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加拿大安全問題和種族歧視有哪些?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了!

2020-12-19 靜靜的留學生活

近兩年,加拿大現已成為中國留學生的最熱門選擇之一。加拿大移民局的數據整理顯示,近10年間,在加拿大學習的中國學生人數增長高達226%。目前加拿大的國際留學生中,每10個人中就有將近3個中國留學生。

教育產業現已成為加拿大重要的輸出型服務貿易產業之一,對加拿大經濟影響較大。加拿大政府在 2014 年制定的戰略目標是希望到 2022 年時,每年吸引的國際留學生數量能夠翻一番,達到每年 45 萬名。這不僅能給加拿大經濟注入活力,而且會成為主要的移民人才庫。

那麼留學加拿大之前,關於當地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概況是什麼樣的?接下來就有51gamecard的小編靜靜我帶大家了解一下~

總體而言加拿大擁有相對美國的優勢。

加拿大的槍枝管理不像美國一樣混亂無章,每個省份甚至每個地區的政策都不一樣。加拿大全國統一持槍政策,並且將槍枝分為了非限制類,限制類和禁止類。相對於很多發達國家,加拿大的治安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了。

其次是其優良的教育質量。

加拿大有許多世界著名大學,如: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UBC大學、皇后大學及滑鐵盧大學等均進入北美排名前30名之列。

在高等教育層面上,所有大學都是公立的,大專和社區學院則是公立和私立並舉。這種教育體系增強了各省的辦學積極性,並使各省有高度責任感,不是把教育作為支出, 而是當成投資。加拿大在對教育的投資方面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的地位。

加拿大大學採取的是寬進嚴出的政策,如果一個學期裡有兩門不及格就會被淘汰,被淘汰的學生可以轉專業、轉學或到社區學院上個大專或接受某種技能培訓而早日就業。

在加拿大的留學生可以申請工作許可證,在校內外做兼職工作。邊工作邊學習,把學到的東西勇於實踐。

其多元化文化與相對的包容性。

歷史原因造就了加拿大的多元化民族組成。在這裡,不同民族、種族、文化和睦共處的多元化特點,成為了加拿大與其他移民國家最顯著的區別性標誌。這種被加拿大政府和人民引以為榮的特殊文化環境,也成為吸引新移民的重要因素。

與其它留學國家相比,加拿大最大的優勢在於寬鬆的工作籤證政策。只要是大專以上學歷全日制課程,兩年以上學制畢業後均可獲得三年工作籤證;對於兩年以下學制,畢業後可以獲得與學習時間相等的工作籤證時間。這就為留學生積累海外工作經驗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而且加拿大作為全球七大工業國之一,國家經濟和產業十分發達。無論是工業、能源,還是商業、金融,或是信息、IT,都有成熟的產業鏈。除此以外,加拿大的旅遊業也日趨世界前列。在就業市場方面,加拿大由於地廣人稀,人才需求量大,也為留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作為移民國家,加拿大老齡化日益嚴重,政府旨在吸收高素質的年輕人。經過一系列政策調整後,加拿大收緊了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的名額和標準,而相應的放寬了留學生的移民政策。

加拿大留學會遭到種族歧視嗎?

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會發生歧視行為,雖然加拿大是個平和以及多元的國家,但是也不能確保種族歧視不會發生。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視並反對種族歧視這種行為,並且也有很多法規是來保障種族平等,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都是違法的。

造成種族歧視的原因很多,不外乎以下幾種:

①文化差異與不同的生活習慣。

一些人不願意接受他人的生活習慣和吸納外來文化,感覺自己的種族高人一等,擁有虛幻的優越感。

②語言障礙也是一個極大的影響因素。

大多數到加拿大留學的學生在語言上多多少少存在溝通障礙,間接導致了歧視的發生。

③歷史上一些關於中國的負面形象和媒體的負面新聞報導,也讓一部分人對華人產生刻板印象,潛意識裡對華人存在偏見,而偏見又在不自覺的行為中外現出來。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元文化的包容度的進一步擴大,華人留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亞裔歧視現象也在逐漸得到緩解。

調查數據證明,相較於2016/17學年UBC的42%學生表示曾遭受過歧視,2017/18學年的數據已經有所下降,為38%。按此趨勢發展,亞裔歧視現象在華人留學生群體中會愈來愈少。

如果留學生收到了類似的種族歧視的言語或行為攻擊,請不要害怕,如果覺得有必要,請立即致電警方。

去年4月份,溫哥華市長 Gregor Robertson因此前對唐人街文化節的歧視公開向所有溫哥華華人道歉。這次道歉,代表從前的市議會,糾正之前在城市立法、規章制度和政策方面所犯的錯誤。

Robertson說: 「為了能夠繼續前進,我們首先要承認我們曾經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以及溫哥華歷史上這樣的錯誤是如何影響現在的華人。」

另外還有很多要去加拿大的同學會擔心:如果用加拿大EMT購物的話,該如何避免上當受騙呢?

51gamecard的小編溫馨提示:我們從百度搜索的話,不要只看打廣告的推送,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比如加拿大充值wechat或者蘋果app,認準支持加拿大轉帳的,安全性更高。

還有一個國內很關心的問題:加拿大的學校是不是會對華裔的成績要求更高?

加拿大留學生是這麼回答的:「成績要求對於國際生和本地生是一樣的,都是按照GPA來算的,當GPA低於2.0就會被自動退學。國際生重修的費用真的會貴很多。」

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加拿大大學14%的大一新生無法在正常時間內升入大二,慘遭大學淘汰開除。

比如,UBC平均淘汰率在10%左右,但有些學院要求高一些,被淘汰學生也的確更多。具體淘汰原因主要有:課業不及格、語言不過關和缺課率太高。但有消息稱,在加拿大UBC的商學院和文學院,第一年的淘汰率高達30%,理工科淘汰率大概也有25%以上。

還有麥吉爾大學,課程難度據說是加拿大大學裡難度最大的,工科的淘汰率是一直居高不下。大一體現的不是很明顯,因為大一淘汰率只有10%,然而從大二開始,mcgill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從實際來看,加拿大大學是有一定的學習壓力的,但角逐名校的學生本身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以及適應力。「大浪淘金」,堅持下來的都是勝者!!!

相關焦點

  • 微笑裡的種族歧視
    自從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粗暴執法殺害了非裔喬治·弗洛伊德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之後,加拿大各地也暴發了聲援美國非裔,反對歧視非裔和原住民,反對種族主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從5月底到6月8日,從東部的哈利法克斯到西部的溫哥華,從首都渥太華到最大城市多倫多,從法語區最大城市蒙特婁到草原省中心城市卡爾加裡,加拿大全境所有大城市都爆發過抗議活動,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繼有相關的抗議
  • 北美觀察丨微笑裡的種族歧視
    自從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粗暴執法殺害了非裔喬治·弗洛伊德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之後,加拿大各地也暴發了聲援美國非裔,反對歧視非裔和原住民,反對種族主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從5月底到6月8日,從東部的哈利法克斯到西部的溫哥華,從首都渥太華到最大城市多倫多,從法語區最大城市蒙特婁到草原省中心城市卡爾加裡,加拿大全境所有大城市都爆發過抗議活動,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繼有相關的抗議
  • 加拿大和美國有什麼區別?人文和社會的區別?留學移民怎麼選擇?
    我們著眼於加拿大人和美國人,也就是人們生活中那些事,有什麼不同。這也是我們通常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人民生活習慣和風俗文化的直接插入點和方式。簡單地說,加拿大和美國人,都是歐洲人的移民遷徙而來的,主要來自於英國,法國,愛爾蘭,也有一部分華人,德國,義大利和北歐移民遷徙到北美大陸。這是歷史形成的。
  • 加拿大留學最容易產生的16個「問題」是哪些?
    留學後有很多小糾結,也有很多小秘密,說說對加拿大留學最容易產生的16個「問題」,你覺得不行,也有人覺得ok。這樣的大學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2.還沒上課就買教材 早早買書不一定是聰明之舉,看看教材有沒有用,有人有PDF版本嗎,實在不行再買書,畢竟加拿大的教材好貴的...
  • 高考結束,正是大馬留學時!附馬來西亞安全問題
    主要優勢有: 1.留學費用低廉 2.英語教學 3.學制短4.學歷在中國認可 5.專業和學校選擇性大馬來西亞留學適合怎麼樣的學生?適合工薪階層但想出國留學的家庭,或者是考上不理想的大學和分配到不理想的專業學生。
  • 中國留學生命喪愛爾蘭 歐洲人種族歧視非一日
    種族歧視在歐相當普遍  其實,這並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近年來,在英國等西歐國家,種族歧視已越來越成為一個顯著的問題。  1993年4月,英國倫敦發生了一起幾名白人青年在公共汽車站殺害黑人青年勞倫斯的事件。儘管有5人在事後被捕,但至今沒有人被定罪。這起突出的種族歧視事件在英國上下引起強烈反響。英國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進行調查。
  • 教育部發布校園安全預警!出國留學還安全嗎?
    校園安全問題一直都是大家最關心的社會問題之一,留學生在擇校時,往往也會考慮到國家、地區的校園安全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出國留學的校園安全問題。 英國留學校園安全問題 首先,根據我自己在英國的親身經歷、以及與身邊留學生的交流,大家普遍感覺:英國對留學生來說是相對安全的,雖然治安跟國內比還是有些差距。 英國槍枝管理嚴格,種族矛盾較弱,難民入境審查較嚴格,社會福利待遇較好,社會矛盾總體不大。
  • 加拿大原住民女性大量被殺,被認定屬於「種族滅絕」
    據路透社報導,周一,加拿大政府公布了一份對被謀殺和失蹤的原住民婦女進行調查的報告。調查結果認定,近幾十年來,加拿大一千多名原住民婦女和女孩的死亡,被認定是一場全國性的「種族滅絕」。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該報告稱,對於什麼可以被定義為「種族滅絕」存在分歧,所以將有一份「根據種族滅絕的法律定義,關於加拿大原住民民族種族滅絕的補充報告」。加拿大皇家騎警在2014年透露,1980年至2012年期間,加拿大共有1017名原住民婦女被謀殺。
  • 加拿大留學有哪些一定要知道的信息?
    2.加拿大留學—公立 or 私立? 加拿大大學、加拿大高中等不同於其他英美國家的模式。加拿大大學基本上都是公立制,排名前幾的多大、麥吉爾、UBC都是公立,而且學校水平很平均,不會天差地別。
  • 種族歧視 撕裂美國
    葬禮上,弗洛伊德侄女威廉士質問「美國曾於何時偉大過」,表達對親人遭受無妄之災的哀痛和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種族歧視的不滿。種族歧視正在撕裂美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50州示威抗議,同時全球數十國抗議聲援,美駐多國使領館被圍。
  • 美國:無法消除的種族歧視
    目前,華盛頓已向基諾沙市派遣近1000名國民警衛隊和200名聯邦特工,以應對騷亂。許多NBA球員表示,目前的情況讓他們感到沮喪,因為他們在賽場上用不同方式,或單膝下跪,或穿印有反對種族歧視的比賽服,傳達出的信息並未引起人們重視,反而成了美國社會的一種「噪音」。凱爾特人隊球員杰倫·布朗質問: 「我有個問題,美國是不是認為所有黑人或有色人種就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 因涉嫌種族歧視 加拿大楓糖漿品牌將從商店下架
    來源:海外網傑米瑪阿姨(Getty)海外網6月18日電鑑於近期關於種族歧視的討論愈演愈烈,使得許多加拿大大型品牌正在採取行動進行改革。據Narcity新聞報導,傑米瑪阿姨(Aunt Jemima)的所有產品將從加拿大的商店裡下架。報導稱,這個以楓糖漿與薄煎餅聞名的品牌,其實際名稱與徽標卻源於種族歧視。桂格燕麥公司(Quaker Oats Company)在6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不會在任何產品上運用「傑米瑪阿姨」的商標與名稱。
  • 加拿大留學有哪些申請誤區、注意事項、留學費用?
    去加拿大留學想快速的融入到當地的生活中,還是要先了解清楚各方面的資訊,免得碰壁,今天立思辰留學雲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加拿大留學的誤區和注意事項,讓大家在去楓葉國留學前可以有一個簡單的認知。
  • 韓國油管博主歐洲遭遇針對東方人的種族歧視
    最近有網友在the qoo上傳了一篇題為《在歐洲飽受種族歧視困擾的油管博主》的帖子吸引了大眾的關注。帖子中的主人公UNA是一位韓國油管博主,該帖子記錄的就是她曾在歐洲旅行遭受到的種族歧視事例。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她在歐洲旅行時到底遭受了哪些種族歧視?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在以種族等級觀念為架構的社會裡,不可避免地會滋生出種族矛盾和衝突。換句話講,就是處於特定社會等級的一類人群或個人,基於對種族和膚色的看法,對社會另一類人群或個人抱有歧視或貶低態度。前者通常擁有更多的社會權力及資源,並利用這些權力和資源,不斷維護和強化著從「上」到「下」的種族偏見。
  • 英語文化:美國種族問題
    從前有一個人, 他有一個夢。他夢到一塊和平與和諧的土地。他夢到一個人們不因膚色而被論斷的地方。他夢到一個國家不同膚色的小子們玩在一起。他夢到一個國家, 在其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有些人不喜歡他的夢。他們說這個夢永遠不會實現。有些人則對他的夢喝採。他們想實現這個夢。這個崇高的理想對某些人而言, 它還只是一個幻想。   In 1963, this man, Dr.
  • 《亂世佳人》涉及種族問題被下架,這是合理妥協還是矯枉過正?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懷疑遭白人警員以膝壓頸拘捕後死亡,觸發全美反種族主義示威,也促使美國社會再次探討種族歧視和種族矛盾問題。隨著示威抗議越演越烈,這股「反歧視風潮」也同樣開始波及電影界。有人認為正視歷史上的種族衝突,有利於更好地解決當前的種族歧視和社會問題。也有人認為做法矯枉過正,不顧時代背景地清算種族問題,只會激化現有的種族矛盾和破壞社會秩序。下面就來捋一捋這其中的關係。
  • 卡妹涉種族歧視包括中國!還羞辱泰勒斯威夫特、蕾哈娜等名人?
    在2017年9月8日發行的專輯首波單曲《Havana》,發行後便空降在多個國家的排行榜前五名,其中更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英國和美國的排行榜中奪得首位。2018年1月12日專輯發行後,單曲和專輯在各國和美國各類排行成績持續攀升到冠軍。
  • 加拿大留學魁北克省(Quebec),有點兒意思!
    在加拿大東部,有一個神奇而廣袤的地區,名為魁北克。這名字聽著就很有意思,除此之外,這裡的高等教育在北美地區乃至世界都深受留學生們喜愛。魁北克省是加拿大面積最大的省,總面積為154萬680平方公裡,人口約733萬人,80%的人口為法國後裔,是北美地區的法國文化中心。為什麼說它有意思呢?是因為魁北克官方語言為法語,北美法語人口主要集中在此。也就是說,除了英語這裡還是一個天然的法語學習地!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