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民俗:九九重陽蒸釀醪糟 已沿襲了數百年

2021-01-11 四川新聞網

醇香誘人的醪糟雞蛋

  四川新聞網瀘州10月28日訊(周超文 陶文斯 記者 嶽東)「九月九,釀甜醪糟;重陽蒸酒,香甜可口。」每年到了九月九重陽節前後,在瀘州鄉村,很多農家都以糯米蒸製醪糟酒,以慶祝重陽節的到來,用以招待來家中的貴客,這種民間習俗已經沿襲了數百年。

  10月28日,記者來到瀘州市納溪區棉花坡鎮高洞村71歲的留守老人韓進先家中,見證了「重陽蒸製醪糟酒」的全過程。

灑冷水加酒麴攪拌糯米飯

  韓進先老人告訴記者,用糯米蒸釀醪糟酒,需在前一天晚上將糯米用熱水泡在木盆裡達8—10個小時,第二天一大早,用筲箕將泡好的糯米用泉水淘洗乾淨,直到淘出的水不再混濁為止。然後,才將糯米水分瀝乾倒入甑子裡,在灶膛裡架上木材燒火蒸。

  經過一個多小時糯米蒸好後,把糯米從甑子倒在洗淨備好的筲箕或簸箕裡,將糯米攤開儘快變涼。在糯米不燙手時,再噴灑涼水並將之攪拌,弄溼就行了。須注意的是,為了保證釀出的醪糟酒醇香甘甜,在攪拌的同時,需將之前備好並捻成了細末的酒麴均勻地拌入糯米飯中,反覆翻攪,20克酒麴粉末可釀10斤糯米。在攪拌均勻後,再將糯米飯盛入缸缽或瓷盆中壓平實,並在壓平的糯米飯中央再用手壓個小窩,撒上2、3克酒麴粉末,這一壇醪糟酒製作工序就算大功告成了。

  然後,用蓋子將缸缽或瓷盆蓋得嚴嚴實實,放入避風的木櫃裡,再用棉被捂起來讓它們發酵。3—4天後揭開棉被,縷縷醉人的醪糟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煮食醪糟時,只需舀上半碗或一碗加水放些少量薑片煮沸,美味極了;如果在加水煮醪糟時放入切成小塊的黃粑或雞蛋,無論是黃粑還是雞蛋,吃起來都是另一番風味。整個煮醪糟的過程一點糖都不用放,因為酒麴粉已經有糖了。

  韓進先介紹,用這種傳統工藝蒸釀出來的醪糟很香很甜,但酒精度數不到10度。在過去生活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壇奇香誘人的好醪糟,平日裡主人是捨不得煮來吃的,待貴客到來時,方拿出來招待客人。一壇香甜的醪糟,既彰顯對客人的尊敬,也是主人持家有方的象徵。

  「而之所以要選擇在重陽節前後釀蒸醪糟,在於重陽風起,溫差適宜,是釀米酒的最佳時令,適宜存放。一般說來,重陽節前後蒸製的醪糟,加入冰糖存放於玻璃罐子,放上一年半載不但不變質,其色、香、味更佳!」韓進先老人笑呵呵地解釋說。

  如今,在納溪鄉村,這聲狀具備的醪糟酒隨著客人們的四處傳誦,九九重陽蒸釀醪糟的習俗早已享譽山外,並一代代傳承了下來。而吃過納溪醪糟酒的人們每每言及,心中都會募然升騰起一股欲忘不能、欲吃還休的衝動,舌尖也情不自禁地在嘴裡打起轉轉來!(納溪區委宣傳部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瀘州美食篇
    早在1792年,四川瀘州特曲就受到清代詩人張船山稱讚。後來又陸續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得獎。解放後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名酒。被譽為我國濃香型酒的代表產品。瀘州老窯特曲的「老窯」二字,是因為它的成名與用陳年老窯發酵有關。瀘州現有老窯,至少有三百年以上的窯齡。
  • 四川瀘州江陽區有個特殊的博物館,展示了清代1615口釀酒窖池
    每行走一座城市,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過往歷史和民俗風情,最快捷的方式莫過於走進當地的博物館了,這也是我行走了很多城市,不管走到哪裡,都喜歡去當地博物館的原因。
  • 釀酒大師許德富:為什麼說瀘州是一座天選之城
    根據幾千年來釀酒師們的不斷探索,以高粱為主,搭配小麥、糯米、玉米、大米,釀出來的白酒最為優質,其口感更豐滿,酒香更凜冽。這是濃香型白酒「老窖出好酒」的至高法則瀘州溫暖溼潤的氣候造就了無數的微生物它們鑽進泥窖的間隙中繁衍生息以酒糟滲出的酒和水為食轉而促進糧食的發酵經年累月,不斷進化,變得更加優質許德富白酒以數十年的窖池續糟發酵,結合古法雙輪底工藝釀製。
  • 九九重陽節,祝天下所有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今天是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庚子鼠年 丙戌月 辛丑日,九九重陽節。 重陽祭祖民俗從上古傳承至今,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所以叫「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所以又稱為「重九」。
  • 窩窩醪糟,來自天府之國的美釀
    醪糟,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釀製歷史了,在南北的叫也不一,「醪糟」、「糯米酒」、「米酒」、「酒釀」、「江米酒」,大抵指的都是同一種東西:醪糟。但是你知道什麼牌子的醪糟最好,並且怎麼吃才能達到最佳美味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
  • 醪糟,讓我們相遇在冬季也格外溫暖
    為方便介紹,在本文裡它就叫「醪糟」。這是一種以糯米(又稱江米)為原料的家釀飲品,色白、微渾濁、性若黃酒而口味較淡,老少皆宜。一般臘月是釀製醪糟的最佳季節,臘月釀製,春節飲用,故稱「臘酒」或「醪糟」(各地叫法不一)。
  • 帶你盤點瀘州的特色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忍不住流口水!
    導語:帶你盤點瀘州的特色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忍不住流口水!大伙兒應當都了解瀘州是一個國家級別的旅遊勝地,在這兒有非常漂亮的美麗風景,自然也有大伙兒十分了解的瀘州老窖。最重要的是在本地也有許多 十分令人鍾愛的特色美食,因此在每一年都是有許多 來源於全國各地的遊人到瀘州體會本地的文化藝術,而且品味到這種比較豐富的食材。黃粑黃粑的外觀看起來是橙黃色的,並且香氣十分濃厚,大家通常全是將它包囊在許多姜葉片裡邊開展蒸製。
  • 南安洪梅村陳氏祠堂祭祖 沿襲數百年傳統(圖)
    陳氏宗親在祠堂內燒香、跪拜  鳴大炮、奏大樂、三上香、進擂酒、讀祭文、眾叩首……陳氏祠堂尋根溯源,祭祖禮數講究,禮制既古老又現代,沿襲了數百年的祭祖傳統,充分顯示出民間祭祀的傳統文化習俗。
  • 獨具匠心 青花郎九九重陽紀念酒問世
    白露已過,仲秋時節,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將至。這對二郎灘郎酒人來說是個尤其重要的時節,「重陽,意味著九九歸真,一元肇始,是多年以來郎酒匠人們傳承千年工藝的重要時節,二郎灘頭上米紅粱豐滿的穗頭更昭示著青花郎新一年度釀酒盛事的開始。」
  • 瀘州鳳凰山上的老二中,難以忘卻的百年名校記憶
    今天我想給大家說說瀘州的老二中,如今被叫做天府中學。江陽沽酒客很難以二中學子的筆觸去向大家講述它,因為我並沒有進過二中的校園,但是這座具有百年歷史之久的瀘州名校,不僅僅是在那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心中根植於心,作為瀘州老百姓也對它頗有感觸。
  • 重陽節的有什麼寓意 九九重陽意義有哪些
    重陽文化作為我國民俗文化的瑰寶,其內涵豐富而博大精深。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老人又象徵著遲暮與九相似,所以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
  • 鼠年閒話瀘州舊民俗:盤子菜|打更匠|幫忙
    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很多老年間的東西就會自動退出民俗歷史的舞臺,也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慢慢的一些東西就作用不大了,當然也有一些東西還有所保留或者延續,今天沽酒客就講幾個以前瀘州的老民俗,有的已經看不見了,有的現在還存在。
  • 國家級非遺 瀘州先市醬油 百年味道口福萬家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23日訊(記者 嶽東)瀘州市合江縣先市鎮位於川南黔北結合部的赤水河畔。古時,川鹽從自貢到瀘州進入長江,在合江溯赤水河上行,經先市至茅臺,再通過陸運至貴州腹地。由於得鹽道原料充足之便利,先市盛產醬油,釀製技藝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清,所釀醬油因「醬香濃鬱、味美醇厚」而飲譽川南黔北。
  • 正在消失的瀘州土味小吃,揭秘它一百年以來的樣子
    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來感受一下瀘州老「名小吃」的魅力吧。清末民國時期,瀘州的民間「小吃」,花色不少、名目繁多、品種極為豐富,用料極為考究。各種產品,色、味、香俱全,而各具特色稱著。今天這些已經沒人提及,沽酒客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資料和走訪一些老輩人,算是給飲食行業的有心人一點引薦和啟示,更讓喜愛瀘州民俗文化的朋友,能一飽眼福。
  • 醪糟可以做些什麼菜?
    把蒸熟的糯米裡撒入適量的甜酒麴,發酵後得到的就是醪糟。有些朋友不知道醪糟是什麼?但是說米酒或甜酒,大家就知道了。醪糟口感清甜,可以直接飲用也可以用來煮湯圓或荷包蛋等。夏天我喜歡直接飲用冷藏的醪糟,天冷了以後,我就用醪糟加紅糖煮雞蛋當早餐。
  • 從釀醪糟曬糯米粉開始,做一碗暖胃的醪糟湯圓,年節待客少不了
    在我的老家,逢年過節家時有客人來的時候,除了飯食酒菜招待之外,還有必不可少的飯後甜湯——醪糟湯圓,湯圓軟糯可口,湯汁醇香濃鬱,一小碗下去,那味道巴適得很。今年老家的雨水特雖多,沒想到臘月裡倒趕上少有的幾個睛天,便跟著媽媽一起釀製醪糟和曬糯米粉子,留待著做醪糟湯圓。
  • 開釀啦!從這一天起,邢臺的秋天「醉」美!
    時逢金秋,五穀豐登,古順釀酒庚子年金秋開釀暨祭祀大典於9月9日在邢臺酒文化博覽園隆重舉行,拉開了第三屆中國·邢酒文化節的序幕。開釀需要儀式感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中國人比較注重儀式感,例如婚禮、節慶,又或者是品茶、品酒,這都是儀式感的表現。同樣,開釀也需要儀式感。
  • 九九重陽節 幸福文案
    九月九日上酒樓,酒醉醉酒忘憂愁,久久凝思九九日,九九重陽想舅舅,糾結思念家中舅,久久未見離家久,帶酒一瓶送舅舅。4. 九月九登高望,遍地茱萸**香;重陽節寄祝福,親朋好友暖洋洋。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祝願你:事業豐收,薪水豐收,愛情豐收,重陽節快樂!5.
  • 我們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
    九九重陽佳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節期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 重拾老瀘州的童年記憶,回味經典民俗文化裡的瀘州童謠
    江陽沽酒客作為瀘州民俗文化研究者,對童謠和民謠這塊一直饒有興趣。童謠和民謠都是來自民間,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在過去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