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武漢,央媒記者感受熱乾麵...

2020-12-15 荊楚網

長江網8月24日訊 8月24日,在疫後重振的關鍵時期,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武漢市,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央廣等10多家中央媒體記者來到武昌區水果湖街東亭社區、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等基層一線,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武漢實踐,集中採訪社區治理的創新探索和發展成效。

胡昇正在為記者們講述工人村從棚戶區變成現代化小區的故事。記者覃柳瑋 攝

當日上午,50多位央媒記者首先來到東亭社區,實地參觀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智慧頤養中心、老年食堂、書畫工作室等公共空間。在社區老年食堂,居民們正在這裡過早,熱乾麵的芝麻香味飄滿屋子,讓在場記者感受到滿滿的煙火氣。「我們社區雖然是地處中心城區的老社區,但各項功能設施齊全,居民生活在這裡幸福指數高,老年人住在這裡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東亭社區黨委書記王學麗說。

近年來,東亭社區充分利用各類平臺陣地,以「班長議事會」為載體,孵化延伸「七寶巡邏隊」,開展志願服務,並培育34個社會組織,探索出社區治理居民自治的新模式,服務轄區4600多戶、1.5萬居民,解決了社區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隨後,央媒記者來到青和居社區,採訪華中地區最大棚戶區的「華麗變身」,感受搬進樓房後居民們的幸福生活。在青山綠水紅鋼城新時代展館,原樣還原的棚戶區舊景吸引了記者們的注意。一間單身宿舍被隔成兩間,裡面的睡覺,外面用作廚房。73歲的居民胡昇親眼見證了工人村地區居民生活的改善,從單身宿舍到團結戶,從單位分的福利房到如今住上商品房,物質生活的改變天翻地覆。他說,現在的工人村,周邊配套齊全。年紀大的老人吃飯有「社區好味到」大食堂,雙職工家庭的小孩課後有「四點半學校」託管,「天天敲門組」每天都要上門關心獨居高齡老人,「我們的小康生活是有品質的小康」。

「胡昇家三代人都是武鋼或一冶的工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小康生活的實現,是靠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努力得來的。如今,個人的奮鬥加上社會治理的創新,讓居民小康生活變得更美好。」隨行採訪的工人日報記者安彥璟說。(記者譚德磊 覃柳瑋 通訊員劉金峰 彭亞楠)

相關焦點

  • 江報直播室:央媒記者看江西 小康生活好滋味
    核心提示  8月24日至28日,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江西,由中央和省級媒體66名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分四路深入江西採訪。  採訪團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創新報導方式、增強宣傳實效,以百姓身邊變化、基層一線變遷為切入口,用精彩紛呈的報導講述決勝全面小康的江西故事,展現了一幕幕江西人民勠力同心奔小康的生動場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個主題採訪團聚焦景德鎮!聽聽他們怎麼說...
    視頻攝製 張瑋 8月25日至27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走進景德鎮,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陶瓷文化傳承創新、陶瓷產業發展等內容,深入基層,走訪群眾,用心用情書寫景德鎮人民幸福而真實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③ |「鮮花稱斤賣」是個什麼概念?央媒記者...
    原創 昆報頭條 昆報頭條8月18日至8月20日,中宣部第三批「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集中採訪報導活動在昆明市展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求是》雜誌等13家央級媒體,以及雲南日報、雲南廣播電視臺、雲南網、《雲嶺先鋒》雜誌社、昆明日報等省、市主流媒體的50餘名記者組成報導團,用新聞記者的視角聚焦「昆明人的小康生活」。
  • ...看縉雲山整治效果 參觀特色民宿 央媒記者為重慶生態環境點讚
    7月25日,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重慶行來到北碚縉雲山等地,記者們通過走訪黛湖生態修復項目、北泉村生態搬遷項目等,感受到生態環境改善後,對群眾生活質量的提升效果明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央媒記者在黛湖採訪時,恰逢一對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這裡環境好,空氣也好,拍照不用美圖就很漂亮,很大自然的感覺。」新娘雷婷說。「祝百年好合!幸福永遠!」記者們也為這對新人送上了誠摯的祝福。
  • 記錄脫貧攻堅,擁抱小康生活——學生記者主題系列採訪活動第六站定遠
    12月2日下午,來自定遠縣實驗小學、定遠縣城北小學等9所學校的22名本報學生記者代表走進安徽滁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實地走訪了安徽農業大學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安徽東方金橋種苗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眾興菌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業扶貧車間,面對面採訪西卅店鎮高潮村黨總支書記倪美菊、2019年滁州市「十佳脫貧戶」薛榮,親眼見證定遠扶貧的努力成果,感受乘風破浪脫貧的獨特魅力。
  • 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暨「走基層•強四力」 臨報融媒記者走進...
    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暨「走基層•強四力」 臨報融媒記者走進臨沭大型融媒採風活動舉行 2020-11-08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南通人的小康生活什麼樣:面向長江,鳥語花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孜孜以求的「千年夢想」一朝成為現實。如今江蘇人的「小康」生活什麼樣?   6月11日—6月16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組走進江蘇。中央和省市媒體100餘名記者基層一線,圍繞江蘇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設情況,挖掘小康路上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分享與每個你我他有關的奮鬥故事。
  • 「天府菜油」品牌產品授牌暨「中國好糧油」央媒走進四川融媒行...
    人民網成都12月1日電 (記者 宋豪新)今日上午,「天府菜油」品牌產品授牌暨「中國好糧油」央媒走進四川融媒行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陳書平出席會議並講話,四川省糧食和儲備局局長張麗萍致辭,四川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等12個「天府菜油」行動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議通報了「天府菜油」行動前期工作取得的成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今晚報記者走進北辰雙口鎮 感受美麗新鄉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今晚報記者走進北辰雙口鎮 感受美麗新鄉村 2020-08-24 15: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從包公家鄉來」採訪團走進開封:徜徉千年畫卷 感受包公文化
    昨天,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共肥東縣委聯合主辦,新安晚報社、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的「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第二站來到了包拯揚名之地——河南開封。一朝步入畫卷 一日夢回千年900 多年前,北宋畫家張擇端留給世人一幅驚世長卷《清明上河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正定縣廂同村:甜瓜浸潤蜜生活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河北新聞網8月21日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今天下午,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縣廂同村。在廂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種植大棚旁,74歲的村民安蘭菊正在給剛剛收穫的甜瓜套包裝。「村裡發展甜瓜產業,村集體增收不說,俺在家門口就能打工,一個月收入兩千多,土地流轉還能收租金,如今俺過上了甜日子、蜜生活。」
  • 防城港市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集中採訪活動
    防城港市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集中採訪活動 2020-10-23 11: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央媒走進愛的果實,這六句話就是對亦蓁最大的認可!
    央媒走進愛的果實,他們說的六句話就是對亦蓁最大的認可!  4月28日,經歷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的央媒記者們對母嬰行業有了全新的認知。在亦蓁母嬰,高科技的震撼與月嫂的艱辛不易相互交織。而我們經過一天的跟隨,發現媒體記者,從六個方面給予充分的肯定,也讓小編重新意識到我們的亦蓁原來如此厲害!
  • 【甘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金昌行】走進永昌縣...
    【甘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金昌行】走進永昌縣城關鎮 2020-04-21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的小康生活」電商平臺讓土疙瘩變金疙瘩 全媒體採訪走進會寧...
    近日,白銀市全媒體集中宣傳講好白銀故事系列主題「宣傳月」採訪活動走進會寧縣電商扶貧館,詳細了解會寧網貨品牌農特產品和主導產業的銷售經營情況,利用各自新聞媒體平臺優勢,助力會寧電商發展再上新臺階。在會寧縣電商扶貧館,百餘種土生土長的特色農產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記者團中部分人是第一次見到亞麻籽油、地皮菜等響噹噹的「名角」,同時運營模式、銷售渠道、發展規劃、技術保障、利益連結機制等方面也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好奇心。當得知銷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2000單時,採訪團對「網際網路﹢」的運營模式讓電商平臺與區域經濟聯姻,產生聚合效應的做法給與讚賞。
  • 梅州大埔縣文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風活動走進高陂
    日前,由大埔縣文聯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風活動走進高陂鎮,來自梅州市攝影家協會、市老年攝影家協會、縣攝影家協會等40多名攝影愛好者深入到稼社村、三洲村、銀灘村、黨溪村、騎樓老街、陶瓷工業生產基地等地進行創作採風。
  • 「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團走進第四站威海
    8月26日和27日,「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團的記者們走進第四站威海,感受著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的躍動,打卡新「網紅」百年老街新威附路,徜徉在瓜果飄香的裡口山王家疃村,暢遊燈光璀璨的韓樂坊,探尋著海洋牧場的生態發展……威海之行如一場「精緻之旅」,所到之處,能感受到這座城市開放與活力,更能感受到建設為威海帶來的幸福嬗變。
  • 央媒紛紛轉發!武漢「豆腐腦」爺爺的故事溫暖全國網友
    近日,寒潮席捲全國,可武漢的一則暖新聞經多家央媒轉載,成為了全國網友心頭的一股暖流,為寒冷的冬季帶來了一絲暖意。三天之內多家央媒轉載11月16日,長江日報官方微信發布了一篇文章,講述了武漢一位名叫徐耀清的老人,賣了33年豆腐腦,多年保持1元一碗的價格,不願漲價的故事。
  • ...五年砥礪前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暨提升記者「四力」大型...
    作為我市主流權威媒體,江城日報社攜手市扶貧辦,推出以「駐守脫貧一線 見證攻堅歷程」為主題的「五年砥礪前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暨提升記者四力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簡稱「脫貧攻堅百人一線行」活動),全方位、立體化展示全市脫貧攻堅歷程、脫貧攻堅成果,鼓舞全市幹部群眾士氣,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具有歷史意義。
  • 「Focus on Ningbo」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寧諾
    他們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膚色,但他們擁有一個相同的身份——中國日報採訪團成員。他們此次採訪寧波諾丁漢大學,是「Focus on Ningbo」外媒寧波主題採訪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Focus on Ningbo」外媒寧波主題採訪活動,是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年度重大新聞外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