後,都伴隨一篇小練筆,幫助孩子儘快掌握課文要點技巧。我家孩子自從學習這套書後,作文的成績提升非常明顯,就連我的特教朋友都誇他有寫作天賦呢。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