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送貨高峰,快遞包裝箱也迎來拆箱高峰。這個「雙11」,多家快遞公司推出紙箱回收政策,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紙箱回收的效果並不理想。專家表示,從理論上說,包裝箱回收可以推進,但是就目前快遞公司的組織形式來看,並不適合做紙箱回收的工作。 一支口紅快遞包裝一大盒 「我就買支口紅,可寄來一個大包裝盒。」市民王小姐在拆「雙11」購買的化妝品時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王小姐表示,一支口紅配上空蕩蕩的紙箱,覺得非常浪費。 市民伍女士也有類似經歷。伍女士在「雙11」購買了一個微波爐,有一天,伍女士收到一個包裹,裡面裝著廚房隔熱手套。伍女士說:「這隔熱手套應該是買微波爐的贈品,如果是跟微波爐打包在一個箱子裡送過來,我覺得沒問題,但是這麼拆開來送,就有些浪費了。不僅多浪費一個紙箱,快遞小哥還多跑一趟,不大值當。」 劉楠先生前幾天剛裝修完新家,「雙11」他購買了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空調、床等家電、家具。這幾天,商品陸續到貨,包裝箱怎麼處理成了一件麻煩事。「這些包裝箱都特別大,質量還都特好,我想拿去看看誰還需要循環使用,但是又找不到渠道。」 紙箱回收活動知情者不多 記者了解到,今年某公司聯合五大快遞公司發起「全國紙箱回收日」活動。全國4萬個驛站、3.5萬個快遞網點將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循環利用。消費者捐獻紙箱還有機會累積螞蟻森林綠色能量,植樹造林。 不過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消費者,至少有8位表示並不清楚快遞網點回收紙箱的事情。家住望京的肖女士說:「我從沒聽說過有網點能夠回收箱子,這個點兒在哪兒啊?為了環保,我願意專門跑一趟送紙箱。」市民王先生則告訴記者:「拆完快遞我一般就直接扔垃圾桶了。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專門回收紙箱的網點,否則讓其他消費者繼續使用這些箱子也能經濟環保一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生活在居民區的消費者大多選擇直接扔棄紙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也沒見過哪裡有專門回收紙箱的網點。 高校回收點一天回收紙箱五六百個 「雙11」,大學生群體的購買力也不容小覷。北京部分高校都設有近鄰寶智能快遞櫃,據近鄰寶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僅學院路附近的6所高校在快件量高峰期,每天快遞量可達10萬件左右。為了應對學生族網購帶來的大量紙箱,近鄰寶在學校設置了紙箱回收箱。 記者在北京林業大學看到,這種回收箱分為很多槽口,最上方是一條細長條的槽口,主要回收紙箱,下方有幾個圓形槽口,這裡是放塑料紙等不可回收的雜物。 11月12日,記者在林業大學看到,陸續有學生到智能快遞櫃取快遞,之後大部分學生會拿著商品走到紙箱回收箱,拆除外包裝。在學院路上的一所高校,記者同樣看到這樣的紙箱回收箱,並且已經被紙箱填滿。 田立濤是該高校近鄰寶店的店長,他告訴記者,「雙11」期間,該回收點每天可回收箱子500-600個,「這已經基本滿足快遞員發快遞的需求,實現了紙箱的循環利用。」 泡沫塑料處理起來有難度 快遞紙箱可以當廢品,或者回收,那麼包裝箱的衍生品——泡沫塑料、塑料膜處理起來就沒那麼方便了。 西直門外大街21號院的崔師傅每天晚上5點鐘有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分揀小區居民扔棄的紙箱,「雙11」之後崔師傅的工作更加忙碌了。他告訴記者:「以前一晚上也就十來個紙箱子,『雙11』這幾天達到20多個。」記者看到,崔師傅把紙箱整齊地摞在一起,在紙箱堆的旁邊還有一小堆白色泡沫塑料,他告訴記者,這些泡沫塑料都是從紙箱裡撿出來的,「紙箱還能賣個廢品,這泡沫塑料完全沒用。還有那些塑料包裝紙,撿垃圾的都不要。」 劉楠對「白色汙染」也深有同感。「舉個例子,我買了個床墊,這床墊是捲起來快遞的,按理說捲起來後再打包裝應該用不著那麼多塑料包裝,但是電商是將床墊放平之後整個套進去做包裝,然後再捲起來快遞,這塑料包裝的用量就太多了。」 【困境】 送貨收貨頻點不同難以回收 儘管圓通、順豐、百世快遞、中通等多家快遞公司設置了回收箱,但是對於其回收效果,一位不願具名的快遞公司負責人坦言:「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究其原因,該負責人表示,快遞小哥回收紙箱的頻點和消費者將紙箱交給小哥循環使用的頻點不在一條線上,「按照之前的設計,消費者在收到快遞後,將快遞箱拆開,取出商品,然後將紙箱交給快遞小哥帶回循環使用。可是,極少有消費者會按照這個節奏來,大多是先收下,然後有時間再拆快遞。而作為快遞小哥來說,那麼多貨物等著送,他也沒時間等著回收紙箱。」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有固定網點回收,大部分消費者也不會拖著那麼多紙箱、走相對較遠的路把箱子送到回收站。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高級專家邵鍾林認為,從理論上說,包裝箱回收是可以推進的,但是就目前快遞公司的組織形式來看,並不適合做紙箱回收的工作。他告訴記者:「現在快遞公司做的都是單向物流,各快遞公司的網絡組織也都是按照BtoC的商業模式來設計的,你要讓它完成CtoB的模式,不進行網絡組織的改變是很難完成的。」 【舉措】 快遞服務推進「最後一公裡」 邵鍾林建議說,快遞服務應該推進「最後一公裡」公共平臺建設,比如說在小區附近把幾個快遞公司的網點匯集在一個平臺上,「所有快遞公司都在這個平臺上設點,消費者有需要,快遞小哥可以把貨物送上門,消費者如果願意也可以去平臺自取。這種網絡組織形式就容易集中回收大家退回來的空箱。」 同時,邵鍾林表示,要實現綠色快遞還需要在快遞包裝材料上下功夫,儘量用紙質包裝以及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另外,從電商角度來說,應該配備多種體積的包裝紙箱,避免使用很大的箱子裝很小體積的商品。 ■ 聲音 以前,快遞包裝量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度包裝,隨著各地出臺政策防止過度包裝,如今包裝物體量增長主要源於電商銷售量上漲。 今年「雙11」,全國大約產生260億個包裝物,每一個家庭預計產生1-2個包裝物。很多市民逐漸加入回收紙箱的行列,公司今年「雙11」每天回收紙箱200多噸。 ——北京市華京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負責人胡世珍
來源 新京報
編輯 程星
編審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