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異獸盤點——北山經篇

2020-12-14 珂亦有道

今天一起來了解《山海經》中《北山經》中第一篇章裡的異獸。

滑魚:生活在滑水中,外形像鱔魚,但是脊背是紅色的,發出的聲音像人在彈奏琴瑟,吃了它的肉能治好人的疣(yóu)病。

水馬:也多見於滑水中,外形與普通的馬相似,但前腿上長有花紋,並長著一條牛尾巴,發出的聲音像人的呼喊聲。

(huān)疏:帶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馬,長有一隻如粗硬的磨石的角,把它養在身邊可以闢火。

鵸鵌(qí tú):帶山山中的一種鳥,外形像烏鴉,但渾身長著帶紅色斑紋的五彩羽毛,這種鳥是雌雄共體的,吃了它的肉能使人不患疽(jū)病。

儵(tiáo)魚:生活在彭水中,外形像雞,長著紅色的羽毛,還長著三條尾巴、六隻腳、四隻眼睛,叫聲像是喜鵲的叫聲,吃了它的肉能使人無憂無慮。

何羅魚:生活在譙明水中,長著一個腦袋但有十個身體,發出的聲音像狗吠,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癰腫。

孟槐:譙明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像豪豬但著柔軟的紅毛,叫聲就像用轆轤抽水的響聲,把它養在身邊可以抵禦兇煞之氣。

鰼鰼(xí xí)魚:多見於囂水中,外形像喜鵲,但長有十隻翅膀,鱗甲全長在羽翅的尖端,啼叫聲就像喜鵲叫聲,把它養在身邊可以闢火,它的肉能治好人的黃疸(dǎn)。

寓鳥:虢(guó)山山中的一種飛鳥,外形與老鼠相似,長著鳥一樣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羊叫,人飼養它可以躲避刀刃之災。

耳鼠:丹燻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老鼠,但長著兔子的腦袋和麋鹿的耳朵,啼叫的聲音如同狗吠,它可以用尾巴飛行,人吃了它的肉,肚子就不會鼓脹,還可以百毒不侵。

孟極:石者山山中的一種野獸,樣子像豹子,額頭上有紋路,身體是白色的,善於隱藏潛伏,它的叫聲就像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幽鴳(yàn):邊春山山中的一種野獸,長得像猿猴,可身上都是花紋,總是笑嘻嘻的,見到人就臥倒裝睡,叫聲就像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足訾(zī):蔓聯山山中的一種野獸,長得像猿猴但有鬣(liè)毛,還長著牛的尾巴、遍布花紋的手臂、馬的蹄子,見到人就大喊大叫,叫聲就像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鵁(jiāo):生活在蔓聯山山中一種鳥,喜歡群居,而且會成群結隊一起飛翔,毛髮如同雌性的野雞,叫聲就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據說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中風。

諸犍(jiān):單張山山上的一種野獸,外形像豹子,但有著很長的尾巴,腦袋長得像人,耳朵像牛的耳朵,只有一隻眼睛,擅長咆哮,走路的時候總是叼著自己的尾巴,睡覺的時候就把尾巴盤起來。

白鵺(yè):單張山山中的一種鳥,長得像普通的野雞,腦袋上遍布花紋,長著白色的翅膀、黃色的腳,據說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咽喉疼痛,也可以治癒痴呆。

那父:灌題山山上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有著白色的尾巴,叫聲就像是人在大聲呼喚。

竦斯:灌題山山中的一種鳥,長得像雌性的野雞,長有一張人的面孔,一看見人就跳躍不止,叫聲就像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犛牛:潘侯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四肢關節上的毛都很長。

長蛇:多見於大鹹山,外形就像普通的蛇,但身上的毛髮跟豬毛一樣剛硬,叫聲就像擊柝的聲音。

窫窳(yà yǔ):少鹹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是是紅色的身體,長著人的面孔、馬的蹄子,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會吃人。

【魚巾】【魚巾】(bèibèi)魚:多生活在敦水中,人吃了它的肉就會死亡。

【魚巢】(zǎo)魚:多生活在瀤澤水中,外形像鯉魚,但長著雞的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腫瘤。

山【犭軍】:獄法山山中的一種野獸,身體像狗,但長著人的面孔,擅長投擲,一看見人就嬉笑,它走路快得像風,一出現天下就會起大風。

諸懷:北嶽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長著四隻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發出的聲音如同大雁鳴叫,會吃人。

【魚旨】魚:多生活在諸懷水,長著魚的身體、狗的腦袋,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啼哭,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癲狂。

肥遺:渾夕山山上的一種長著一個頭、兩個身體的蛇,在哪個國家出現哪個國家就會發生大旱災。

狕(yǎo):隄山山上的一種野獸,外形像豹子,腦袋上有花紋。

龍龜:隄水中有很多。

《北山經》第一篇章中的異獸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有遺漏,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如果有喜歡的歡迎點讚收藏,期待下次再見。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的異獸形象
    ,也有一些不知名的異獸。也有一部分異獸,由於時間演變,改變了形象,由神轉妖。禎祥之物變兇獸——「九尾狐」九尾狐可能不會太喜歡《封神演義》,雖然給她揚了名,卻也是惡名,把九尾狐這一形象徹底釘死在妖媚禍主的柱子上,流傳至今再難翻身;實際上,按照《山海經·南山經》原文所述:「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
  • 《山海經》中的這種伴隨著洪水出現的異獸,魚身鳥翅,卻不是惡獸
    《山海經》中的這種伴隨著洪水出現的異獸,魚身鳥翅,卻不是惡獸最初知道《山海經》這部書是因為初中學過的一篇課文,相信大家大部分也都學過這篇課文,叫做《阿長與山海經》。在這篇課文中,《山海經》中「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等不僅深深吸引著魯迅,也同樣吸引了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能看到這本書(當時網絡還沒有這麼發達,智慧型手機什麼的也沒有見過,學校門口的小書店中也找不到這本書)。
  • 《山海經》異獸「可愛程度」排行榜,其中一種是愛情象徵
    《山海經》是一本古老的百科全書,它記載的上古神話故事,奠定了中國神話的基礎。它記載的神人和異國,具有考古和歷史研究價值。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山海經異獸,它們有的兇猛異常,有的是治病的醫藥,有的還是珍稀美食。另外,還有一些山海經異獸具有寵物特徵。
  • 《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
    說到這裡,終於要扯出《山海經》了,它,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集地理/歷史/文化/民俗/神話為一體的荒誕不經的奇書,裡面的內容太過匪夷所思,以至於根本不知道它的內容是真是假,連成書年代都不確定。當然,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和《山海經》中的異獸。
  •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專家:可能是真的
    《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兩大部分組成,共十八篇。《山經》主要包括《五藏山經》五篇,而《海經》主要有《海外四經》四篇、《海內四經》四篇、《大荒四經》四篇和《海內經》一篇組成。《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行則銜其尾。《北山經》-----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裡,其神皆人面蛇身。
  • 上古吃貨的食譜 舌尖上的《山海經》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上古奇書《山海經》是一部神秘的九州地理志,也是一部神話傳說的經典著作,其中各種腦洞大開的異獸形象讓人嘖嘖稱奇。《山海經》在描述這些奇珍異獸的時候,始終都離不開「食」這個字。其味道、做法、療效之詳細,堪比菜譜,分分鐘從《山海經》變為《舌尖上的異獸》。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對照《山海經》原文,書裡不管介紹什麼怪獸,大部分後面都會加一句「食之……」,比如:「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兇」「食之已癘,可以殺蟲」「食之無腫疾」等等。看來《山海經》除了是一本志怪書,還是一本隱形的食譜!
  • 山海經食譜,浮玉山,洵山,不死異獸
    浮玉山的北面有條河,叫做苕水河,苕水河裡面有鮆魚,這種魚以後再北山經會有介紹,是種紅色的魚,吃了它,可以讓人不會傲慢無禮,失去傲嬌的心態,這種魚很適合現在的川建國同志吃。
  • 這五種動物竟接近《山海經》異獸,巧合或真實,或許異獸曾存在?
    但其中《山海經》被認為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也被認為是一部奇書,書裡描述的生物看似是魔幻,卻和大自然中動物有相似地方。來看看其中五種動物竟然接近《山海經》異獸,是巧合還是真實?一、山海經中的文鰩魚對應飛魚科燕鰩魚屬動物?
  • 山海經:饕鬄根本不是龍的兒子,而且這種異獸,上古時期就死了!
    說道饕餮,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雖然是上古時期記載的兇獸,但是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或者是小說中頻繁出現這種異獸,所以知道這種異獸的人很多,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是有一個誤區的,因為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在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上古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鬄,說實話,這種叫做饕鬄的異獸和饕餮是不是一種異獸還有待考證,畢竟名字雖然差不多,但是不是一回事
  • 《山海經》裡奇珍異獸並不神奇!原來它是一本古代「食譜」!
    裡面最神奇的還不是哪些神奇異獸的外貌、習性記錄,最厲害的是山海經還記載了吃這些異獸的味道和功效,甚至還有烹飪手法!古人也太厲害了吧!這也能做到?就算是想出來的,將每一隻奇奇怪怪的生物都寫出味道和食用他們的功效,也是需要非凡的想像力了!這裡就來介紹一下比較著名的妖怪,一起來看看它們的味道如何,是不是雞肉味卡蹦脆ヾ(o)ヾ!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壹佰零叄
    山海經北山經——第二山系:縣雍(yōng)山——異獸:閭(lǚ) 正文 又北五十裡,曰縣雍(yōng)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其獸多閭(lǚ)麋,其鳥多白翟(dí)白[有鳥]。晉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汾水。
  • 《山海經》中的神話生物竟然是真的?
    大家好,這篇是都市傳說系列的第十六期。大家可以點擊我的頭像查看往期。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本書——《山海經》中的神秘生物。《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玖拾伍
    山海經北山經——首列山系:敦薨(hōng)山——異獸:赤鮭(guī) 正文 又北三百二十裡,曰敦薨(hōng)之山,其上多棕枏(nán),其下多茈(zǐ)草。敦薨(hōng)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玖拾整
    山海經北山經——首列山系:蔓聯山——異獸:足訾(zī)、鵁(jiāo) 正文 又北二百裡,曰蔓聯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liè),牛尾、文臂、馬蹄,見人則呼,名曰足訾(zī),其鳴自呼。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玖拾叄
    山海經北山經——首列山系:潘侯山——異獸:旄(máo)牛 正文 又北二百裡,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zhēn hù),其陽多玉,其陰多鐵。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máo)牛。
  • 《山海經》記載的異獸「玃如」:馬足人手而四角,這不就是袋鼠嗎
    一定有人認為《山海經》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卻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山海經》中記載的大量異獸也存在非常大的爭議,今天我們跟大家講講《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玃如」。
  • 曠世奇作《山海經》作者之謎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成書於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 盤點《山海經》中各種奇醜無比的神獸,美人魚上榜,還有一個食鬼
    盤點《山海經》中各種奇醜無比的神獸,美人魚上榜,還有一個食鬼我們都知道,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奇珍異獸,並且很多奇珍異獸都是長相奇特的,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盤點的,就是那些山海經中長得最醜的異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長得醜的異獸就是赤鱬了,它是生長在青丘的一種神獸。居住在青丘的水塘之中。關於他的長相之謎,其實是有兩個說法的,一個是它與西方的美人魚一樣,是一半人一半魚。並且還擁有人的智慧。第二種說法就是,其實他的長相極其的醜陋,就像我們現在的水滴魚一樣,寬大的嘴巴,咪咪的小眼。
  • 山海經中的珍禽異獸第五篇,學豬叫的魚,長著人臉的鳥,流血的樹
    《山海經》是一部最古老的志怪奇書,奇珍異獸,包羅萬千,遠超我們的想像與認知範圍,對於拓展思維、開闊視野與提高想像力大有裨益,亦是中華古文化之瑰寶。此神秘「地書」,至今尚無人盡通,魅力無窮。#山海經《山海經》插圖今天我們主要來領略一下《山海經》中的奇珍異獸,保準讓你腦洞大開,嘆服古人的想像力之偉大,當然,這些奇珍異獸也許並不僅僅是古人的杜撰,在遠古之時,興許它們就真實的存在著
  • 遠古食譜——《山海經》,這種飛魚你見過嗎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上古奇書《山海經》是一部神秘的九州地理志,也是一部神話傳說的經典著作。據統計,《山海經》中出現了500多種珍禽異獸,並準確描述了它們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有一些細心的《山海經》愛好者發現,《山海經》在描述這些珍禽異獸的同時,始終不離「食」這個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