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從萌芽,到飛速發展,經歷沉寂,到蓄勢待發,中國動畫走了近百年。一路走來中國動畫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早與IP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萌芽時期的《鐵扇公主》,還是黃金時期的《大鬧天宮》,亦或是在沉默後爆發的《哪吒鬧海》,都是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縱然在90年代沉寂期,《西遊記》《隋唐英雄傳》也能讓我們感受到IP的力量。
後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國漫的發展與IP更是緊密相連。2015年(IP元年)左右,網絡文學/漫畫在國產動畫領域開始綻放。統計發現,2015年以後的國產網絡動畫,90%以上來源於網絡作品改編。
2018年一部名叫《少年歌行》的國產動畫,踏浪而來,闖進了觀眾的視野,轟動了整個國漫圈。第一季26集的體量,總播放量高達7.23億次,B站評分高達9.8分,豆瓣評分也穩居高段位,達到8.7分。口碑流量雙豐收,第一季直接為播出平臺拉動了200萬新會員,直接助推原著小說銷量飆升,原著作者周木楠也從網文界的新人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IP人氣作者。
這部改編自二次元網絡文學平臺「不可能的世界」同名小說的動畫,可以說成為了近年來網文漫改的一個驚喜,第一季動畫收官之際,網友們就紛紛表示:「非常期待下一季。」
日前,由優酷、晨星盛世、中影年年共同舉辦的「倚劍江湖踏歌行——《少年歌行》IP漫影聯動」發布會在北京吉裡星空間盛大召開,此次《少年歌行》作為優酷重點合作項目,公布了動漫第二季以及優酷S級真人劇開發的聯動計劃,在行業內圈層優先發聲,引來不少關注。
在活動現場,烹小鮮(pengxx01)聯盟記者見到了建構這個少年江湖世界的原著作者周木楠。沒有想像中那麼神秘,清瘦的身形,笑起來洋溢著一股純真少年的陽光味道,談吐間心中那份少年熱血不經意流露出來。活動結束後,周木楠和筆者聊起了他創造的那個江湖。
「無法打破成人世界的規則,那就自己構築一個世界。」
從小喜歡江湖裡的故事,少年時的周木楠就在周記本上開始了他最初的創作。不喜歡寫套路式的文章,於是每周的周記文章就成了他的「江湖試煉」。周木楠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一個武俠迷語文老師,老師的鼓勵成為了他日後揮筆江湖的重要因素。
新銳作家 周木楠
少年時內心便種下了一顆肆意江湖的種子,而真正讓少年們踏歌而行的卻是走出象牙塔,真正開始了解「成人世界」的時候。長大的世界,並沒有少年時想像的那般理想化。「畢業之後,我們會發現大學學生時代的那一腔熱血碰到了成年人世界的規則,會有些無所適從,會覺得其實自己是對的,這些成年人世界的規則是錯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打敗這個成年人世界的規則。」
於是周木楠便把心中的理想世界寫成了文字,《少年歌行》裡的少年們用正義與熱血,打破了成年人用利益構建的規則,自由選擇、憑心而動,正如無心反覆吟詠的那首詩:
我欲乘風向北行,雪落軒轅大如席。
我欲借船向東遊,綽約仙子迎風立。
我欲踏雲千萬裡,廟堂龍吟奈我何。
崑崙之巔夢日光,滄海絕境在青山。
長風萬裡燕歸來,不見天涯人不回。
有人說,周木楠的作品裡有古龍的影子,確實有,不過談到武俠文學對周木楠的創作影響,他表示:「武俠創作是傳承與創新並重,我的作品裡有古龍的影子也很正常。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溫瑞安,他的創作風格對我影響很大。」
仔細讀周木楠的作品,我們會發現有兩個點確實很「溫瑞安」。一個是起名字的方式,在周木楠的武俠作品中,讀者會發現人名不像人名,地名不像地名,有很多奇奇怪怪、又有點浪漫的名稱。另一個是武俠作品中政治分量很重,打破了「武俠是成人世界的童話」認知,熱血的少年世界裡,有不羈江湖,也有廟堂爭鬥。就像《少年歌行》,是武俠江湖,也是政治博弈,主角之一的蕭瑟正是北離皇子。
說到浪漫,周木楠作品裡的浪漫,一半來自武俠世界,一半來自言情世界。和很多90後一樣,小時候的周木楠不僅熱愛江湖武俠,也喜歡看《花火》《男生女生》這類戀愛文雜誌,用周木楠的話來說就是:「我一邊看武俠文長大,一邊看著這種校園愛情雜誌長大,可能我是分了兩部分長大的。」他的第一本完整的長篇小說《自從遇見你》就是一本都市言情作品。
不過周木楠還是更偏愛武俠的浪漫,在他看來,寫都市言情「太費腦子了」,相對有限的空間要寫出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很不容易,武俠就不一樣了,世界觀可以很大,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足夠多。
我手寫我心,每個人的創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周木楠的少年江湖同樣別具一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傳承也有創新。在周木楠看來,拳拳到肉的群像才是自己描繪的江湖。
群像江湖,是周木楠武俠的一個特點。與很多圍繞一個主角成長展開的故事不同,周木楠的《少年》世界,講的是一群江湖少年的故事,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都是自己的主角,不必為了所謂主角的成長、主角的愛情、主角的逆襲做「輔助」。在周木楠的觀念裡江湖就該是一群人的故事,神秘而又現實。
江湖是神秘的、高深莫測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是主角也不一定就是這個世界觀裡最強的存在。就像《少年歌行》裡,一開篇我們覺得蕭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但直到故事結尾他也不是這個江湖最強的存在。無心、唐蓮、雷無桀是厲害的,但司空長風一出手,我們就看到了另一個段位的高度。「 這個江湖很大,江湖之下遍地都是高手,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周木楠想寫的就是這樣神秘莫測的江湖。
但在他筆下,江湖又是有血有肉的。 「武俠裡沒有神仙」這是周木楠創作的一個原則,他追求的武俠世界就是要「拳拳到肉」。
人物要有血有肉,武打的場面要真實可感。「每個人都是真實的肉體,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壞,他們的好與壞都基於自己的成長經歷」,周木楠告訴我們,「 把自己筆下的人物寫活之後,這個人就有自己的成長軌跡,這時作者是無法控制人物成長的。」
武俠江湖,打鬥一定是精彩之處,各式武功招數齊發,考驗的是作者的創造力,滿足的是受眾的想像力。不過,武俠世界依舊是真實的人間,不能脫離現實而存在,所以在周木楠的武俠世界裡,神仙過招那種「對轟光波」般的方式是虛幻的,他要的是打鬥也要「拳拳到肉」的人間真實感。
「每一次讀《少年》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就像周木楠,初讀時偏愛謝宣,再讀時欣賞蘇暮雨,如今細品,被蕭瑟身上的隱忍所吸引。 故事裡的人物在不斷成長,現實中的作者也在不斷蛻變,故事內外,「人」都在經歷著自己的經歷。
「 書寫了,不一定能賣,賣了不一定能拍,拍了不一定能播,播了不一定能火。」
最初開始在「不可能的世界」上寫文的時候,周木楠是被平臺的徵稿函打動,對於經濟上的回報並沒有太多的期許,想著能每月賺上一筆房租就已經滿足了。那時周木楠還是影視行業的一枚從業者,所以對待IP改編這一塊他很看得開,甚至可以說是佛系。他告訴我們:「影視行業有太多IP,它們一開始聲勢很大,但慢慢就銷聲匿跡了,可能IP五年開發期過去了,什麼東西都沒有。」
就是在這樣佛系的等待中,《少年歌行》被中影年年看中了。IP改編的第一部動畫作品上線不久,就在國漫圈掀起一陣風暴。《少年歌行》是2016年開始正式連載的,彼時影視行業正是IP風靡的時候,有網友表示:「周木楠的小說更像一個劇本,預留了很多改編的空間。」
其實,和大多數作者一樣,周木楠在創作之初並沒有考慮太長遠,想寫自己喜歡的故事罷了,只不過自己就是影視行業的從業者,文學創作也受其影響,自然帶有畫面感。這可能是周木楠和大多數文學創作者的不同,或許也正是因為影視工作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作品才更容易獲得影視行業的青睞。
對於IP改編,周木楠是歡迎的,因為這樣才可以擴大作品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創作。《少年歌行》第一季動畫播出後,周木楠的書友群也迅速增多,影書聯動良性生態初步顯現出來。
當然,在IP改編上,作為內容創作者周木楠也有自己的堅持,他和我們分享了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尊重原著,避免魔改。
從當前IP改編作品的市場反饋來看,不尊重原著的魔改作品都走向了失敗,尤其是那些只借用IP名字的改編,更是讓人目不忍視。在周木楠看來,尊重原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尊重原著的人物設定。對於創作者來說,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自己的孩子,於周木楠來說,他創造的江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世界,對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感情的,在小說故事裡,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心路歷程,「改編過程中,為了增加故事的衝突感,對人物設定做大的轉變,很難讓人接受。」
另一方面名場面非常重要。從文字到影像有些是必須要改動的,但對於讓讀者興奮的名場面,從作者層面來說,周木楠希望儘可能保留。名場面不僅是原著中的亮點,也是改變過程中最讓粉絲期待的情節,一旦改動較大或者直接缺位,很可能影響改編作品的口碑。
第二,IP開發,注重技術和小說內容的結合。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能夠將很多不可能的世界展現在受眾面前,但這也是不少文學IP改編的制約因素。當技術手段無法呈現出文學作品描述的天馬行空的場景時,文學IP可能更適合以動畫形式展現在觀眾眼前,技術成熟之後在進入到真人改編,或許才有機會實現次元跨界。
第三,跨次元改編,選角是挑戰。
與文學作品改編成動漫作品相比,跨次元真人改編難度更大。這一點在人物角色選擇上就差別非常大,漫改的角色人物,可以無限貼近原著的描述,人物五官、身材從無到有,可以完美無缺,各種滿足讀者的想像。但照進現實,有誰能完美無缺?光是演員的選擇就是一大難題。
在發布會上,《少年歌行》正式開啟了真人劇演員的海選,在周木楠看來,演員選擇是真的難,「蕭瑟、無心這幾個角色都非常極致,演好了對於演員本人和作品都是極大的加成,但演不好對整個IP來說也是一種遺憾。」與此同時,如何讓真人劇,既有戲劇衝突,又不顯得爛俗也是跨次元改編的一大挑戰。
《少年歌行》真人版海報
第四,對於超長IP改編要慎重。
「我的作品都不長,可能5本書加起來也沒有很多男頻作者一本書的體量。」周木楠笑道,「不過,從以往的改編情況來看,體量太大的網絡文學作品,改編起來確實是一個大工程,幾百萬字架構的世界,要改編成幾十集的劇,劇情壓縮是個很麻煩的事情,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當前國內影視大IP改編來看,大體量IP改編確實需要慎重。通常來說大體量IP會被拆分成多季改編,第一季的反響很重要,如果好自然皆大歡喜,繼續推進後續,而前作珠玉在前,對續作來說壓力不小,爛尾風險也不低;如果反響一般,大概率會被資本市場放棄。這些對於原著IP來說都是消耗與傷害。
在《少年歌行》第一季動畫作品獲得成功後,周木楠有兩個希望,一個是希望喜歡自己作品的人能夠持續喜歡自己的創作,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夠創造出更多新的世界。
但《少年》世界,註定成為周木楠創作生涯中的重中之重,時間或許會將年少的稜角磨平,或許會讓少年們澎湃的熱血歸於平靜,但當下,周木楠的少年熱血江湖仍在繼續。
「少年夢逐浪如騁
平常心鐫刻年輪
遠方會贈予傷痕
敢闖蕩才算人生
方寸間稜角激揚青春
擦拭過歲月鋒刃
天涯凌雲盡所能
是你我並肩又一程……」