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讓瑪妮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消息:
伍迪·艾倫去年的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因為受到#Metoo影響遲遲沒有發行,終於,在上周末出資源了!
如果要評選全球最高產導演,伍迪·艾倫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從1966年的《出了什麼事,老虎百合?》至今,伍迪·艾倫基本保持著一年拍攝一部新片的速度,執導了51部作品,好萊塢每一代金童玉女,都在他的電影中留下過身影。
這一次,80歲高齡的伍迪·艾倫也沒錯過新寵兒,找來了好萊塢炙手可熱的男星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飾演男主角,一出場,復古的毛呢西裝,微微的縮脖駝背,緊蹙的八字眉,舉手投足間,都是伍迪·艾倫四十年前的做派。
多年來,無論是精緻體面的年輕帥哥還是演技爆棚的影帝大叔,只要一踏進伍迪·艾倫的片場,統統立馬「伍迪」附體,變成第二個絮絮叨叨,滿嘴牢騷的焦慮小男人。
不過和大多數怨天尤人的屌絲男不同,甜茶這次飾演的公子哥蓋茨比是個典型的人生贏家,他出身於紐約上流社會,奢華璀璨的好日子過慣了,反而想逃離這種生活。
於是,他選擇了紐約郊區的一所社區大學念書,在這裡過著散漫悠閒的生活,並愛上了一個人畜無害的女同學,艾什莉。
艾什莉是亞利桑那一個銀行家的女兒,不同於紐約富二代的混吃等死,艾什莉有理想有追求,抱著成為記者的崇高理想來到紐約,能和天性浪漫的蓋茨比聊戲劇、侃電影,伯格曼、德·西卡等名導作品更是開口就來。
一次校報採訪的機會,讓艾什莉可以到曼哈頓採訪偶像,大導演羅蘭·波拉德,於是蓋茨比計劃藉此機會與她共度一個浪漫的周末。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打亂了整個計劃,本應在一起的二人各自有了不同的遭遇。
艾什莉遊走於遭遇創作危機的知名導演、目睹妻子出軌的電影編劇、浪漫花心的歐洲男演員之間,淳樸的女學生逐漸抵擋不住娛樂圈的浮華誘惑,妄想和三人分別來一場精神上、情感上、肉體上的戀愛。
而另一邊,被艾什莉撇下的蓋茨比閒逛時偶遇了前女友的妹妹、暗戀過他的錢,不對盤的倆人被迫在大雨中結伴上路。
最終,這對年輕氣盛的戀人,因為一場大雨各自度過了放飛的一天,也因此認清了真實的內心。
本片的故事格局並不大,依然是一段布爾喬亞式的小資戀情,電影中出現的神經質主角、散漫的中央公園、浪漫的爵士樂、對上流社會的揶揄,對兩性關係的獨特解構,都是瑪妮愛看伍迪·艾倫的原因。
但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他所塑造的女性角色,這些既獨立又勢力,既真實又做作的女性,是我在其他電影中不曾見過的。
正如本片中,艾什莉見異思遷,被見慣世面的大人物們一頓操作,就忘記了男友蓋茨比精心安排的約會。
這樣的女性在其他電影中往往是渣女、綠茶婊的代表,但在這裡你卻狠不下心討厭她,因為她是「活著」的,她就像我們身邊很多初入名利場的傻白甜,在五光十色和奢華璀璨中成長,也許走了彎路,也許就此騰飛,誰知道呢?
伍迪·艾倫曾經塑造過眾多經典女性形象,而他的秘訣,在於切入角度的獨特。
在伍迪·艾倫看來,一個由男人打造的社會裡,女人被視為一種相對的生物,只存在於與男人的關係中。
因此他往往讓女性深陷與男性勢同水火的對立關係中,她們追求愛情、受挫崩潰、絕望成長,映射出的,是每一個在欲望中掙扎奮鬥的普通女性。
比如伍迪·艾倫導演生涯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角色,《安妮·霍爾》。
在這部電影中,他塑造了一個穿男裝、戴眼鏡的女性知識分子安妮,她聰明又務實,主動追求愛情,並在愛情中快速成長,最後另攀高枝的果斷離開,這是一個人格和追求都很獨立自由的現代女性。
同時,這樣一個知性優雅的女性又有著無數缺點,她虛榮、道德感稀薄、勾三搭四,打著知識分子的幌子,實際上只是借附庸風雅來包裝自己。
比如《開羅紫玫瑰》中的西西利亞,她天真又懦弱,不敢逃離粗魯的廢物丈夫,只能逃避到電影世界中尋找安慰。
然而當電影中的男主角走出銀幕向她示愛時,她又拋棄了虛幻的電影世界,放棄了真愛她的男主角,回到冰冷而又殘酷的現實世界。
比如《午夜巴塞隆納》中的維姬,她勇敢又虛偽,愛上奔放熱情的藝術家。
但最終,她依然無法逃脫愛情與道德的枷鎖,回歸到平靜、無趣的安定生活。
比如《賽末點》中的諾拉,她美麗又貪婪,一時臣服於欲望,她愛那個男人,但同時也貪得無厭,她希望獲得婚姻、獲得家庭,卻不曾考慮過當下的愛情和幸福,都是從別人手上偷來的。
最終,無度的索取和深情要了她的命,她可憐,但也活該。
曾憑藉《藍色茉莉》成功加冕奧斯卡影后的布蘭切特說過,伍迪·艾倫一直在創造偉大的女性角色。
布蘭切特口中的「偉大」,斷然不是伍迪·艾倫塑造的女性角色有多完美、有多女權,而是他是少數真正從女性視角出發,結構女性內心的導演。
伍迪·艾倫鏡頭下的女性永遠是複雜的,就像布蘭切特在《藍色茉莉》中所飾演的女主角茉莉,虛榮愚蠢,貪戀財富,因為吃醋把老公送進監獄,最終導致自己眾叛親離,無家可歸。
這樣的人,常人很難把她與偉大二字掛鈎,但伍迪·艾倫就能從中挖掘出茉莉的複雜一面,讓觀眾在矛盾中給予她同情和理解。
其實從《安妮·霍爾》到《紐約的一個雨天》,從西西利亞到艾什莉,伍迪艾倫塑造的女性從不討喜或可愛,她們有的翻臉無情,有的愛慕虛榮,有的頭腦簡單,甚至大多數都「三觀不正」。
但正是這種「人格」缺陷,才讓她們沒有落入道德批判的窠臼,反而活得神採奕奕,在虛榮、打擊、抱怨中奮力掙扎,既複雜又有趣,既讓人討厭又令人佩服。
而這,就是伍迪·艾倫電影女性最獨特的魅力所在。
至於伍迪·艾倫心中最愛的女性是怎麼樣?
或許可以借《安妮·霍爾》中的一句臺詞來回答: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總是找錯女人,我想我的問題就出在這裡。當我媽媽帶我去看《白雪公主》的時候,人人都愛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卻對刻毒的皇后一見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