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廈門分會現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舉辦時間一再延宕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終於在9日上午,在福建廈門,臺灣臺北兩市同步「盛放」。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廈門,臺北同步設立會場。兩岸知名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和青年創業者等700多人與會,商討如何緊抓大陸「十四五」規劃機遇,見證並推動兩岸產業不斷走向深化。
本屆峰會年會主題為「面對新情勢,再創新契機」。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邱正雄代表蕭萬長理事長分别致辭。與會嘉賓強調,在疫情影響下,兩岸更應加強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臺灣同胞應把握大陸「雙循環」和「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新機遇,共同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創兩岸發展新局面。企業界作為兩岸經濟合作的主體,要克服障礙、排除幹擾、把握髮展大局。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兩岸四大交流合作平臺之一,自2013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兩岸工商界交流對話、密切對接,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兩岸企業界最具影響的交流平臺,尤其是在當前疫情衝擊之下,兩岸企業家峰會被賦予更加重要的意義。外界也期待,峰會能夠釋放兩岸經貿合作的積極信號。
三場分論壇昨日為峰會預熱
中小臺資企業金融服務論壇。
8日下午,該峰會年會先行舉行了涉及鄉建鄉創閩臺合作、特色產業園區與臺企產業聯盟合作交流、中小臺資企業金融服務等3場分論壇,為兩岸企業家峰會預熱,開了一個好頭。中小臺資企業金融服務分論壇會上,成立了為中小臺企提供更多金融服務的「兩岸金融產業合作聯盟」。廈門臺商協會,以及福州臺商協會、漳州臺商協會與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也在同日籤署了《服務兩岸企業合作框架協議》。需要注意的是,8日的分論壇不僅有臺胞臺商現場參會,亦有數個分論壇視頻連線,證明兩岸民心不可違,兩岸大勢不可逆。
由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總結福建鄉建鄉創閩臺合作取得的成效,宣講惠臺有關政策措施,分享交流兩岸專家和青年建築師鄉創鄉建的好理念、好經驗、好做法,展示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階段性成果,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為福建的鄉村振興貢獻聰明才智。
由福建海峽經濟研究院和臺灣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閩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臺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採取廈門、臺灣雙會場線上企業連線交流的形式,由福建特色產業園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代表與臺灣產業聯盟代表進行相關企業、產業的連線對接交流。
由廈門金圓集團主辦的中小臺資企業金融服務論壇,涵蓋「兩岸金融產業合作聯盟」成立儀式、金融服務中小臺資企業合作項目籤約、「加快建設金融強市,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專題推介以及中小臺資企業金融服務經驗分享等環節,旨在持續深化兩岸金融交流合作,推廣兩岸金融合作優秀做法,為廣大中小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興業提供更高效、更務實、更全面、更暖心的金融服務。
峰會臺灣現場被傳「大咖」雲集
臺灣分會場
9日上午,位於臺北市國賓飯店的臺灣會場,除了兩岸企業家峰會臺北方副理事長、前「財政部長」邱正雄,峰會秘書長、前「經濟部長」陳瑞隆出席外,還有前「經濟部長」王志剛、前「勞委會主委」詹火生,海基會代董事長、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也有出席,可謂政商雲集。但臺北方理事長蕭萬長因身體不適缺席,由副理事長邱正雄代表致詞。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在臺灣商界大老方面,包括海基會代理董事長、三三會理事長許勝雄,臺灣商業聯合會理事長張平沼、臺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臺玻公司董事長林伯豐、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電電公會榮譽理事長郭臺強,新光金控副董事長、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等,近200人出席,陣容堅強。
兩岸企業家峰會依往例,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由兩岸輪流舉辦,2019年原應由臺北舉行但受政治氛圍影響改在大陸舉行,今年又因疫情,加上陸委會日前公開在記者會「提醒」臺灣與會人士要注意遵守兩岸條例相關規範,使得這場兩岸財經界年度盛事格外低調,且謝絕採訪。
兩岸交流進程無懼民進黨的提醒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同比增長17.2%,創歷年新高,兩岸經貿無懼疫情仍在逆市增長。
針對此次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臺陸委會日前曾表示,民進黨當局支持合於規範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範。據了解,「兩岸企業家峰會」成員大多是兩岸商業界的重量級人士,很多臺灣頂尖的上市公司的一把手都在與會行列中。表面上看陸委會的此番言論,是民進黨在講「支持」兩岸交流,可話裡話外卻透露出威脅恫嚇的味道。
一方面要賺大陸的錢,一方面卻肆無忌憚、毫無廉恥地「反中」「抗中」?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不停打壓兩岸之間的交流。9月,臺陸委會就禁止在臺灣舉辦海峽論壇相關活動,也不希望臺灣民眾參與視頻連線,還要對率團出席海峽論壇的新黨主席吳成典展開調查。10月,針對在杭州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臺陸委會又公開威脅稱,若此次赴大陸出席論壇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有涉及違反法令情形,主管機關將依法處理。12月就在幾天前,島內知名統派人士黃智賢、邱毅在參加完大陸《環球時報》年會後,就被民進黨當局盯上了。民進黨籍民代王定宇揚言,臺檢調部門應儘速追查黃、邱二人的「促統」言論;而綠媒《自由時報》甚至在社交媒體發文,稱要把「統一頑固分子一網打盡」。
針對民進黨當局頻頻以「反中」政策阻礙臺灣民眾赴大陸發展,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兩岸交流40年來的事實證明,兩岸同胞交往越多,越有利於消除隔閡,增加溝通、增進認同,這是個好事情。到底是誰在給臺灣同胞設置障礙;誰動輒把兩岸正常交流泛政治化、扣「紅帽子」;誰操縱自己豢養的網軍,批倒批臭、惡意攻擊,甚至動用司法手段進行處罰,大家看得很清楚。誰在刻意製造臺灣民眾的「夾心」狀態,誰就是罪魁禍首。
責任編輯:李欣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桂臺少年聚「雲端」,戳了誰的肺管子?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涪臺的「雲團聚」與「歡樂梗」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兩岸民間交流的「雲端」打開式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廈金「雲」聯動,共守一片海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湘臺青年文化交流節「共舞兩岸情」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視訊回憶臺灣光復75周年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為了電影,兩岸青年相聚平潭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兩岸電視主持新人「跨」海「雲」築夢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關注兩岸婚姻家庭中的陸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