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印象中,李歐梵是一位教科書級的學者,李歐梵這三個字本身就代表著嚴肅、權威。梁文道曾評價:「李歐梵是香港高校的另類,治的是學術,玩的是潮流,過的是生活。」
昨天,在深圳雅昌藝術中心,第一次見到76歲的李歐梵先生,以及他的太太李子玉、學生許子東,三位與物質生活書吧女主人曉昱對談,一整個下午讓人如沐春風。沒有年齡、身份的隔閡,談人生,談愛情,談脆弱和從低谷走出來後珍貴的平常日子,幾個人一生的故事都仿佛濃縮在那個安靜的空間裡。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許子東或許更為知名一些。他是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的常駐嘉賓,常常與竇文濤以及各界的名人嘉賓妙語連珠。
李子玉是其中最不知名的一位,在李歐梵的鼓勵下開始寫散文、畫畫,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她不善言辭,自稱是一名家庭主婦,曾患憂鬱病自殺數次,卻讓人感覺到「坦誠親切」的可貴。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子玉說,
曾經患憂鬱病的觸發點是與前夫結婚十多年後分手,找不到自己。走出憂鬱症是找回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最重要是安下自己的心。
子玉有些害羞,但在李歐梵和許子東先生的一番「熱場」後,很坦然地講出了自己的經歷。她生於廣州,父母在她2歲時離異,幼時與母親和外婆一同移居香港生活,然而母親再婚後,她一直與嚴厲的外婆和大兩三歲的哥哥一起生活,隔代的愛無法代替父母之愛,導致她一生都希望從外界得到愛。
子玉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後與丈夫結婚,丈夫到美國讀書,她便陪讀,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然而直到離婚後才發現,自己一生都在尋找愛,卻唯獨不愛自己,真正發現找不到自己在哪裡。
子玉的畫,圖片來自網絡。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曾評價說,
子玉她以自己的方式安靜畫下自己的
「彩色的詩」。
李歐梵先生說,
把婚姻生活當小說來寫。我是一流丈夫,二流學者。
與子玉一樣,李歐梵先生一樣也有過一段非常痛苦的時期。他同樣曾有過一段婚姻,但身在婚姻中時,因為異地,總覺得自己是個「王老五」。離婚後,他在1997年經歷了一段非常低谷的時期,最難過的時期正是在學生許子東香港馬鞍山的家中度過,整天一部接一部地看電影,或者喝得半醉。
正是在那樣痛苦的階段,子玉也在香港,也處在痛苦的時期。他們二人曾在美國相識,當時子玉正陪同前夫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李歐梵與他們一家結成好友,在他們家搭食五年。
在痛苦時,李歐梵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問自己:在我的生命中,這麼多年來,哪個女孩子讓我有溫暖的感覺?李子玉的形象浮現出來。他做了一個決定,要與李子玉結婚,結婚後要做一個好丈夫。
結婚時,兩人加起來已超百歲。
2000年,李歐梵的大學同學白先勇收到李歐梵與李子玉寄來的結婚照。白先勇說,這段姻緣極富傳奇色彩,是「半生緣」加上「傾城之戀」。
子玉和李歐梵。圖片來自網絡。
從昨天看到的子玉身上,
很容易看到「單純的人最有福」這句話。
作家黃佟佟曾寫過:「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每個人都註定要經歷苦難,有的是這樣的,有的是那樣的,到這是,你才會明白人生並不像你年輕時那樣理所當然,你才會真正懂得,你才會真正珍惜手裡的一切。」
一生兜兜轉轉,最難得是走遍千山萬水仍有能力天真相愛,但也或許正是因為歷盡千帆,人們更容易懂得眼前人,珍惜眼前人。
不過,這場愛情並沒有從此沒有波瀾,憂鬱症再次找到了子玉。李歐梵先生形容子玉患憂鬱病的時期,仿佛一朵花把自己躲在玻璃瓶中,旁人沒辦法澆水,只能看著她枯萎,言語間流出出惋惜心疼的情誼,讓人動容。
子玉說,在丈夫的幽默感和鼓勵下,她漸漸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信,而自信是快樂的源泉。她開始寫散文、畫畫,經常得到先生的肯定。
「老婆,你是天下第一!」之類的肯定總讓她開懷大笑,雖然這天下,只是兩個人的天下,很小,卻又很大。
在李歐梵的鼓勵下,子玉找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人生的色彩也多了起來。子玉最終走出了憂鬱病,儘管偶有復發,但時間越來越短,情況越來越輕。她,也為李歐梵的人生增加了很多色彩。
今年5月,子玉與李歐梵先生在北京的個展上。圖片來自網絡。
子玉的畫並沒有因為憂鬱病而沉悶,
反而是有一部分色彩非常絢爛,
當天的認購費用將全部捐獻給雅昌藝術基金會。
最近恰好重看松浦彌太郎的書,其中寫道: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因此才能明白緣分和感情的複雜之處,才能明白同樣孤獨的人的心情。感情由此而生,溫柔也由此而成。
與諸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