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力打造全域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

2020-12-20 同花順財經

青稞、冷水魚、犛牛……高原綠色有機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打造全域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青海大有可為!今年以來,青海省紮實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將在「完善農牧業標準化體系、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認證、建立全國規模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建立四個產業聯盟」四個方面做足精品文章。

今年,青海省將全面完善農牧業標準化體系,全省累計審定發布地方標準229項,標準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動物疫病防控類、農機農技推廣類、枸杞、富硒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和特色農產品。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制定犛牛、青稞產業的種養殖、加工、品種、分級等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以壯大犛牛、青稞等特色產業品牌化發展。

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認證,強化高原特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培育,全省認證「三品一標」產品達到959個,對近730個認證產品進行了補助,今年,新認證綠色食品、地理標誌農產品51個。不斷強化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近兩年,全省投入財政資金840萬元,用於扶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認證及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科學用藥、合理施肥、按標生產。扶持建設了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8家。全省通過有機畜牧業認證的縣12個,認證草原面積6916萬畝,扶持建設了有機生態畜牧業生產基地63家,認證犛牛120萬頭,藏羊325萬隻,加工肉製品產量1060噸,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

另外,相繼成立了犛牛產業聯盟、三文魚產業發展聯盟、優質農產品聯盟、青稞產業聯盟,推進了四個產業聯盟實施品牌建設、基地建設、體系建設、標準建設、機制建設。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對青海省圍繞優勢產業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重點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發揮積極促進作用。(責任發布:喬六花)

來源: 國家農業部網站

相關焦點

  • 青海打造全域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
    香氣撲鼻的牛羊肉、濃香醇厚的青稞餅乾、原生態的三文魚、粒大飽滿的柴達木枸杞……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提升,高原無汙染、綠色有機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青海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公認為全球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區佔該省總面積的96%,天然草地面積0.36億公頃,為發展綠色有機農牧業,培育犛牛、藏羊、青稞等獨具特色的優勢農畜產品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 我市打造西南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加工基地
    我市打造西南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加工基地 時間:2017-07-21 08:17:
  • 我省新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24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按照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重點工作要求,我省在2019年著重加強了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申請認證工作。全年,新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24個,其中,綠色食品7個,有機農產品17個。新登記農產品地理標誌5個。
  • 第二屆建設全國知名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基地戰略峰會在南昌召開
    摘要: 11月13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承辦的第二屆建設全國知名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基地戰略峰會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本報社與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籤訂戰略協議 。
  • ...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及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公告
    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中寧縣枸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   2019年,根據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要求,為進一步提升我區綠色有機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我廳積極安排部署,並印發了《關於印發<關於培育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及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實施方案>的通知》
  • 青海柴達木盆地將建我國最大的有機枸杞生產基地
    2月29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農牧局了解到,柴達木盆地正在建設中國有機枸杞最大的標準化生產基地,「柴杞」成為出口歐美等高端市場最大的區域品牌。   近幾年來,海西州以柴達木枸杞標準化生產為突破口,高度重視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組建了海西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機構,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畜產品。
  • 「十三五」昌吉州打造六大農產品基地
    從數量和質量上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記者鄭麗媛)近日,記者從州農業局獲悉:「十三五」時期,我州將重點建設好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優質棉花、優質農作物種子生產、優質特色作物生產、優質「菜籃子」產品六大農產品基地。
  • 山東臨沂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
    今年以來,臨沂市農業農村局主動對接長三角農產品市場,大力特色產業培育,推動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營銷品牌化,加快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打造長三角「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
  • 惠州市博羅縣泰美鎮將建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在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2020年重點產業項目動工儀式上,惠州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的落戶引人注目。日前,《惠州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投資協議書》的籤訂,標誌著這個新型「菜籃子」項目正式落戶博羅泰美鎮。
  • 打造雙柏綠色品牌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
    為加快有機農業發展,促進打造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深入開展,近日,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常務副主任夏兆剛、雲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丁永華在楚雄州農產品質量檢查中心蘇副主任等領導陪同下,到雙柏開展有機農業發展、有機產品認證現場指導及打造綠色食品牌專題調研。
  • 中睿新農以綠色健康有機農產品守護全民餐桌
    (原標題:中睿新農以綠色健康有機農產品守護全民餐桌)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內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
  • 2020年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工作要點
    ,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現小康目標做出新的貢獻。(四)穩步推進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重點在國家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一批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推動食品加工企業與原料基地有效對接,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增收。
  • 阮成發:千方百計保糧食安全 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阮成發在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  千方百計保糧食安全 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近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阮成發主持召開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阮成發強調,要深入思考疫情衝擊帶來的經濟影響和產業變化,發揮雲南綠色生態農產品優勢,充分挖掘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巨大潛力,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思路,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 寧國聚焦「四化」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
    目前,寧國市農業經營主體數量達2500餘家,居全省前列,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級3家,寧國山核桃獲評「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特色化優勢。立足山核桃優勢產業,培育一批上規模、精加工、外向型、廣輻射的加工企業,山核桃加工企業總數36家,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企業16家,詹氏、山裡仁、龍香源等5家企業躋身省著名商標行列。「寧國山核桃」地理標誌商標獲評「安徽省十佳地理標誌」,品牌價值達21.8億元。「詹氏山核桃」成為山核桃加工行業首個「中國名牌農產品」。 品牌化建設。
  • 緊抓機遇接軌上海 大豐全力打造上海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兩海兩綠」是指「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此次活動包括對接會和3個分論壇,共有14個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的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60多億元。會議期間還分別舉行了江蘇黃海(大豐港)糧食產業園、長三角最佳旅遊目的地、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產學研基地的揭牌儀式。
  • 今日視點:青海全域旅遊全線深耕推進
    全域旅遊怎麼看?就是要以旅遊為主導,在交通、景區、水利、農牧、林業等的建設項目中,融入旅遊概念,為旅遊者提供配套服務、為旅遊發展提供空間支持。  發展全域旅遊,對於地域遼闊、旅遊資源富集多樣的青海來說是發展的方向。
  • 峽山區:各色有機蔬菜基地直通家庭
    近年來,峽山區立足生態,融合綠色品牌與高端產業理念,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實現農業轉型發展。成立「有機匯」產業聯合體,向客戶提供有機食材「基地直通家庭」的一站式服務。此外,峽山區在招才引智上也實現了新突破,正在建設的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將成為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集聚新高地。
  • 大同│渾源縣以核心景區為支撐 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大同│渾源縣以核心景區為支撐 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2020-06-25 0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糧倉」「大菜園」
    中新社合肥5月16日電 題:安徽: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糧倉」「大菜園」作者 張強 艾克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我們來說是個契機,今年我們在長三角地區市場爭取做到1000萬元人民幣的產值。」對於進軍長三角市場,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的一家土雞養殖基地負責人常磊信心十足。安徽省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是中國5個商品糧淨調出省之一,也是長三角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2019年底牽頭髮起成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
  • 新疆農產品交易會在京舉行 且末紅棗展現綠色產業潛力
    且末已建立綠色、有機紅棗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紅棗產業正變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農民抱團的新模式。  新疆且末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光熱、水土資源富集。氣候乾旱少雨,日照充足,地表水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8億立方米,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優勢。當地氣候條件有效抑制了各種蟲害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是生產綠色、有機、健康、營養果品的理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