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新農合和新農保這兩種惠農政策,一直是農民朋友最關心的話題。新農合是基本醫療保障,而新農保則是基本養老保障。每年隨著繳納費用的上漲,棄繳的不僅僅是新農合,新農保棄繳的也大有人在。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筆者所在家鄉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收繳工作已經宣告結束。在這段交費時間裡,筆者發現村上不少人們都不想也不願意交納養老保險。出於好奇,筆者就詢問了不少人,他們的回答也是大同小異。
總而言之,村民都說辛辛苦苦交了15年,老了老了一個月才領到100多元錢,真是不值得。那麼,新農保到底該不該交?咱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眾所周知,以前農民是沒有養老金的,看到城裡的老人都有養老金,農民朋友們就只有羨慕的份。直到2011年國家出臺了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從此才開啟了農民有養老金的新時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圓了農民的夢了。
到今年為止,農村養老保險已經實行將近10年的時間了。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雖然新農合的繳費標準有所上漲,但是養老金的領取標準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只不過上漲的幅度不是太大而已。
以筆者之見,這些人不願繳納新農保的主要原因還是錢的問題。比如一人200元,一家5口人的話就要交1000元,對平時收入來源有限的農民朋友來說,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畢竟農村人都是本著能省一個是一個,能省一筆是一筆,省錢才是硬道理。
可是新農保和其他社會保險是完全不一樣的,其他社會保險一般都是金額比較多,考慮到農民朋友的實際情況,新農保繳費標準也有所不同,都是一年只交一次,一次才100或200元,不同的地方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而制定不同的繳費比例。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未滿60歲還沒有領取過養老金就意外死亡,那參保人前幾年交的養老保險是不是就白交了?這個大家不必擔心,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種方式進行,而且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方式。
每個參加新農保的人都有自已的繳費帳戶,你的身份證號碼就是自已的養老保險帳戶,即個人帳戶,你每年繳納的養老費用就像是你平時在銀行的存款一樣,歸個人所有,任何人都領不走。這部分資金在參保人離世後可以辦理一次性領取,你繳納了多少,就能領取多少,一分也不會少。
但只要交滿15年,在年滿60歲之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而養老保險制度的繳費原則又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的檔次越高、年限越長,等到老了之後每個月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也就會越多。總之一句話,農村養老保險是一項惠農好政策,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區交了嗎?你覺得農村養老保險應不應該交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