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2020年將升級為大城市!
魯西地區的棗莊、德州、聊城、濱州、菏澤5市,總面積4.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842.9萬,均佔全省的28.4%,是我省進入中原、西北、華北和華南廣闊腹地的重要門戶,是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重點區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http到2020年,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魯西5市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支持菏澤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菏澤複製推廣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部分政策措施。
支持菏澤積極爭取建設青島保稅港區功能區,鼓勵企業加強境外礦產資源開發,推動紡織服裝、木材加工、建材等富餘產能向境外轉移。
以省科學院菏澤分院、齊魯工業大學菏澤校區為依託,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支持菏澤學院創建大學科技園。
攝影:李軍
支持菏澤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園區。
依託高鐵菏澤站和菏澤機場,規劃建設高鐵新城,自2018年起連續5年,對經省認定的入區「四新四化」重點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省級分成增量部分全額返還,主要用於創新平臺、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
生物醫藥產業,支持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天使創業基金,推進菏澤高新區中醫藥、開發區創新藥、鄄城中藥材等產業園建設,加強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藥物安全性評價和藥學研究能力建設,創建全國中成藥製劑與原料藥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打造全國醫藥產業十強市、中國北方醫藥城。
文化旅遊創意產業,深入挖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時代價值,支持沿黃河、黃河故道生態旅遊產業帶建設,打造鄆城水滸好漢城、浮龍湖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園等一批高端項目;大力發展創意設計、網絡視聽、動漫遊戲等文化時尚產業;支持菏澤建設省級廣告示範園區。
電子商務產業,推進新零售等新型商業模式在菏澤優先布局,引導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產業園區與快遞物流園區融合發展,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設立「海外倉」,積極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市和全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市。
支持設立牡丹產業發展基金。建設中國牡丹博物館,舉辦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世界牡丹大會和世界國花博覽會,打響「中國牡丹城」品牌。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支持菏澤大數據產業城建設,推動數位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向各行業各領域滲透融合發展。
高端化工產業,堅持綠色化、低碳化、高效化方向,建設魯西南石化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支持鄆城、巨野聯合打造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
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支持黃河灘區、黃河故道、採煤塌陷區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建成特色鮮明的省級農業高新區。
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支持建設中國林產品交易中心。
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國家支持曹縣、單縣、鄆城撤縣設市。
加強區域生態安全保障,構建沿黃河、黃河故道、趙王河等生態帶,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加強洙趙新河、東魚河、萬福河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支持建設城鎮汙水處理廠及配套汙水管網。積極創建國家清潔能源取暖試點城市。
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力度,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菏澤學院籌建菏澤大學,推動菏澤醫學專科學校提高辦學層次,提升辦學質量,擴大辦學規模,適時升格為本科院校。
支持菏澤牡丹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展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業務,探索創新交易模式,有效整合商品和金融資源,推動傳統商品貿易轉型升級。
支持中央、省安排的重大項目優先在菏澤布局,支持省屬國有企業到菏澤建設園區、投資項目,引導各類貼息貸款和專項資金給予重點支持。
著力拓寬出省通道,推進雄商高鐵、魯南高鐵、鄭濟高鐵、京滬高鐵二通道和菏澤至徐州、菏澤至濮陽、邯鄲至聊城鐵路等規劃建設。
加快菏寶高速東明黃河大橋、德上線巨野至單縣段、高唐至東阿、嵐山至菏澤公路臨棗高速至棗木高速段、新泰至臺兒莊、國高德上線京臺高速至國道105段、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秦濱高速埕口至霑化段等項目建設。
推進日蘭高速巨野西至菏澤段、京臺高速德州至齊河段、京臺高速泰安至棗莊段、霑化至臨淄、濮陽至陽新等前期工作。
支持京廣線東明至魯豫界段、日定線棗臨界至山亭段、魯蘇界至單縣段、豐長線牡丹區至東明段等國省道提檔升級。
加快推進菏澤機場建設,省級給予資金支持,力爭2018年開工建設,2019年完成主體工程,2020年開通國內主要城市航線,打造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空港物流中心。
支持菏澤高新區、臺兒莊、滕州、臨清、慶雲、濱州北海等通用機場建設。
加強規劃論證,支持菏澤內河港口建設,加快鄆城新河航道建設,推進新萬福河復航工程儘快建成投用。
及時總結先進經驗和成功模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