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小羊 高慶秀
來源:剁椒娛投(ID:ylwanjia)
原本以為是幾個達人群的小打小鬧,沒想到微視拖欠達人補貼額事件還在繼續發酵。
昨夜今晨,已經有自媒體公布達人「討薪」文章,言辭激烈並帶有微信群截圖。比如《微視你說的都對,憑什麼,我都覺得噁心!不好意思,我們達人已經開始卸載APP了》《騰訊你就別湊熱鬧了,你玩兒不起短視頻就不要玩,請再多明星也沒有用》,微博上也不斷有人發聲。
事情的最開始就是不久前,網傳微視對平臺內容創作者補貼30億。利誘之下,各家公會玩兒起了拉人的遊戲,臨時招募一批達人,專門為微視創作短視頻內容。
但令這些達人沒有想到的是,此前被承諾的3500或者5000一條短視頻保底價格,大部分都沒有拿到錢。有公會負責人表示,已被套牢,在微視與藝人之間騎虎難下。
事實上,從今年4月下旬就陸續有公會找媒體吐槽,微視的30億補貼是大餅,很難吃到。後來陸續有人稱,有的達人已經拿到錢,但比之前承諾的價格縮水了10多倍,更多達人並沒有拿到補貼。
剁椒娛投看到多個「討薪」微信群,沒有拿到補貼的達人義正言辭要求公會和微視官方給出解釋。
就在剛剛,騰訊企鵝號負責人陳鵬公開表示,微視的補貼並沒有下降,傳言30億補貼並不屬實,拖欠補貼也不屬實。如果不是平臺的問題,為什麼達人們沒有收到補貼麼?
一位跟微視合作的深圳公會負責人表示,平臺在短時間內幾次變更結算規則是此次「討薪」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後來微視按流量結算,沒有之前直接發放保底補貼那樣簡單直接,達人和機構都不太適應。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公會在背後的混亂操縱。「一些機構為了召集達人,給達人開出遠高於平臺的補貼,最後無法兌現,就是現在這種情況。」有些達人已經在微信群裡表示,因為沒有收到結算補貼,不打算在微視上繼續更新了。
微視難民群起而「討」
「您好,我是微視難民小W。」
今天下午剁椒娛投聯繫到欠薪事件中的其中一位達人時,她這樣打招呼,她是數百位微視難民中的一員。兩個月前,她是被微視的補貼吸引過去的,以期望能分一塊蛋糕,有機會還能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頭部達人。
但兩個月後,像她這樣的年輕人不僅沒有如願賺到外快,還被迫走上了討薪之路:微視原本承諾補貼的錢並沒有到位。「微視難民」一詞因此而生,用來調侃這些被騰訊微視虛高待遇套牢,最後看到結算單要殺人的視頻達人,以及部分在四手掛靠機構還未得到消息通知,仍在相互點讚的達人。
「我要平復一下情緒,剛被(公會)氣到發抖。」在接受剁椒娛投採訪時,小W剛剛和籤約公會天匯星娛就結款事宜溝通完。
溝通結果非常不理想。根據小W的闡述,首先,原本應該5月25發放4月份的工資,結果6月7號才發。在此之前,公會還特意發了一則工資延期發放通知。
更讓她氣憤的是,昨天發放的工資只有200塊。這與此前公會給到的承諾和標準完全不一樣。
據悉,小W是4月份對接到的公會。根據當時招募信息中的結算標準,視頻分為SSSS級、SSS級、S級、A級幾個標準,工資分別為5萬-10萬/條、8000-2萬/條、3500/條、500/條。前提條件是,72小時內用戶單次觀看5s以上。
天匯星娛4月份初發布的招募標準
隨後4月10日,天匯星娛更新了招募標準,體現為降低了內容審核標準,給到達人的福利待遇更高。
天匯星娛4月10日更新的招募標準
如果根據更新後的標準結算,達人小W一共有四條視頻達到S級,一條達到A級,共計14500元結款。「公會還答應我們每條視頻給100元的保底購買價格,14500元還沒算這個保底的。」
但最後到手卻只有200元。而且從工資單看,小W「根本不知道這200是怎麼算的,態度還很差。」
公會給到小W的工資單
對於小W等達人的申訴,公會的表態是讓他們填表格向微視官方申訴。但申訴的結果是,「微視官方根本不理」。
目前,據小W所知,她所在的討薪群,一群500人已滿,二群還在陸續進人。「討薪群裡不止天匯星娛的達人,但天匯的居多。」
據剁主了解,天匯星娛成立於2014年,其官方介紹,主要業務是網紅孵化和內容製作。剁主聯繫了天匯星娛方面,對方表示,需要先請示領導,目前尚未回復。
對小W來說,拍短視頻只是業務愛好,此前主要在抖音活躍,這次也是奔著補貼來得微視。「反正以後不玩微視了。」
現在,微視達人被欠薪的話題在微博上已經掀起火熱討論。
另一位同樣是微視難民的達人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從三月底做微視,因為政策一直在變,提交的資料一直在改,加上團隊很大,我就辭去了工作,全身心撲在微視上,並且自己補貼錢招了一個助理。但當前段時間官方的結算單下來的時候我驚了。」
不過,小W透露,目前公會已經私下給幾個熱門微博的達人結算了工資 然後這個達人就刪博退群了。「我們一起給他買熱門,點讚轉發。哎!難受,不說了……」
微視欠薪事件受牽連的有好幾百人,剁主更關心的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是負責招募達人的公會有貓膩,還是微視官方並未把錢落實到?
「詭異」的流量數據和結算標準
「熱門結算從說好的3500變成100 從達標的S降級成A、B 甚至沒有。」微博熱門評論中,有達人的控訴道。
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浮動呢?小W認為,其實是微視在根據數據流量結算時,前臺數據與後臺有效數據出現了不一致。
「達人們認為的是按照微視APP上,用戶可見看得到的播放量和點讚數核算工資的。但實際上,微視官方是按照後臺的有效數據來核算。可能是這中間有很大的差別,導致了原本14500元的結款,最後只算到200元。」
更讓達人們感到不舒服的是,按照一般的平臺規則,結算數據都是按照顯示出來的點讚數和播放量來計算的,但此前,公會和微視平臺都沒有告訴他們不是按照APP展示出來的播放量和點讚量數據結算。「有可能是微視自己刷量,然後結算的時候用了真實數據。」
某深圳公會負責人表示,部分機構亂搞,為了召集達人給出高額補貼,而達人為了賺快錢相近一切辦法做高流量,最後,當微視遊戲規則有所改的時候,這些機構就變得入不敷出了。
「之前的1000播放量,50點讚一條300元,2萬播放量,補貼1000元,做好補貼是3000元/條,有些機構為了召集達人,開出了8000-10000元/條,這樣忽悠達人。」
在整個產業鏈條中,主要由微視官方發起招募需求,找到公會,公會再介紹達人到微視,其中達人只和公會對接,而非直接對接到微視官方。按照行業規則,公會會從中間抽取一定分成。所以,公會給到達人的結算標準,並非微視官方的結算標準。
這種複雜的溝通模式,導致達人實際得到的效益,與微視實際給到承諾信息不對稱,而公會又未及時通知到達人,導致事態發展越來越嚴重。
除此之外,還有達人向剁椒娛投透露,她是通過模特經紀公司中間介紹,開始做微視的。一開始模特經紀公司承諾很美好,月入好幾千,會教達人如何去獲得高贊。
「其實有點騙微視的感覺。因為沒有高贊、點擊量是拿不到補貼的,所以有人會把我們拉到一個千人點讚互助群裡,大家互相關注和點讚,這樣就比較容易達到要求。」另一位達人小X透露。
由此可見,微視雖然在大力推出補貼策略,但收穫的有效流量和用戶卻並不是呈現出來的那樣。
在藍鯨的一篇報導中顯示,在微視30億補貼消息傳出後,不少工作室和機構都想藉機撈一筆,他們利用騰訊內容合作平臺唯一指定戰略合作機構等噱頭或者提出比微視更高更誘人的價碼,儘可能多的將達人收入麾下,希望形成壟斷。一方面能形成品牌價值,另一方面,也期待微視火了之後,公會能大賺一筆。
早在4月份,就有人對微視的補貼機制提出了質疑。根據自媒體今日網紅的爆料,微視後臺審核主要靠人工,主觀性太強,標準不夠統一,「看點不足、顏值不夠」是達人們最常遇到的被打回的理由。可能提交了近300條短視頻,最後只通過了5條。
從微視的標準看,最後能達標,拿到補貼的視頻,一定是通過審核的。而達人則認為,所有點擊量、點讚達標的視頻,都可以拿到補貼。顯然,公會並沒有把真實規則反饋到達人。
微視官方公布:補貼沒有下降,傳言30億元補貼不屬實
就在今天晚上,騰訊官方就「達人視頻補貼政策」接受媒體採訪,作出官方解釋。
騰訊企鵝號負責人陳鵬表示,達人補貼是由單一視頻的有效播放量乘以單價構成,這次所做的單價金額調整,是基於大盤總播放量提升而對單價進行的相應調整。
6月以前,達人計劃只以微視平臺作為評估有效播放量的唯一標準,而6月是騰訊多平臺,包括QQ瀏覽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微視、騰訊視頻、QQ看點、QQ空間等共同計算。在6月補貼新規下,單條小視頻補貼最高可達到4500元,比4月單條小視頻最高補貼還要高出1500元。
不過,儘管微視官方補貼政策比較優渥,微視自身的確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達人的審核門檻比較低。
據微視達人coco介紹,她在成為微視達人之前沒有過製作短視頻和直播的經驗,因此之前找微視達人招聘負責人阿天報名直播平臺招聘都沒有成功。(阿天之前主要做網紅孵化,經常在朋友圈招聘網紅)。但這次報名微視達人,對方只要求先選擇自己想做的視頻主類別,包括美食、旅遊、模仿秀等等,然後在微視上傳3個視頻就可以等通知。大約一周之後,coco發現自己的微視帳號已經認證為達人。
此外,在流量和播放量上也存在一定水分。當阿天把coco拉入一個達人群裡,群裡有另外一個阿地組織和動員所有達人發視頻爭取高點讚量和播放量。因為剛開始大家的兩個量都很難上去,後來阿地發現了其他群獲得高量的方式,於是模仿他們號召所有達人和阿地的帳號互相關注,然後就可以根據阿地關注的帳號來關注群裡的其他人,之後就需要每人每天自覺為其他人貢獻一個播放量和一個點擊量。
根據艾瑞APP發布的數據,2018年4月,微視月獨立設備迎來86.4%的增幅。但總規模相比快手、抖音等競品還相差60多倍。
因此,有業內人士預測,微視6月份實行的結算規則後面應該還會改。一方面,達人怨聲載道,機構也難過,都在以輿論的形式逼迫騰訊改變規則,甚至是遵守之前的約定規則;另一方面,抖音為了「修築保護牆」,就在昨天內部出臺規則,20萬粉絲以上的達人,直接給予最低保底工資待遇,這會刺激騰訊採用對等「反制」措施。
而騰訊全渠道和平臺的加持,流量分成更有彈性,促使達人創作更多更優質的內容,當然沒有內容創作能力的達人,也將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