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寨:中藥產業後勁足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自從種了黃芪,我家就徹底脫貧了!」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東坪村村民吳萬生說:「光種黃芪,我去年就掙了4萬元。」

五寨縣地處高原丘陵區,有豐富的野生中藥材資源和得天獨厚的中藥材種植地理優勢。「目前五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每年均保持在5萬畝左右,主要中藥材種類有30多個,其中黃芪、黨參、甘草等為當地優勢品種。每畝純收入可達1800元以上。」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派駐五寨縣的幹部,董雲龍在五寨當副縣長的兩年多時間裡,為打開當地黃芪銷路費了不少心血。

近幾年,我國中藥材種植規模迅速擴大,但隨之而來的產業鏈和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很多中藥材產業僅僅局限於種植環節,產地初加工、倉儲、飲片生產、物流等產業鏈環節缺失,造成中藥材附加值低,影響農民收入。

「以五寨縣黃芪為例,5斤黃芪鮮貨可以賣15元,晾曬成乾貨之後可賣到23元,產地初加工之後可賣到28元,加工成飲片之後可賣到33元,產業鏈越長附加值越高。」董雲龍告訴記者,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了五寨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農民一種了之,忽視了對晾曬場地、倉儲、物流等設施的建設,嚴重影響收入。」

為了帶領大家致富,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五寨縣開始注重規模化集中連片種植中藥材,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種植企業和合作社;打造晉西北中藥健康產業孵化園,扶持中藥材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做大做強,進一步擴大規模。「目前五寨縣有中藥材種植生產企業和專業合作社12家,規模種植大戶11個。」董雲龍說。

在晉西北中藥健康產業孵化園,佔地35畝的園區內,配備了中藥材晾曬場、初加工車間、中轉庫和商品庫。「以前,收來的黃芪只能露天堆放,等人來收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壞了一半。現在,建好了倉庫,完善了設施設備,黃芪賣上了好價錢。」五寨縣道地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劉俊希說,藉助孵化園,2019年五寨縣道地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僅人工種植黃芪的產值就達到900多萬元。

據董雲龍介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9年捐助900萬元建成的晉西北中藥健康產業孵化園目前已有3個企業和7個合作社入駐。孵化園中藥材年初加工及儲藏能力為2000噸,每年可消化1萬畝中藥材。

「目前,依託五寨縣道地藥材種植基礎,中國中藥山西華邈藥業飲片產業園已開工建設,將建成年產1000噸飲片能力的車間。預計在2021年10月份之前通過良好生產規範(GMP)認證開始投入生產。」山西華邈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明麗告訴記者,飲片車間建成後,將形成完整中藥材產業鏈,提高中藥產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和政府稅收,吸納勞動力就業。

「目前我們已與4家中藥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多家大型中醫醫院在我縣建設定製藥園。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拓寬銷售渠道,發展電子商務,解決種植戶的後顧之憂。」董雲龍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君壁)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孫瑞生:中醫藥脫貧的「五寨路徑」
    呂大夫給她開了中藥處方,郭翠英高興地走出衛生所,她又能去地裡收秋了。「要是過去,為了看這病,去太原跑上一趟,路費、吃住,各種盤纏下來,少說也得兩三千元,還耽誤農活,現在我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省裡專家的遠程醫療,恐怕城裡人也沒有我們這麼方便。」郭翠英開心地說。
  • 【中醫藥扶貧】山西五寨:寫好脫貧攻堅的收官答卷
    藉助國家健康暖心扶貧基金,總投資1200萬元,正在進行二期工程建設的晉西北中藥健康孵化園,每年可初加工及儲藏中藥材2000噸。  「越臨近收官的關鍵時刻,扶貧幹部越焦慮。」董雲龍談到,五寨縣的中藥材產業雖然發展迅猛,但都集中在種植、初加工等初級鏈條,依靠扶貧政策提供的外在支持,產業目前可穩步向前,但產業自身內驅力不足的問題始終存在。
  • 中國中醫科學院雙管齊下帶動五寨脫貧
    2018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從健康扶貧和產業扶貧兩方面深入開展對山西省五寨縣的扶貧工作,帶動當地醫療服務水平提升,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同時,著力加強五寨縣人民醫院眼科和縣中醫院心血管科、肛腸科、骨傷科的專科建設,計劃同山西省相關單位及五寨縣衛生計生局,幫助五寨縣域內就診率逐步達到90%。  中國中醫科學院不斷加強五寨縣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開展遠程醫療和培訓,組織專科醫療隊和駐點醫療隊開展面向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基層醫務人員的中醫適宜技術培訓。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科技助農促五寨中藥材產業發展
    本報訊 (記者秦宇龍)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認真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定點扶貧工作方案有關要求,持續推進科技助農,促進山西省五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科技司先後兩次組織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中國中藥有限公司中藥研究院專家赴五寨進行中藥材種植培訓。專家們還對五寨縣蒙古黃芪純種源基地進行專門調研,通過提高五寨縣中藥材種植規範化程度,促進中藥材品質提升。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在五寨縣杏嶺子鄉官嘴村和硯城鎮北園新村分別建立了胡麻和迷迭香2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
  • 山西五寨發現元代壁畫墓 墓主人為富裕地主
    山西考古研究院提供中新網太原9月27日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對外稱,山西五寨縣發現一座元代壁畫墓,墓主人為當地的富裕地主。2019年10月,山西省五寨縣五寨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項目中央大道一期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這座壁畫墓,山西省文物局委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組織實施發掘。
  • 【專題】秀美山西五寨縣——中藥材產業成脫貧「利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協調國藥種業在山西五寨縣建設蒙古黃芪道地種質資源圃及良種繁育基地,提升黃芪藥材品質,北京盛世龍等多家企業也相繼落戶五寨,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目前建設完成蘆芽山優質野生中藥資源引種馴化試驗田,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山西中醫藥大學等專家指導下,探索將款冬花、蒼朮、黨參等野生中藥材引種到大田中,進一步擴大中藥材種植品種,規範、優化種植技術,指導村民向「藥農」轉變。
  • 山西五寨發現元代壁畫墓 墓主人為富裕地主
    原標題:山西五寨發現元代壁畫墓 墓主人為富裕地主 中新網太原9月27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對外稱,山西五寨縣發現一座元代壁畫墓,墓主人為當地的富裕地主。
  • ...奶奶用山西五寨方言,講述遠去的童年 網友回復: 鄉音未改鬢毛衰
    虎撲6月4日訊 近日,85歲的瑞典老奶奶用山西五寨方言,講述遠去的童年。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詳細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瑞典老奶奶哈娜今年85歲,父親是一位傳教士。1933年,哈娜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 並在五寨度過了她的童年。
  • 五寨旅遊文化招商走進忻州古城
    當天,獨具五寨特色的八大角秧歌、道情戲演出,以傳統手工文化地毯、藝術木雕根雕、古法釀造紅高粱醋等「非遺」實物文創展示,藉助「神武畫卷」五寨縣風光攝影展等一一展現給古城遊客,熱氣騰騰的烤玉米、黑肉燴菜、莜麵魚魚、粉湯油糕等令人垂涎的五寨美食更是讓遊客流連忘返。 五寨縣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丘陵區,位於忻州市西八縣的中心位置。
  • 五寨:從「五穀豐登」到「六畜興旺」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春耕時節,五寨縣三岔鎮一片繁忙景象:農民們買種子、購化肥、配豬仔兒、挑牛犢……忙得不亦樂乎。鎮長彭原峰告訴筆者:「黨的好政策讓農民鼓足了種糧的勁兒,而想要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我們還要念好"豬經""牛經""羊經"。
  • 忻州古城迎來五寨「高光時刻」
    五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哺梅告訴記者,為了講述五寨故事、展示五寨形象,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五寨、走進五寨,推動五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五寨縣將於11月21日-12月10日,每個周六、日在忻州古城五寨主題院落清荷人家、北城門樓廣場
  • 五寨:一塊綠水青山的寶地
    劉紀森攝五寨是旅遊的勝地為什麼說五寨是旅遊的勝地呢?因為五寨旅遊資源不僅非常豐厚,而且具有「高大上」的品質。在此,我把五寨的旅遊資源概括成了「五個一」,即一山、一坪、一溝、一庫、一川。文中提到一個人——嚮導老楊,就是時任五寨縣委通訊組組長的楊樹雄。後來梁衡的這篇文章被選進了中學課本。不久,通過他的文章,更多的人知道了山西有個五寨,五寨有個蘆芽山,蘆芽山的風景那真叫一個美!你看看文人的筆有多麼厲害!廣袤的荷葉坪造物主很會安排,同在國家森林公園管涔山的腹部,蘆芽山和荷葉坪像是一對孿生兄弟。
  • 桐城市嬉子湖鎮松桂村產業扶貧後勁足
    在桐城市嬉子湖鎮松桂村,千畝秋葵為該村貧困戶脫貧增添了強大的後勁。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文和給筆者算了一筆帳:「我家承包地3.4畝流轉收入1360元,給公司打工年收入約2.5萬元,加上低保兜底的每人每月230元,今年脫貧不成問題。」 張文和抱著鋤頭,呵呵笑著,久違的笑容重現他黧黑的臉上。 張文和67歲,全家現有4口人,早年兒子突發疾病去世,家裡缺少主要勞動力,一直吃低保。
  • 五寨八大美食,你吃過幾種?
    五寨燴菜是當地特色美食也是主食之一,五寨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家中會客,都要做黑肉燴菜招待賓朋。村裡人自己操辦也是如此,無燴菜不成宴席,無燴菜不顯豐盛,會做燴菜,愛吃燴菜成了五寨人民延續幾百年的民俗。燉羊肉五寨山羊生長在海拔1600米山區,生長在蘆芽山的邊緣地帶,這裡沒有任何工業汙染,水草豐茂。
  • 鳳山鄉村發展後勁足
    深化「黨建+」 耕好「三塊田」 鳳山鄉村發展後勁足今年以來,鳳山縣全面深化「黨建+N」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以「三強化」引導全縣黨員群眾精心耕耘「三塊田」,紮實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為全縣決勝脫貧攻堅
  • 【決勝2020】山西陵川:中藥材產業成脫貧致富「好處方」
    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當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之際,陵川中藥材產業也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當地一大批農民也依託中藥材產業,走上了「種藥材,發藥財」的脫貧之路。11月29日,「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了山西陵川,記者了解到,新建的11個中藥材初加工扶貧車間裡,有83個貧困村參與到中藥材產業發展中來,佔全縣貧困村總數的72.8%。
  • 五寨文創產品亮相忻州古城
    五寨縣文旅局在11月21日帶領五寨非物質文化遺產醋、地毯、根雕、麵塑和藥酒等參加「忻州古城」舉辦的招商月活動。在忻州古城北城門樓廣場參加活動的五寨縣文旅局非遺展位上。麵塑大師劉晉明捏塑的人物形象做工精巧,栩栩如生。
  • 班章五寨你了解多少?滿足你的味覺和好奇心!
    在普洱茶界,班章五寨也是大家爭相追逐的茶區,所謂「班章為王,易武為後」,其中大名鼎鼎的老班章就出自班章五寨。 布朗山分布大面積的古茶園,班章五寨位於布朗茶山的東部;班章五寨由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壩卡竜(lóng)和壩卡囡五個寨子組合而成。
  • 山西將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2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政府獲悉,山西省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提出依託山西雜糧、畜禽、蔬菜、鮮乾果、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 新疆:「薄皮饢」為產業扶貧添「後勁」
    新疆:「薄皮饢」為產業扶貧添「後勁」 2020-07-03 11:12:57   合作社統一原料採購、製作程序,並與企業、學校等對接訂單,昔日打饢農戶遇到的設施簡陋、經營規模小、銷售不暢等問題得以解決,產業效益日漸顯現。  過去,吾拉木·木旦力甫打的饢銷量不穩定,加入合作社後,原料價格降了,銷售渠道多了,每個月收入有8000多元,沒過多久便摘掉貧困戶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