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聖經《米芝蓮飲食指南》,最新2016年港澳版揭盅,兩地共77間食肆上榜成為「星級食府」,獲頒一星至三星榮譽。新版《米芝蓮》全球破天荒首次推出「街頭小食店推介」,介紹香港與澳門的地道「掃街美食」,35間食店包括23間香港小店上榜,深受港人喜愛的雞蛋仔、潮汕滷味、「狗仔粉」等傳統小食,以至新派的「焗薯」、西式糖水、韓式炸雞都能順利入圍。《米芝蓮》評審認為,香港街頭小食極具代表性,值得揚威海外。\大公報記者 吳卓峰 楊致珩 葉漢亮
《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6》昨日出爐,港澳區共有77間星級餐廳和78間車胎人美食推介,當中,香港佔61間星級餐廳,包括六間三星級、14間二星級、41間一星級食肆。不過,介紹本港各式各樣街頭小食的「街頭小食店推介」,卻成為今年「食經」焦點。《米芝蓮》國際總監艾利斯指出,香港寸金尺土,小食店多數只能瑟縮於小店經營,但食物水準極高,值得向海外旅客推薦,反映香港地道生活及飲食文化實況。
新派焗薯潮汕滷味獲青睞
獲《米芝蓮》推介的23間香港街頭小食店(詳見表),有家傳戶曉的「公和荳品廠」、「合益泰小食」、「北角雞蛋仔」等,但開業少於三年的新派小店亦上榜。於太子開店的「?薯」,以焗薯、煎薯及薯蓉作招徠,店主黃凱成有逾20年西廚經驗,他笑言港人多數視薯仔為配菜,開店是為了將「薯菜」發揚光大,焗薯更採用來貨較貴的美國貨,貪其「連皮食」可做到外脆內軟。
同時上榜的「十八座狗仔粉」,老闆是80後張顥曦,於2013年5月首設佐敦總店,之後「愈做愈大」,先後開設五間分店。他於開店前從事設計,但一直緬懷少年時的屋?「狗仔粉」,結果辭工並自行研究食譜,投資80萬元創業。他指炮製湯底「最有心機」,需以四隻燒鴨熬足六小時,確保狗仔粉及火鴨翅夠入味。不過,近年舖租不斷上升,對經營構成壓力。
至於在旺角售賣潮汕滷味聞名的「肥姐小食店」,肥姐之子餘啟康於尖沙咀開店「第三代肥仔」,亦獲《米芝蓮》青睞。他笑言「無諗過超越媽媽(獲得肯定)」,但亦感到高興。他說,家族已經三代炮製滷水食物的經驗,外公於弼街「推車仔」起家。
於旺角經營西式甜品的「Joyful Dessert House」同樣上榜,店主高焯倫憶述,一個多月前曾有外籍人士於大約一星期內,兩度到店「試菜」,兩次都點吃綠茶心太軟,估計他就是《米芝蓮》評審之一。他指港人嗜吃甜食,對甜品極有要求,其得意之作包括芒果拿破崙、燒菠蘿雪葩等。
推介葡撻豬扒包杏仁餅
澳門的12間小食店也有上榜,囊括葡撻、豬扒包、杏仁餅等經典小食。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今年亦有不少食店遭米芝蓮「搣星」,去年獲頒二星的「The Principal」,今年被除名;去年獲頒一星的多家食肆亦被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