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來了解《山海經》中《北山經》中第一篇章裡的異獸。
滑魚:生活在滑水中,外形像鱔魚,但是脊背是紅色的,發出的聲音像人在彈奏琴瑟,吃了它的肉能治好人的疣(yóu)病。
水馬:也多見於滑水中,外形與普通的馬相似,但前腿上長有花紋,並長著一條牛尾巴,發出的聲音像人的呼喊聲。
(huān)疏:帶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馬,長有一隻如粗硬的磨石的角,把它養在身邊可以闢火。
鵸鵌(qí tú):帶山山中的一種鳥,外形像烏鴉,但渾身長著帶紅色斑紋的五彩羽毛,這種鳥是雌雄共體的,吃了它的肉能使人不患疽(jū)病。
儵(tiáo)魚:生活在彭水中,外形像雞,長著紅色的羽毛,還長著三條尾巴、六隻腳、四隻眼睛,叫聲像是喜鵲的叫聲,吃了它的肉能使人無憂無慮。
何羅魚:生活在譙明水中,長著一個腦袋但有十個身體,發出的聲音像狗吠,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癰腫。
孟槐:譙明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像豪豬但著柔軟的紅毛,叫聲就像用轆轤抽水的響聲,把它養在身邊可以抵禦兇煞之氣。
鰼鰼(xí xí)魚:多見於囂水中,外形像喜鵲,但長有十隻翅膀,鱗甲全長在羽翅的尖端,啼叫聲就像喜鵲叫聲,把它養在身邊可以闢火,它的肉能治好人的黃疸(dǎn)。
寓鳥:虢(guó)山山中的一種飛鳥,外形與老鼠相似,長著鳥一樣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羊叫,人飼養它可以躲避刀刃之災。
耳鼠:丹燻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老鼠,但長著兔子的腦袋和麋鹿的耳朵,啼叫的聲音如同狗吠,它可以用尾巴飛行,人吃了它的肉,肚子就不會鼓脹,還可以百毒不侵。
孟極:石者山山中的一種野獸,樣子像豹子,額頭上有紋路,身體是白色的,善於隱藏潛伏,它的叫聲就像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幽鴳(yàn):邊春山山中的一種野獸,長得像猿猴,可身上都是花紋,總是笑嘻嘻的,見到人就臥倒裝睡,叫聲就像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足訾(zī):蔓聯山山中的一種野獸,長得像猿猴但有鬣(liè)毛,還長著牛的尾巴、遍布花紋的手臂、馬的蹄子,見到人就大喊大叫,叫聲就像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鵁(jiāo):生活在蔓聯山山中一種鳥,喜歡群居,而且會成群結隊一起飛翔,毛髮如同雌性的野雞,叫聲就是它自己名字的發音,據說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中風。
諸犍(jiān):單張山山上的一種野獸,外形像豹子,但有著很長的尾巴,腦袋長得像人,耳朵像牛的耳朵,只有一隻眼睛,擅長咆哮,走路的時候總是叼著自己的尾巴,睡覺的時候就把尾巴盤起來。
白鵺(yè):單張山山中的一種鳥,長得像普通的野雞,腦袋上遍布花紋,長著白色的翅膀、黃色的腳,據說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咽喉疼痛,也可以治癒痴呆。
那父:灌題山山上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有著白色的尾巴,叫聲就像是人在大聲呼喚。
竦斯:灌題山山中的一種鳥,長得像雌性的野雞,長有一張人的面孔,一看見人就跳躍不止,叫聲就像它自己名字的發音。
犛牛:潘侯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四肢關節上的毛都很長。
長蛇:多見於大鹹山,外形就像普通的蛇,但身上的毛髮跟豬毛一樣剛硬,叫聲就像擊柝的聲音。
窫窳(yà yǔ):少鹹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是是紅色的身體,長著人的面孔、馬的蹄子,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會吃人。
【魚巾】【魚巾】(bèibèi)魚:多生活在敦水中,人吃了它的肉就會死亡。
【魚巢】(zǎo)魚:多生活在瀤澤水中,外形像鯉魚,但長著雞的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腫瘤。
山【犭軍】:獄法山山中的一種野獸,身體像狗,但長著人的面孔,擅長投擲,一看見人就嬉笑,它走路快得像風,一出現天下就會起大風。
諸懷:北嶽山山中的一種野獸,外形像牛,但長著四隻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發出的聲音如同大雁鳴叫,會吃人。
【魚旨】魚:多生活在諸懷水,長著魚的身體、狗的腦袋,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啼哭,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癲狂。
肥遺:渾夕山山上的一種長著一個頭、兩個身體的蛇,在哪個國家出現哪個國家就會發生大旱災。
狕(yǎo):隄山山上的一種野獸,外形像豹子,腦袋上有花紋。
龍龜:隄水中有很多。
《北山經》第一篇章中的異獸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有遺漏,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如果有喜歡的歡迎點讚收藏,期待下次再見。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