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錦繡蝦。
剛捕獲的中華錦繡蝦。李軍方 攝
大龍蝦不稀罕,幾乎只要一有高檔酒席,它就會出現在餐桌上。但是體長1米身披五彩「盔甲」的大龍蝦,你見過嗎?它還有著很酷的名字「中華錦繡蝦」。上周,寧波象山石浦漁民李軍方在漁山列島捕蝦時,無意間捕撈上來一隻活蹦亂跳的「中華錦繡蝦」,拿到岸上一稱竟然有1.95公斤,兩條長鬚長1.02米,實屬罕見。
大龍蝦捕自漁山島
昨天,記者採訪到了捕撈到大龍蝦的漁民李軍方。他告訴記者,上周他的捕蝦船正好在漁山列島附近做返航前的最後一捕。
起網後,有著20多年捕魚經驗的李軍方一眼就在捕蝦網裡看到了這隻獨特的大龍蝦。大龍蝦體表披著一層光滑堅硬的外殼。觸角和頭部為深藍色,四肢黑白相間,還有不少黃色斑點點綴其中,乍一看像是一個龍頭,又像是一位戲曲中威武的將士,煞是好看。
返港後,李軍方上網查了查,發現自己捕撈上來的這隻大龍蝦,應該是一隻「中華錦繡蝦」,還有個別名「七彩龍蝦」。
記者從網上獲悉,近兩年,沿海漁民多次捕撈到錦繡蝦。2014年11月,浙江溫嶺漁民捕到罕見中華錦繡大龍蝦被人以60萬元買走,不過這個說法並未得到證實;今年8月2日,浙江小夥在福鼎捕到一隻2.5公斤多重的中華錦繡龍蝦,當場就有海產品老闆願意花8萬元買下,不過被龍蝦主人拒絕了。
浙江沿海罕見味道鮮美
這真的是錦繡蝦嗎?昨天,記者請教了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春琳,將這隻大蝦的照片發給他辨別。
經過仔細辨認,王春琳回復記者這確實是錦繡蝦。去年,一漁民在溫嶺石塘海域捕魚時,捕撈到一隻色彩斑斕的蝦。從照片上看,和李軍方捕撈到的這隻非常像。
「它在南太平洋裡是很重要的一個品種,在東海海域也比較常見。不過,從舟山到溫州一帶海域數量不多,到了福建沿海就慢慢多起來了。」王春琳表示,「浙江沿海海域中除了中國龍蝦數量比較多外,其他品種的龍蝦都算是比較罕見的。」
雖然這種龍蝦比較少見,但記者查閱資料,浙江、福建等地漁民在東海海域也曾捕獲過錦繡蝦。
「這種龍蝦的體重從1.5公斤~3公斤不等。」路林市場的一名海鮮經銷商店老闆說,「大龍蝦一般都是兼捕的,數量確實不多。按照大龍蝦的價格來算,個頭比較小、體重1.5公斤左右的,價格為七八百元一公斤,如果重量大的,價格還要再高一點,到了酒店的銷售價格更貴。」
海洋中的大龍蝦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A、C,而且脂肪含量很低,有補腎壯陽、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等功效。「不過,過敏性體質和患有痛風的病人要少吃。」王春琳表示。
希望錦繡蝦走進水族館
如今,李軍方將大龍蝦放在石浦一家海鮮行暫養池單獨養著。
「需要每天給它換海水,這種龍蝦在深海生長,所以我們儘量讓水溫保持低一點。」李軍方說,「另外每天給它餵些小蝦米。」
自從捕到錦繡蝦的消息傳開後,這兩天,來看大蝦的客人便絡繹不絕。不過李軍方又有了新煩惱。「這麼稀有的蝦,如果它最終的命運是被人吃掉,實在太可惜了。」李軍方說,根據漁民的猜測,這隻蝦活了至少有數十年了。
不過李軍方沒有養殖龍蝦經驗,擔心時間一長,龍蝦會死。「現在等待有人能夠買下這隻蝦,再捐贈給海洋博物館。也希望水族館的人來買走供大家參觀。」李軍方笑著說。
新聞連結
錦繡龍蝦,為龍蝦科龍蝦屬,別名龍蝦、花龍蝦。體色多彩明亮。廣泛分布於日本、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為南太平洋的重要品種。生活在珊瑚外圍的斜面至較深的泥沙質地。
浙江沿海漁民有的將這種龍蝦叫「青龍」,也有不少漁民稱呼它為「七彩龍蝦」。
對縣誌比較有研究的網友稱,在古代這種龍蝦可能被稱為「神蝦」。在太平縣誌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宋天聖元年(北宋時),漁者得於海中,長三尺餘,前二鉗可二寸許,末有紅須尺餘,首如數升器,若繪畫狀,雙目,十二足,文如虎豹。大率五彩皆具,而狀魁梧尤異。中使吳仲華繪其像以聞,詔名神蝦。」
近年來漁民在東海
捕撈到的稀有海洋生物
2009年,象山黃避岙鄉白嶼村漁民在象山港海域張網作業時,意外捕撈到幾隻外形奇異的「螃蟹」。後證實為強壯菱蟹,屬於菱蟹科,俗稱為「千人捏」,意思是蟹硬度非常高,肉少味差,一般不食用。這種蟹生活在水深50至200米的泥沙或碎貝殼底質的海區,以食泥沙裡的小生物為生,肉、殼可入藥,具有活血散瘀、燥溼解毒之功效。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南海、東海、黃渤海的淺海。
2013年,象山高塘島漁民楊靈利出海捕魚時,捕到了一條怪魚。這條「怪魚」長約1.1米,重量約12公斤,身有豹紋,形似鐵鏟,頭部扁平碩大,頭上還長有硬刺,背部淺褐色,腹部白色,外形怪異少見。
2014年6月,奉化市桐照漁村一漁民捕到一條特大東海「帶魚王」。這條東海帶魚長2米、寬16釐米、重7.5公斤。當地老一輩漁民稱,這麼大的帶魚,百年難遇。
2014年11月,象山一艘漁船在東海捕獲一條重達2.5公斤的野生大黃魚,一時引起了眾多關注。
2014年,浙象漁45067號在釣魚島以西的239海區捕到一條色彩斑斕的魚:金黃色的魚體、魚鰭上,有一條條美麗的藍色條紋。市水生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鸚鵡魚。根據資料,鸚鵡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琉球群島以及印尼、大堡礁等熱帶海域,色彩豔麗,長有板齒狀的喙,以珊瑚蟲為食。象山漁民捕獲的應是條成年雌魚,若是雄魚,體表為綠橙或綠紅兩色。
2015年4月,象山漁民在東海釣獲巨型石斑魚,長度近2米。
相關閱讀:
魚蝦真的越大越好?看看浙江的神奇動植物寶典
返回大浙寧波首頁>>
關注大浙寧波官微「樂享寧波」,有更多福利、潮流、新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