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赴川文化交流(圖)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赴川文化交流(圖)

2016-10-20 21:33: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成員被蜀繡深深吸引。 廖雪芝 攝

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成員在成都大慈寺前合影留念。 廖雪芝 攝

  中新網成都10月20日電 (廖雪芝 徐楊禕)「唐宋時期的大慈寺,是中、韓、日三國佛教學術交流之重地。」20日,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一行赴川訪問。佛道文化、成都蓋碗茶、蜀繡,獨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元素博得代表團成員陣陣稱讚。

  代表團訪川的第一站設在成都大慈寺。作為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文化積澱豐厚的中國名剎,成都大慈寺贏得代表團的喜愛。充滿寓意的壁畫、寺院內已有千歲的盆栽「金彈子」、寺院的歷史變遷以及講究頗深的寺院建築風貌讓法國友人連連稱讚。一曲梵唄唱畢,不少法國友人臉上都掛滿了激動的淚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國外時,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會長李鳳玉曾多次向她的法國會員講解這兩句道家名言。而在青羊宮內,面對雕刻在牆上的《道德經》,法國友人再一次用不太熟練的中文齊聲念出來時,李鳳玉難掩激動的心情。

  「中國文化資源深厚,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使更多外國友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化。」李鳳玉坦言,許多外國友人對中國並不了解,只有帶領他們實地探訪中國,進行交流,才能使他們更進一步地認識中國。

  「我們需要這樣的交流!」法國友人丹尼祖東是一位資深「中國迷」,走廊上小獅子的寓意、壁畫的來歷、喝茶的講究以及各種歷史故事聽得他如痴如醉。「雖然這是我第一次來四川,但之前我曾到過中國多次。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次來中國我都會有新的收穫。」

  據了解,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成立於2004年,旨在傳揚中國文化,促進中法文化與藝術交流。此行來川意在加深法國人民對四川歷史文化的了解。

  據悉,在川期間,代表團成員還將前往九寨溝、峨眉山等地進行參觀。(完)

相關焦點

  • 法國洛林大區華人協會再捐大批醫用物資
    【歐洲時報記者黃冠傑報導】法國東部洛林大區華人協會繼3月27日捐贈的第一批31200隻醫用外科口罩到南錫市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之後,4月8日上午,又聯合東部其他4個協會,將136000隻醫用外科口罩和呼吸機等醫療物資捐贈當地醫療機構和養老院。
  • 《中國藝術家陶瓷作品展》赴法呈現海派陶瓷
    圖說:展廳現場 官方圖市政廳內特地懸掛起中國和法國兩國國旗,展覽布展別樣精緻,藝術氛圍濃鬱,展出代表中國的當代上海著名藝術家陶瓷藝術高水準佳作40餘件,為法國民眾能較為全面了解中國陶瓷文化和特殊藝術創作形式的交流窗口和互動平臺,吸引歐洲人士喜愛中國陶瓷,志趣中國文化。
  • 法國華人鞋業協會歡慶新春共話發展
    【歐洲版駐法國特約記者 安娜】2月16日,法國華人鞋業協會在巴黎王朝大酒店舉行「迎新春 慶新年」晚會。中國駐法使館領事僑務處主任高萍參贊、李成元一秘、法國華僑華人會執行主席金麟澤等旅法僑社代表應邀出席活動,與法國華人協會全體同仁共慶新春佳節。
  • 洛林到底屬於法國還是德國?法國和德國為何在洛林起爭端?
    洛林,現在位於法國東北部,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與盧森堡接壤,處四國交界。洛林儘管面積不大,卻資源豐富。法國煤炭的第一產區在洛林,並且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洛林現在也是法國第一大棉花、第二大鋼材和木料產區。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戰略位置使得洛林這麼個小小的地方,成為了周邊各個國家的香餑餑,都想來啃一口。
  • 法國美食文化技藝交流團與泉州名廚協會代表交流廚藝
    3月7日晚,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法國美食文化技藝交流代表團在泉州與泉州名廚協會代表交流廚藝,品嘗泉州名廚美食。法國美食團成員品鑑美食  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於2014年9月正式成立,是兩國之間繼高層戰略對話、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之後的第三個副總理級年度對話機制,機制涵蓋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體育、旅遊、青年、婦女、新聞媒體和地方合作等10個領域。
  • 法國布列塔尼大區教育代表團到濟南三職專交流訪問
    中國山東網訊 4月24日上午,法國布列塔尼學區中文督學畢嵐(Isabelle Pillet)、布列塔尼孔子學院法方院長白思傑 (Blaise Thierrée )一行10人到訪濟南三職專,在市教育局外事辦領導的陪同下,對學校辦學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
  • 法國華人女性疫情期間忙「充電」 跟大廚學藝了解法餐
    法國華人女性疫情期間忙「充電」 跟大廚學藝了解法餐 2020-09-11 14:06:56  9月8日,法國華僑華人婦女聯合會創始會長邱愛華,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錢美蓉,榮譽會長王靜芬、葉秋瑪、戴洪眉,法中教育交流協會主席李曉彤等參加了米其林名廚奧利維爾·伯特(Olivier BERTE)的「幕後大廚」(les coulisses du chef)培訓班。這個培訓課程每周一次,根據需要可安排連續數次教學。
  • 法國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省,對德意志有何作用?
    導語:著名法國小說家都德在《最後一課》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我作為一個愛逃課法國小孩。而老師作為一名法語老師,為孩子們以及那些得知消息後,因為不識字而趕來上課的法國老人們,認真上完了孩子和老人們的最後一節一節法語課。
  • 小時候,都德小說《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現在屬於誰?
    說起法國小說家都德《最後一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弗朗士,一個生活在法國阿爾薩斯省的頑皮淘氣的小學生,經常遲到逃學,可是老師在課堂上宣布這是最後一堂法文課,他非常震驚!他頓時對以前讀書的不努力感到後悔。想必小時候的我們都被韓麥爾先生的愛國精神所感染。
  • 察哈爾學會代表團訪問法國留尼旺大區並舉辦「一帶一路:留尼旺在...
    2018年4月13日,察哈爾學會代表團訪問法國留尼旺大區,並與當地官員、企業家、學者和學生舉行題為「一帶一路:留尼旺在印度洋的新機遇」的研討會。       留尼旺華人商會會長Alex How-Choong歡迎察哈爾學會代表團再次來到留尼旺。他表示,作為一個太平洋上的法國小島,留尼旺一直以來受到了中國的有力支持和幫助。留尼旺當地有很多華人,也有諸如關帝節這樣的中國傳統節日。
  •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2016-05-09 08:40: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
  • 留尼旺華人:汪洋萬裡外的「中國心」
    圖為張國斌在研討會上發言。 邢翀 攝  留尼旺島是西南印度洋中的一座火山島,雖然介於馬達加斯加島和模里西斯島之間,卻屬於法國的海外領土。記者近日隨中國智庫察哈爾學會調研中了解到,汪洋萬裡外,留尼旺華人的心始終向著中國。  曾憲建祖籍廣東梅州,1940年出生於留尼旺島,年少時跟隨父親經商,但老一代華人備受歧視的艱辛經歷讓他決心從政。
  • 印尼華裔麥培滿:搭起中印尼文化交流橋梁
    【解說】眼前這位慈眉善目、舉止優雅的老人名叫麥培滿,年逾七旬的麥老現任印尼宗教和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長期以來他一直致力於中國和印尼間的宗教及文化交流,許多熟知麥老的人都把他稱為文化交流使者。
  • 法國華僑華人赴留法勤工儉學重鎮參觀學習
    法國華僑華人赴留法勤工儉學重鎮參觀學習 2019-08-27 11(法國《歐洲時報》/黃冠傑 攝)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近日,旅法僑界自發組織前往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重鎮蒙達爾紀參觀學習,追尋先輩的足跡,重溫他們報國圖強的精神,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為建設和諧僑社、做好大國僑民的名片、講好中國故事、夯實民意相通的基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 春節文化在法國展現無窮魅力
    劉玲玲攝&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裡爾1月14日電(記者劉玲玲)1月13日,法國上法蘭西大區在位於首府裡爾的大區議會廳舉辦第四屆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活動,2000餘名來賓齊聚一堂,共慶中國春節。
  • 蔣堅永: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屬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中國網 董德 攝中國網9月6日訊 中國道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國際道教論壇」今日上午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本屆論壇的有關情況。中國網現場直播。此外,論壇期間還將有來自歐美等地的國家的道教協會代表召開一個小型座談會,共同探討中華道教如何向世界傳播。這些活動都是首次嘗試以道教文化為中心,進行不同思想、不同維度的溝通和交流。此外,論壇舉辦期間,富有地方特色的南嶽壽文化節也將隆重舉行。
  • 當地華人:留尼旺也想融入「一帶一路」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孫嘯波】同處印度洋中,雖然距非洲國家模里西斯只需飛行40分鐘,留尼旺島卻是法國的海外省。在留尼旺大區政府和察哈爾學會4月13日舉行的研討會上,當地官員和華人都不約而同表示了這種強烈願望。留尼旺中華商會會長侯沐凱說留尼旺與中國一直保持著交往,當時中國還遠沒有現在發展得這麼好。近幾年留尼旺建了很多關帝廟,還與中國大學建立了很好的關係。留尼旺每年還會慶祝華人傳統節日如關帝節等,因此可以算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一站,同時希望跟中國建立起更緊密的關係。
  •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法國布列塔尼大區向山東省致慰問視頻
    近日,法國布列塔尼大區向我省致慰問視頻。視頻中布列塔尼大區議會副主席福胡·薩拉米-達卡女士、雷恩市副市長喬思蘭·布加德女士、布列塔尼孔子學院理事會主席白瑞德先生先後向我省表達慰問,希望加強應對新冠肺炎的國際合作,共渡難關。
  • 全國主流媒體赴川開啟「醉香」之旅
    全國主流媒體赴川開啟「醉香」之旅       走進「濃香帝國」見證「川酒振興」    本報訊(記者為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加速實施「川酒振興計劃」,10月21日,「大國濃香 川酒芬芳」——全國主流媒體走進「濃香帝國」大型採訪活動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館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將持續到10月25日。
  •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二戰後法國的裝甲振興之作
    二戰後法國一直致力於裝甲武器的研發,尤其是重型坦克,畢竟這關係到法國的軍事地位,然而法國畢竟因為二戰造成了技術斷層,中間丟失的四年已經足以顛覆法國原本的技術累積,因此戰後法國的坦克研發之路走得異常艱難,這種局面也直接對其他履帶式裝甲武器研製造成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