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別的女生有禮物收的時候,你沒有禮物收」。
在前不久的七夕情人節,《心動的信號2》裡趙琦君的一句心動語錄,給全國的觀眾們帶來的甜蜜暴擊。
而這句讓心動偵探們大呼「上頭」、「電視劇都寫不出」的戀愛語錄,只是打動觀眾的冰山一角。
《心動的信號》第一季在去年播出後,口碑和播放量上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今年6月19日,《心動的信號》第二季上線。
本季演播室中的「心動偵探團」成員出現了一些變動,心理學專業姜振宇的位置由劉墉之子劉軒接替,同時官鴻、朱亞文、張雨綺、姜思達,則由宋茜、鄭愷、楊丞琳、杜海濤替換。
素人單身嘉賓的選擇上,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水準,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名校,在顏值方面也十分出眾。
截至目前,這一季的《心動的信號》在一萬多人評價的基礎上,仍然獲得了7.2分的好成績。
現實版高顏值偶像劇
作為一檔素人戀愛節目,《心動的信號》第一季豆瓣評分為7.6分,口碑一直在上升。
雖然,素人的婚戀節目並不新鮮。早在明星婚戀節目《我們相愛吧》中,就曾出現過純素人的戀愛真人秀。
但《心動的信號》之所以能「殺出重圍」,除了創新加入了明星的室內觀察討論環節,更重要的在於同處一室的素人嘉賓們。
三男與三女的彼此選擇中,充滿了猜測、懷疑、心動和試探,「好看」程度不亞於一部品質優秀的青春偶像劇。
作為一部真人版的「青春偶像劇」,《心動的信號》一個亮點,就是一點都不素的「素人嘉賓。」
作為女一號的楊凱雯,是一名潮玩設計師。
出場的時候一身背帶裙、丸子頭加上娃娃臉,給人非常可愛的感覺。
25歲的她,處女座,大學是在中國傳媒大學就讀,學習的是動畫專業。
家中有很多的手辦和自己動手設計的作品,這麼可愛的她,從事的職業也非常令人心動。
女二號的張天,看起來和女一是完全不同的氣場。
一出場,張天一身幹練的職業裝,就透露出一股強大的氣場。
她,摩羯座,美國雪城大學畢業,學習的是女性與性別研究、廣播電視電影雙專業,現在是一位影視製片人。
最關鍵的是,看起來如此成熟的張天,只有23歲,比楊凱雯還要小兩歲。不少網友都表示:簡直驚呆了。
女三號的吳沛,是非常典型的溫柔賢惠女孩兒。
水瓶座,在南佛羅裡達大學就讀的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歷,現在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任人力資源總監。
已經29歲的她,是完美的知心姐姐的形象。
女四號潘政如,是典型的時尚美女。
一出場就吸引了所有男嘉賓的目光,漂亮就是她的標籤。
而男一號陳奕辰,可以說是偶像劇男主的標配,沉默寡言,憂鬱氣質,帥氣臉龐,網友們都紛紛叫他「小陳坤」。
他今年23歲,現在還在澳洲坎培拉大學就讀,學習的是商務管理專業。
除此之外,還兼職英語老師。
長相帥氣、英語表達流利,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帥哥。
男二號趙琦君,畢業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現在在北京文化中心基金做投資經理。
他是節目裡的氣氛擔當,幽默的他會逗女孩開心,贏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男三號的吳翔威今年28歲,2016年在法國香檳襟彰會授勳香檳騎士,2015年參加第五屆millesome國際盲品挑戰賽獲得冠軍,現在是某品牌中國區的品牌大使。
男四號黃鉦軒則是一名醫生,運動風+陽光男孩的結合體。
8位嘉賓,不僅各個顏值在線,每個人都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不管是醫生、HR、香檳師、還是設計師等,可以說都會讓屏幕前的我們羨慕不已。
那這樣的8位嘉賓是如何互動戀愛?通過各種環節碰撞出愛情的火花,他們在戀愛中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這樣的好奇心大大激發了觀眾們的「窺探欲」。
有種,自己過不了的人生,就多看看別人的吧。
戀愛+推理,
代入感是它獲勝的法寶
光有了顏值還不夠,《心動的信號》最擅長的還是戀愛氣氛的營造。
而這還要歸功於這個綜藝的「規則設定」。
《心動的信號2》中信號小屋的入住規則,依舊與第一季一樣。
這六條入住規則是:每天晚上必須回到信號小屋;自行決定準備晚餐,一男一女搭配完成;入住當天,禁止透露自己的年齡職業;每天晚上可以,且只可以向一位的異性發送心動簡訊;入住期間不能交換個人聯繫方式;合宿期間不能直接對異性告白。
這個設定就像愛情實驗裡的催化劑,它是心動的源泉。
仔細看看這六條設定。
首先,不允許嘉賓互相透露年齡職業,每個人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片充滿神秘的領域。
可與此同時,又要求嘉賓必須晚上共同準備晚餐,每天晚上發送心動簡訊。
既保持的神秘感,又讓彼此相互試探,光是想想就覺得臉紅。
而當你慢慢對某個異性產生好感以後,又馬上告訴你,不許告白。
把澎湃的感情壓制在自己心裡,8個人之間的互相產生的試探、喜歡、克制等等感情,交匯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戀愛試驗場。
而觀眾和明星觀察團就可以通過捕捉素人男女的「曖昧」瞬間,放大愛情中每一個細枝末節,放大每一個心動時刻。
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手勢、一句話語,它們可能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但當你在這種極為曖昧的場景下看、戴上浪漫的柔光濾鏡後,它們似乎都暗含秋波、意味深長了。
通過對素人本身感情的控制,讓觀眾在過程當中,只能根據細枝末節去推測「他是不是喜歡她」、「她心裡肯定是裝著他」。
隨著節目的開展,觀眾們也就隨之歡呼尖叫,或者遺憾落淚。
這正是《心動的信號》走紅的秘訣:讓觀眾代入理想的角色,感受心動,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
如何出圈?
聚焦這代年輕人的焦慮與勇氣
這部綜藝之所以能夠出圈走紅,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他始於戀愛卻不止於戀愛。
其實和《心動的信號》一樣。
近年來有很多聚焦婚戀的綜藝都取得了成功,比如《中國式相親》、《非誠勿擾》等。
而這些綜藝雖然形式各異,但他們的成功都有一個共同的要素,就是通過婚戀聚焦社會,聚焦當代人的價值觀,聚焦衝突和社會問題。
《心動的信號》第二季也一樣。
它把視角放在了年輕人身上,打造了一面全方位折射當下年輕人社交生活的稜鏡,展現了更多關於年輕人在大城市生活的感受,比如奮鬥、離開家步入社會的成長,以及獨立思考。
三十而立的思考,正是此次探討的話題。
「沒有像前景那樣,離自己的目標進程那麼快,一切事情變得慢下來了,年紀又在往上走,是有危機感的。」
陽光帥氣事業有成的吳翔威,以「慌」來形容自己迎接三十歲的心態。
看起來如此成功的他們,內心都仍然慌張,何況是社會中無數普通的我們呢?
素人嘉賓的「慌」也迅速蔓延至心動偵探團。
杜海濤坦言,自己曾在三十歲生日前經歷了一場手術,躺在病床上突然覺得一切都很真實,但也很害怕在醫院度過生日,「這可是三十歲的生日啊」。
這種情緒正是「三十而立」劃定的根深蒂固的成長線。
而《心動2》不僅拋出了問題,也試圖給出了答案。
勇氣。
在戀愛中,面對張天「遇見了也會怕」的坦白,楊凱雯直言「這個怕也很珍貴,一輩子怕不了幾次」;面對潘政如的「不敢輕易交心」、「沒有曖昧階段」,黃鉦軒勸解「從陌生到男女朋友,要給對方多一點時間和空間」……
愛情是道難題,一路上會害怕會忐忑,甚至會不知所措,但只有勇敢者才能感受它的甜美。
戀愛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就像《心動的信號》第二季監製李笑說的,新一季節目希望引導年輕人在更深維度上關注自我情感的表達。
「無論在戀愛社交還是生活中,都要勇敢追隨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