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無線兩套新劇收視理想。範冰冰主演的《武則天》平均收視25點。汪明荃、劉松仁領銜主演的《華麗轉身》結局周平均收視24點,最高收視29點。
《華麗轉身》溫馨結局,劉松仁開金口獻唱
周筆暢首度亮相無線電視
亞視即將倒閉,眾演員回顧當年輝煌時刻
網易娛樂6月2日報導 (文/小蒙)上周(2015年5月18日~2015年5月24日),無線兩套新劇收視理想。範冰冰主演的《武則天》平均收視25點。汪明荃、劉松仁領銜主演的《華麗轉身》結局周平均收視24點,最高收視29點。
《華麗轉身》溫馨結局 劉松仁開金口獻唱
上周七集連播由莊偉建監製,汪明荃、劉松仁、鍾嘉欣、方力申領銜主演的時裝劇《華麗轉身》大結局。該劇結局周收視穩定,周一到周五平均收視24點,最高收視26點,周日兩集連播大結局,平均收視26點,最高收視29點。全劇平均收視24點,最高收視30點,出現在播出的第三周
該劇主要講述一代歌后華芳凝老年後的生活、感情以及內心的變遷,通過「華麗轉身」的構思,來折射出其中蘊藏的人生道理。那就是,人到了一定階段,都需要來一個華麗轉身,為了紀念過去,同時也是為了與過去說再見,迎接新的生活。該劇一直鋪排汪明荃飾演的華芳凝在劇中的演唱會,大結局當晚演唱會上演,主題即為「華麗轉身」,劇中阿姐親自現場了劇集金曲《華麗轉身》和《銀河》。這兩首歌在劇中頻繁出現,已經被網友戲稱為洗腦神曲。這兩首歌均為香港著名音樂人倫永亮為汪阿姐度身定做,事實證明兩首歌很成功,未來也會成為阿姐的經典之作。大結局更讓人意外和驚喜的是,從未在電視臺公開演唱的劉松仁竟然開金口獻唱,與阿姐共同演唱了《華麗轉身》,而該處情節也成為了大結局的最高收視點。而松哥則表示,與阿姐的三次是循序漸進。第一次八十年代的《京華春夢》,二人當時還年輕,戲份又多,所以只顧演好戲,沒有過多的交流。第二次《婚前昏後》,松哥雖然最後和阿姐在一起,但與松哥較多對手戲的是蘇玉華。而此次二人第三次合作,都已有了足夠的閱歷,拍攝時經常交流,培養出了新的默契,希望日後有機會可以再合作。
該劇大結局當晚,一眾臺前幕後相約飯局共同收看大結局,而飯局的名稱為「華麗為結局,轉身再出發」。轉日一眾好友該劇編審歐冠英舉行了歡送儀式,同樣是這樣的名稱。歐冠英將於本月底正式離職無線電視,去向還未公布。歐冠英於八十年代加入無線電視,至今已有30年。先後擔任助理編劇、編劇、編審,離職前是無線節目發展分部經理。先後創作了多部優秀的電視劇本,包括《我本善良》、《刑事偵緝檔案》、《創世紀》、《流金歲月》、《衝上雲霄》、《歲月風雲》、《潛行狙擊》、《名媛望族》等,更曾與陳維冠共同擔任《衝上雲霄II》的監製。胡杏兒、胡定欣、梁烈唯、劉松仁等無線藝人出席了飯局。另外,已經離巢的商天娥、鄧萃雯、宣萱等也到場參加。
無線電視在過去的多年裡,無論是監製還是編審,甚至演員都會更具製作總監的不同而分為兩派,到本年初,兩派合一,統一由曾勵珍掌管。同時也就預示著編劇、編審也由原來的兩個派別合為一派。過去曾勵珍分部編審的由邵麗瓊主管,而另一派則由歐冠英統領。事到如今,珍姐一人獨大,邵麗瓊順理成章成為了所有編審的統帥,歐冠英離巢也就並不意外。到目前為止,無線電視的監製共有李添勝、羅永賢、王心慰、梁材遠、莊偉建、潘嘉德、林志華等17位監製,編審則有邵麗瓊、石凱婷、關頌玲、冼翠貞、黃國輝、伍立光、葉天成等15位編審。
《萬眾同心公益金》直播 周筆暢首度亮相無線
上周六晚,無線電視翡翠臺直播了一年一度的慈善籌款節目《萬眾同心公益金》,本年度該節目由鄭裕玲、黎芷珊、崔健邦、陳百祥以及剛剛加入無線不久的前有線電視主持人區永權擔任主持。整晚節目平均收視16點,與前一周相比下跌1點。由於直播該節目,範冰冰、李治廷、周海媚主演的外購劇《武則天》則停播一天。
五名司儀帶領一眾歌手、藝員、各界名人及團體,透過傾注熱誠的落力演出,喚起萬千觀眾的愛心,不分你我慷慨解囊,共襄善舉。李克勤、梁漢文、吳雨霏、王馨平、韋綺姍、許廷鏗、吳若希、泳兒等歌星,聯同各界團體、政商名人落力演出,呼籲觀眾鼎力支持,慷慨捐輸,並宣揚「鼓勵社群積極參與及捐贈,共同建立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的和諧訊息。久違在無線露面的陳奕迅再次踏上無線的舞臺,為慈善現場,引發現場的高潮。而內地歌手周筆暢則連同在內地《中國好聲音》中走紅的香港歌手陳樂基一同演唱了經典曲目。周筆暢本身是廣東人,可以講流利的廣東話,這是筆筆第一次踏上無線電視的舞臺,現場更用粵語呼籲善長仁甕慷慨捐助。除了香港、中國歌手為慈善獻唱之外,籌款晚會的精彩表演環節還包括內地聾啞舞者送上精彩舞蹈《千手觀音》;陳展鵬、香港小姐冠軍邵佩詩等越級挑戰中國桌球國家隊,合演別開生面的慈善賽;以及玄學家麥玲玲帶來結合魔術與烹飪的演出等。
亞視牌照明年到期 《光輝歲月》只能懷念
亞洲電視(亞視,ATV)的前身是麗的電視,成立於1957年,是香港首間電視臺。亞視成立的五十多年間,曾經一度稱霸香港電視界,更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無線(TVB)平起平坐。然而從21世紀開始,亞視逐漸沒落,2010年播出了最後兩部自製劇集之後,再無新作問世。2011年到2012年,香港電視界發生了大變化,2013年末香港政府又批出兩個新的免費電視拍照,而面對這樣的競爭,亞視一度陷入財政危機,隨時有倒閉的可能。而本年度四月初,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宣布,不再向亞視續牌,但會按法例給予亞視12個月通知,換言之亞視可進行廣播至明年4月1日為止。
亞視眼見山窮水盡,或是懷念過去,或是進行總結。上周起亞視開始每晚播出由蔡國威主持的新節目《亞視光輝歲月》。該節目上周平均收視只有0點(官方統計數據小於0.5點,所以記為0點)。與亞視目前的慘狀相比,過去的日子確實光輝無比。亞洲電視傳承以往五十八年的豐富經驗,由最初的麗的呼聲開始,經歷不同的時代變遷和改革,在五十多年的光輝歲月裡屢創佳績、開創多項電視史先河,製作無數膾灸人口的劇集及節目,令觀眾津津樂道,雖然未來不再獲續牌,但亞洲電視帶給廣大香港及華南地區觀眾的歡樂和回憶,是大眾的瑰寶、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影響深遠。亞視官方稱這個節目是為了迎接亞視五十九周年臺慶,但外人都明知該節目的用意何在。《亞視光輝歲月》將過往亞洲電視的發展史及其深入民心的節目再次濃縮地呈現予大家,務求作為一個完美而精彩的回顧,但對於亞視本身來說,更像是一個句號一樣,因為過完五十九周年,可能不能再等到六十周年的大日子了。節目中邀請了多年來相關的演員、藝人和幕後工作人員等,與主持人蔡國威暢談當時的拍攝點滴及軼事,亦會在節目裡重溫劇集或節目片段,好讓觀眾全方位了解當時拍攝的限制及其苦樂之處,從而更清楚一眾臺前幕後工作人員所付出的心思及努力。該節目一共十集,主題分別涉及古裝劇、歷史劇、時裝劇、綜藝節目、資訊節目等。
不得不說,亞視的確曾經有過輝煌之時。1980年9月,亞視與無線展開了一場極為重要的電視大戰。亞視推出了橫跨多個時代的鄉土劇《大地恩情》,一經播出,便牢牢佔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收視一路走高。最高的時候收視率是TVB的1.5倍,這讓無線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當時無線正在播出鄭少秋、李司棋、鄭裕玲主演的《輪流傳》,播到15集時無線忍痛將該劇腰斬,換作謝賢、汪明荃主演的《千王之王》來對抗強敵。《輪流轉》也成為了香港電視史上第一部首播便遭腰斬的劇集。而亞視隨後接連推出《武俠帝女花》、《大俠霍元甲》、《少女慈禧》等多部大製作,風頭一時無兩。在節目裡同樣提到該劇,也提到了當年逼迫無線腰斬劇集的事情。但今時今日的亞視,再提當年勇,總有些讓人唏噓。節目請來了馮寶寶、魏秋華、劉永、麥翠嫻等。雖然這些演員過去的確都是亞視的臺柱、也曾經當紅一時,可現在來說畢竟都是過期演員。而目前當紅的萬綺雯、江美儀、田蕊妮、陳展鵬等昔日亞視當家小生花旦均已轉投無線,無法再為舊東家出一份力。
此外,無線於每日下午六點播出播出由夏雨、伍詠薇、陳鍵鋒主演的劇集《翻叮一族》,上周平均收視6點。徐遇安監製,黎諾懿、劉丹、林漪琪等主演的處境劇《愛·回家》平均收視23點,升1點。資訊節目《東張西望》平均收視17點。而每天晚十點半播出的肥媽、陸浩明主持的《食平3D》,平均收視21點。周日播出的李思捷、單立文主持的《今晚睇李》平均收視16點。
2015年5月18日~2015年5月24日香港收視排行:
1.《武則天》 25點(跌1點),最高26點
2.《華麗轉身》 24點,最高29點
3.《愛·回家》 23點(升1點)
4.《食平3D》 21點(跌1點)
5.《街坊廚神舌戰新臺韓》 21點(升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