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服務 助力殘疾人就業創業

2020-12-14 上饒新聞網

  本報記者 鄭歡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同時也是殘疾人增加收入、融入社會的途徑之一。據統計,我市共有持證殘疾人18.72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2.74%,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6.64萬人。為了讓殘疾人生活更有「奔頭」,近年來,市殘聯探索保姆式服務、造血式扶持,助力打通殘疾人就業創業路上的「毛細血管」。如今在上饒,殘疾人依託政策幫扶,通過就業創業詮釋夢想的努力,每天都在上演。

  殘聯助力,他們生活更有奔頭了

  「我今年40多歲,天生患有脆骨病,稍有不慎就會骨折,屬二級肢體殘疾,我的愛人也是患有小兒麻痺症的殘疾人。」家住東都花園小區的張子燕(化名)對記者說,殘疾人出門難,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2002年,她和丈夫在殘聯的幫助下,有了一份停車收費的工作。「在這之前,我真是想都不敢想掙錢的事兒!」 張子燕高興地對記者說,如今她和丈夫每人有兩三千元的工資收入,公司還為他們辦理了失業、醫療、養老等保險,「現在我們幹得高興,心裡踏實,生活也更有奔頭了。」

  「由於女兒出生時腦缺氧,導致智力受到影響。」今年53歲的王載福說,20年來,他一直陪在女兒身邊,也希望女兒能學一些簡單的東西,可惜一直沒有明顯變化。孩子整天躲在房間裡,不說一句話。」終有一天我們會老去,女兒沒人照顧該怎麼辦?」 王載福告訴記者,幾年前他聽說家附近有一家助殘服務中心,給殘疾人提供輔助就業。於是他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往該中心,沒想到第一天就得到驚喜——女兒有了一份做手工活的工作。這之後,孩子的點滴改變,這位父親全看在眼裡。「以前女兒吃飯都要人哄,而現在不僅能自己把飯吃完,還會幫我們洗碗,感覺女兒一下子長大了。」王載福笑著說。

  按需培訓,讓殘疾人就業有底氣

  「殘疾人需要多鼓勵、多接觸社會,而不是關在狹小的屋子,這是我們成立輔助性就業機構的初衷。」市福佑助殘中心主任周建華向記者介紹,2018年6月,他們在市殘聯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因為我本身有肢體殘疾,所以我明白殘疾人渴望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的感受。」為了滿足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就業需求,周建華和同事四處尋找就業項目。

  「我們現在主要有兩大就業項目,按需進行培訓,讓殘疾人有一技之長,就業時有底氣。一是簡易的手工加工類,如串珠、餐巾紙盒包裝、麥秸稈畫等,這主要針對一些智力殘疾的人士;二是電商「雲」客服。這個只需一條寬帶、一臺電腦,會打字,就能上崗,非常適合肢體殘疾人就業。就拿張大軍(化名)來說,他今年40多歲。十幾年前,他突遭交通事故,導致脊髓損傷、肢體重度一級殘疾,僅靠低保過日子。後來聽朋友介紹來到這裡,在老師的培訓、指導下,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掌握了「雲」客服的所有知識。現在每個月有近8000元的工資,不僅買了房,還考了C5駕照,買了新車,撐起了整個家。」周建華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已吸納數百名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就業,「殘疾人實現就業,既是增加收入,同時也是穩就業、穩社會的重要法寶。我們不僅要幫助殘疾人樹立自信,更要通過培訓讓他們掌握技能、提高就業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姆式服務 優化就業創業環境

  「殘疾人能否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最根本的出路在於充分就業。為此,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既是我們的重點工作,也是一項特色工作。」市殘聯副理事長楊大勝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市殘聯用保姆式服務,造血式扶持,助力打通殘疾人就業路上的「毛細血管」。

  主要有以下措施及成效:一、強力推進殘疾人「一村一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投入各種扶持資金2600多萬元,創建了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1684個,安置殘疾人就業和輻射帶動殘疾人就業達2.6萬人次。二、推進殘疾人電商+就業工程。目前已有1390餘名殘疾人培訓學成後,在遍布全市鄉村開起「淘寶」網店,在家中實現了就業。三、出臺了《上饒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扶持實施辦法》,並通過政府公開招標,設立了市本級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並向市區11個保障性住房小區的低收入殘疾人家庭,開展殘疾人手工來料加工和電商客服等免費就業幫助。四、以就業為導向,對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殘疾人採取了「殘聯買單、殘疾人免費」的方式,組織開展了盲人按摩、手工製作、種養殖加工等基本技能培訓,確保貧困殘疾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五、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2016年以來,組織殘疾人專場招聘會135場,全市共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3162人。六、利用優惠政策,幫助殘疾人多形式就業。如鉛山縣殘聯以鄉村兩級殘疾人專職委員為帶頭人,成立以鄉鎮為單位的紅芽芋種植小組,帶領100多名農村殘疾人從事紅芽芋種植,人均年增收6000餘元。

  楊大勝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強殘疾人就業創業保障,拓寬殘疾人就業創業渠道;進一步優化殘疾人就業創業環境,整合部門力量,建設培訓、就業、創業支持服務平臺,撬動更多社會力量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充分發揮「代表、服務、管理」職能,打造更多先進典型,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激勵更多的殘疾人為實現就業創業夢想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打造智慧公益新模式,福袋生活助力殘疾人輕鬆創業
    有關殘疾人就業創業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面臨的重點難題。目前,中國有超過8500萬的殘疾人,佔總人口的6.3%,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打開一扇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門,將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首屆殘疾人自媒體營銷大賽正式開幕聚焦助殘公益,傳遞追夢力量「麻辣天使」是中國首個殘疾人自媒體營銷大賽,由四川省殘疾人服務中心、重慶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指導中心
  • 打開就業創業之門,讓殘疾人綻放燦爛之花
    中國殘聯相關負責人指出,舉辦這樣的大賽和展覽,就是要激發更多殘疾人自立自強,勇敢就業創業。  苗族女孩張豔梅一襲盛裝前來參加此次職業技能大賽的刺繡比賽,6個小時緊張的比賽結束後,她在朋友圈中寫道:「殘疾人的手比一般人的粗,這是我們的本色。希望更多殘疾人在就業創業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3歲時不幸患上脊髓灰質炎,從4歲開始就無法正常走路,這對張豔梅打擊不小。
  • 殘疾人就業創業的「海倫模式」:為他們「雲端」逐夢插上翅膀
    海倫市殘聯準確把握這一新形勢、新變化,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為激發特殊群體自主創業、脫貧增收的內生動力,精心打造了海倫市特殊群體網紅培訓基地,為報名學習的殘疾人學員提供免費培訓、免費食宿服務,邀請了兩位當地百萬級粉絲的殘疾直播達人,在直播現場為新手主播「助陣」指導。帶動一批殘疾人自主創業,幫助貧困殘疾人脫貧增收,為海倫直播電商經濟構建貢獻力量。
  • 河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將於5月19日舉行
    殘疾人招聘會。記者 張晨光 攝  長城網訊(記者 張晨光)5月19日(全國助殘日),河北省將舉辦第十三屆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暨第二屆全省殘疾人就業視頻招聘會。此次活動將在全省13個市同步開展,在石家莊設主會場,其他12個市(雄安新區參加保定分會場)設分會場,同時全省網際網路視頻招聘,殘疾人及招聘企業可就近參加。
  • 河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5月19日舉行 提供崗位3000餘個
    河北新聞網5月14日訊(記者王萌 通訊員費斌)為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逐步實現全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網絡化、規範化,讓殘疾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就業服務,河北省殘聯與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決定於5月19日舉辦河北省第十三屆殘疾人就業創業洽談會暨第二屆全省殘疾人就業視頻招聘會。預計有300多家用人單位參與招聘,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
  • ESB翻轉課堂精準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 雲助力「停課不停學」
    「通過翻轉課堂,希望可以幫助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能夠懂方法、更理性去創業,讓有就業目標的群體以創業者的心態找到心儀工作。」新未來在線教育一直專注於推動社會大眾和大學生群體創新創業就業能力發展。針對全國各地大中專院校受疫情影響延期開學的情況,新未來在線教育充分發揮線上教育優勢,通過中宣部「學習強國」、教育部「24365校園聯合招聘服務」活動、人民網慕課、人社部「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公共平臺等國家級和省級平臺,免費開放ESB創新創業教育翻轉課堂等優質課程,精準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保障了大學生「停課不停學」。
  • 蓮湖區舉辦「靜默咖啡師」培訓班 助力殘疾人就業
    老師示範指導近期,蓮湖區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聯合陝西省聾人協會、雲想公益,根據聾人就業需求,為聽障者在孵化基地舉辦了免費的「靜默咖啡師」培訓班,全程配備手語翻譯。蓮湖區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本次培訓,還增加了門店禮儀服務的內容,特別注重就業知識的講授與創業經驗的分享。培訓老師還會利用休息時間,與學員進行網上交流,回答大家的提問。同時,我們在孵化基地一樓大廳設置了 『心研咖啡』培訓實訓場地,學員們可以在這裡模擬真實環境進行實操。」
  • 福建省三明市積極有序推進殘疾人穩崗就業
    積極宣傳省市兩級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政策,印製發放我市的助殘惠殘政策解讀折頁近萬份,組織各縣(市、區)殘聯圍繞主題開展就業幫扶活動,充分利用戶外宣傳欄張貼宣傳畫、LED屏、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傳播渠道,廣泛開展就業政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
  • 遂川縣「電商+創業」培訓推動萬人就業
    大學生小劉在人力資源市場就業培訓窗口如是說。為確保培訓學員的「源頭活水」,就業局開通了遂川免費電商創業培訓和遂川微就業微信報名平臺,學員在熟悉政策支持、培訓課程和培訓師資等情況下提交報名信息,互相轉發微信,學習熱情高漲,微信平臺每天瀏覽量和報名量飆升,參訓學員由原來的不願學向爭著學轉變。  開展「群眾需求+特色培訓」專項服務。
  • 北京市16區將打造示範型殘疾人就業基地
    昨天,在通州區宋莊鎮福樂溫馨家園內,來自雪絨花公益項目的殘疾人參加園藝插花及蔬菜種植培訓,通過掌握的勞動技能創業。在宋莊鎮福樂溫馨家園,戴著口罩的殘疾人王新榮和其他幾位學員熟練地把一粒粒玉米、小麥等五穀粘在一幅畫上,創作獨具個性的五穀畫。從2018年開始,市殘聯以政府實事項目的形式,建設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基地以殘疾人溫馨家園、職康站等基層服務為載體,搭建企業與殘疾人直接對接的橋梁,解決殘疾人就業難、企業顧慮多的難題。
  • 共奔小康 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雲南省2020年殘疾人脫貧攻堅主題...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以貧困殘疾人「兩不愁、三保障」為標尺,在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無障礙改造、就業能力提升和兜底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統籌推進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12月1日至4日,雲南省開展2020年殘疾人脫貧攻堅主題宣傳媒體走基層活動,聚焦殘疾人群體,講述貧困殘疾人脫貧解困的故事。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助你飛翔,擁抱陽光——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故事
    回想起第一次拿到工錢時,劉金平哽咽地感慨:「只要肯幹,殘疾人也能靠雙手脫貧致富。」  脫貧要靠勤勞的雙手,也要好政策「加油打氣」。  近年來,各地實施殘疾人居家就業、網絡就業扶持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激發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
  • 深圳舉辦「就業助殘」殘疾人專場招聘會 122家單位提供600個崗位
    本次招聘會現場活動共設置了一個主會場和一個分會場,主會場設立在福田體育公園,分會場設置在寶安區殘疾人綜合服務基地。據統計,活動當天主、分會場共有92家用人單位提供了520個工作崗位,吸引了近400名殘疾人參與應聘。
  • 吉林省殘聯領導到伊通縣調研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和網絡創業工作
    為推動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在安置殘疾人就業和輻射帶動殘疾人增收致富中充分發揮作用,深入了解基層網絡創業工作的開展情況,6月17日,省殘聯理事長潘宏峰到伊通縣調研並走訪探視殘疾人。四平市副市長王柏仲和伊通縣縣長曾範濤等政府領導陪同調研和探視。
  • 廣寧創業就業服務進入新階段
    活動當天,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南粵家政·廣寧管家」等6個基地亦同日揭牌。廣寧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程科妮表示,「6基地+1品牌」統一揭牌,標誌著廣寧「粵菜師傅+」工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技能培訓促就業等系列工作進入新階段。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何時能用異地醫保卡?殘疾人創業有優惠政策嗎?|小...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何時能用異地醫保卡?殘疾人創業有優惠政策嗎?市醫保局回覆: 湖州市域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實現跨省住院、省內門診住院、長三角門診的聯網刷卡結算服務。省外醫保卡在湖州刷卡需在參保地醫保經辦服務機構辦理相關手續,省內醫保卡在湖州住院刷卡需要在本人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相關手續,因各地政策不同,具體需諮詢本人參保地醫保經辦服務機構,手續完備後可在湖州市域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直接刷卡結算。
  • 文創就業的殘疾人:走進照亮生活的「那束光」
    王祖敏 攝中新網濟南10月28日電 題:文創就業的殘疾人:走進照亮生活的「那束光」中新網記者 王祖敏在40歲前,韓鋒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會有就業的機會。身為重度肢體殘疾人,他出一次家門都異常不易,更遑論有一份工作。「不成為家人的負擔,能做點有益的事」曾是他的最大願望。
  • 廣州愛心蛋糕工廠開業 助力殘疾人培訓就業
    據了解,這是由社會愛心人士發起並籌辦的一家殘疾人就業庇護工坊,致力於為殘疾人士提供在職培訓、就業機會,以提升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業能力和創造能力。本網在現場看到,有5名學員正在認真地聽蛋糕師傅上課,當天他們學的正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入門功夫」——製作戚風蛋糕。
  • 長春市殘疾人培訓就業服務中心求職招聘網絡管理系統
    為實現「殘疾人求職不用出家門,招聘不用到現場」,市殘疾人培訓就業服務中心開發了求職招聘網絡管理系統,為用人單位招聘和殘疾人朋友求職、培訓、用人單位登記招聘提供便利,只要通過長春市殘疾人培訓就業服務中心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使他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各項就業服務。
  • FESCO把崗位送到殘疾人身邊探索殘疾人就業新模式
    FESCO把崗位送到殘疾人身邊探索殘疾人就業新模式 2018-08-15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是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重點國有企業,一直在進行助殘就業、精準扶貧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